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状态,关键原因就在于许多教师没有"因材施教"。作为一名对外汉语写作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中"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性,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悖于"因材施教"原则,要充分了解学生,注意分类、分层、分组教学;要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要积极鼓励学生的自由写作;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唯有如此,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吃力不讨好"的低效窘境。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的理论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应该怎么教孩子作文"的问题其实主要是"教师需要怎样的写作教学理论修养"的问题。作文教学对教师写作教学理论修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师要熟知写作过程教学;教师要熟知文字表达教学;教师要熟知一些实用文体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3.
写作教学向来是一件难事,职中的写作课更难开展,职中生厌倦写作的情绪严重,面对这样的难题,分析写作的困惑,找出写作教学的对策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我认为从实际出发,指出了常见的三种困惑:"与现实生活脱节;写作兴趣不浓;材料积累太少。"提出了三个解决的对策:"让学生回归生活;激发写作的兴趣;增加阅读量,积厚薄发。"改变这种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文教学一直倡导"真实写作",尤其重视"真情实感"的写作。而国外对"真实写作"的研究则淡化"真情实感",提倡理性"表达自己";重视真实写作的修辞环境;关注真实的写作任务和写作情境;突出真实写作的"认知"性。这对我国的作文教学有很大启发,应正确对待作文教学中的"真情实感",适当加强"客观表达"类的写作教学;积极创设"真实写作"的"修辞环境";重视写作的"认知"性,实施建构意义上的"真实写作";更新写作类型和写作知识。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把学生引进到自由的写作境界中去,让学生在自由的写作状态中体验写作的快乐,感受表达的幸福,领悟写作的技巧。要真正进入这样的境界,作为教师要从这三个方面狠下功夫:自由作文,课堂作文也可以搞一点"私人化"写作;趣味作文,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自由"写作;单元作文,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创造的空间;考试作文,以特别的方式来促使学生进入状态;文学创作,让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6.
胡懿 《文教资料》2010,(20):81-82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应用写作教学效率低下,缘于"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教学法导致的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要有效提高应用写作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维,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利用建构主义教学观改革应用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7.
根据《语文课标》中写作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不难看出,作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将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主要观点"要养成写作的好习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东西有所为""、写东西靠平时积累""、教师下水"等,对当今作文教学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村小学"忽视阅读,作文太难"的教与学现状,笔者提出要扎实做好"大量阅读"和"作文从内容入手"的话题。在阅读教学上,要"定计划、讲方法、常积累、写体会";在写作教学上,要从"命题方法、范文模仿、大量阅读、参与社会实践、体会写作快乐"几方面入手,开拓"社会大读写"空间,调动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梅 《教师》2011,(15):60-60
心理学研究认为:"趣"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兴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简称"三趣")。在写作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写作主体,写作质量取决于写作主体的素质,写作主体素质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写作教学中的"三趣"也是学生人格提升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提出写作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关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王尚文教授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一书说,好的写作教学是生活化的教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帮助学生引来、制造写作材料的"活水",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李春凤 《考试周刊》2012,(52):51-52
本文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重视写作技法的指导,忽略学生自身生活积累和主观情感体验的误区,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途径,强调教师一定要牢记作文教学的核心是"人",作文课必须要关注人,关注"学生"这个写作主体本身,引领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心灵,而不是教学生怎样套用现成的优秀作文,更不是"以文害意"卖弄技巧。  相似文献   

13.
作文一直是师生都不愿涉足的荒漠,要突破作文教学瓶颈,使之成为春意盎然的绿洲,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要设法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拥有写作的"源头活水",彻底走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写作困境。多媒体网络丰富的网上资源,为学生进行创作提供了快捷的服务。让作文教学与网络来一次"亲密接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营造广阔的写作空间,加强师生的互动。  相似文献   

14.
英语写作评价是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英语写作是一个复杂和反复的认知过程,写作评价应贯穿写作的全过程。多元智能理论为英语写作评价提供了多维视角,英语写作评价要体现"多元"特征,不仅仅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要多元化,评价主体更应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古人说:"少成益天性,习惯如自然。"叶圣陶先生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这些都足以体现良好的习惯在写作训练中的重要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良好的写作习惯包括: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构思和修改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不但要让学生不断拓宽阅读面,积累语言材料;不但要让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多练笔,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了。自全国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要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等情感目标,这就决定了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必然途经。本文就此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重视写作技法的指导,忽略学生自身生活积累和主观情感体验的误区,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途径,强调教师一定要牢记作文教学的核心是"人",作文课必须要关注人,关注"学生"这个写作主体本身,引领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心灵,而不是教学生怎样套用现成的优秀作文,更不是"以文害意"卖弄技巧。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老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然而,不少同学却惧怕作文。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要改革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制定科学、系统的作文教学计划;作文指导要有创新性;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相似文献   

19.
林甲景 《教师》2012,(12):79-81
当前,中学生的作文"再现"成分普遍匮乏,许多语言和文章过于概括和笼统,读来酷似"总结";写作叙事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字画面感、生动性、表现力差;诗词引用机械而流于纯技巧,引而不化,引而不活。而在当前的实际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教学课时的限制和教学者自身写作体验的不同程度的缺乏,教师对学生多未能进行系统而长期的写作"再现"指导。这些情况都制约了写作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写作教学的发展,愈发突出语文教师研究与指导写作"再现"的重要性、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现在大部分学生感到作文练习乏味,缺少激情,无内容可写;许多语文教师则"怕教作文,怕改作文"。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比较轻松地教作文,学生又怎样才能愉快地写作文呢?一、"百宝箱"助学生积累小学生生活圈子小,社会阅历不丰富,写作素材来源有限。要弥补写作材料的不足,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准备一个"百宝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