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语言顺应论的视角看,目前及今后商务英语新设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是要精选能反映商务新变化教学内容,二是要注重培养商务英语学习者的顺应意识与能力(包括商务交际语境顺应、商务语言结构顺应和商务交际语境与商务语言结构互动顺应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语用学中维索尔伦的"顺应论"理论对广告这种特殊文体的翻译进行分析。维索尔伦认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并且可以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的意识程度四个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因此,本文在此理论基础上,从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角度探讨顺应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Verschueren的语用理论提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顺应论。本文从他的顺应论之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关系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程度这四个角度来探讨Verschueren语用理论对广告语言创作的启示和诠释力。  相似文献   

4.
英语学习者处在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如何从语言入手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文化身份显得很重要。试图用顺应论的观点来指导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设计多元文化的语境,诸如多元文化角色扮演、辩论、写作和阅读,让学习者在变化的语境中"选择"语言,以达到建构文化身份与使用语言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5.
维什尔伦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即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通过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四个方面来研究翻译,可发现顺应论对翻译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将顺应论应用于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使翻译研究迈向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顺应论已经普遍被翻译界接受,运用顺应论探讨各种翻译的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是涉及文学翻译的文章相对较少。论文运用顺应论,结合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探讨文学翻译的问题,主要讨论在文学翻译中如何运用顺应论来解决语言、风格、文化三个方面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语用顺应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揭示了外语教学的内在规律。根据语用顺应论,在法律英语翻译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文化语境顺应意识,提高学生的语义选择意识,培养学生使用模糊表达的协商意识。  相似文献   

8.
根据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本文旨在证明在汉语中人们选择恰当的称呼语其实是语言顺应交际语境的表现。本文首先探讨了称呼语的选择与语言顺应论的关系。然后用顺应论例证分析了汉语称呼语的选择实现了对语言使用者、社会文化、社交世界及心理世界的顺应。最后得出如下结论:恰当地选择语言要做到语言与语境的顺应。  相似文献   

9.
母语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母语语言知识影响其二语习得和发展的现象,可分为母语正迁移和母语负迁移。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及顺应的动态性等几个方面对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定性分析发现,二语写作母语负迁移问题是由于语言使用者忽视了二语写作的语境、语言结构以及文化习惯等因素的顺应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了张家口市城市标识语的英译现状和规范性,运用顺应论进行具体分析,指出标识语的英译过程不仅是词汇、句法、语义等语言结构选择的顺应,而且还是读者的心智和社会文化等语境成分的顺应。译者在语言和非语言层面所做的动态顺应可以有效增强译语的规范性,使之发挥良好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语言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是说话人在语言使用中表现出来的元语用意识,它涉及意义产生过程中交际者的认知心理状态和社会因素.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以副刊报告文学《SOS:一代宗师垂垂衰竭的史学生命》一文为研究对象,关注报告文学作者在选题、立意、创作思维、社会文化心理顺应、语码转换和转述等语用策略方面的意识突显,从认知和社会心理的维度探索副刊报告文学的创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杨春燕 《文教资料》2006,(29):40-41
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语言教学方法,以计划和操作为中心内容。它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外语学习者自然习得语言,促进外语学习的进步。任务型教学法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优越性,避免它的局限性,其中体现了顺应理论,即任务型教学必须顺应语言学习的特点;任务型教学必须顺应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特点;任务型教学必须顺应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语用顺应论视角,研究客家土楼旅游宣传手册英译策略的选择,指出客家旅游宣传手册翻译是一个动态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译者要在保留客家传统内涵的基础上,从语言结构和文化语境这两个角度对源语和译文作出动态顺应,使客家文化在国际上得到更多更深刻的理解,促进土楼旅游业的发展。研究拓展了语用顺应论在旅游宣传材料中的应用领域,对土楼旅游景点和客家文化的宣传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菜单的汉英翻译可以被视为一个选择过程,这一过程被它的三个属性所决定,即: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和其他语言使用类型一样,菜单翻译受制于语言及社会一文化习俗。译者应当在翻译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在目标语语言和社会文化范畴做出动态的顺应,以得到理想的菜单译文。  相似文献   

15.
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指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基于内部或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选择的目的是为了顺应交际的需要。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四个方面来研究翻译,可发现顺应论对翻译有着相当重要的阐释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标记性句式,英语前置句式在言语交际中并非常式句的简单语法替换形式,而是有着特定的语篇、语用及修辞用途。本文基于顺应论,着重分析语言使用中前置句的选择,研究其语言顺应性,阐释前置句具有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与意识程度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吴娜 《华章》2013,(15)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奇幻小说的顶峰艺术之作,对后继文学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两个不同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意在证实翻译是基于不同翻译目的,译者在不同意识程度的指导下,对语境关系及语言结构做出动态顺应选择的语言转换和文化传递的过程。顺应论对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力,即翻译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在顺应论框架下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因而能够指导对英译本的比较赏析。  相似文献   

18.
王艳丽 《考试周刊》2011,(2):116-117
本文以耶夫·维索尔论的顺应论为框架.从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三个基本概念,阐释情态动词的使用过程是交际者作出语言选择进行顺应的过程.而且在语言规则、社会文化、心理因素三方面的探讨.论证了英语情态动词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是不断作出选择和顺应的动态过程,揭示了情态动词使用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广告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是以实现广告终极目的为目标的动态顺应的过程。语用顺应论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认为广告翻译中应做到三个方面的顺应;社会现象的顺应,心理需求的顺应,语言现实的顺应。  相似文献   

20.
丁慧玲 《文教资料》2009,(17):61-63
书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在语言功能方面有其特殊性。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书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在顺应理论的框架下,选取中外著作的书名为具体研究语料,提出书名翻译中的顺应策略.如与原作意境与内容、与目的语语言体系、与目的语文化和与读者心理的顺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