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否定之否定”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的提法及其表述具有非科学性。在普遍性的视野内 ,“肯定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2.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它不仅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而且还至少具有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所不具有的三项独有功能,即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对“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的科学说明,是对事物发展的重复性和周期性的合理解释,是解开一系列哲学悖论之谜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对"活生生的"事物周期性自己运动和自我发展的理论概括。在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中,不仅内在地包含着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而且还能够使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成为它的某些特殊的极限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之一,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理所当然地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多年来,它却成了理论“禁区”之一,无人敢于问津,因此也就成了我国理论界研究得最不够的薄弱环节之一,连它的客观普遍性问题,也受到较为普遍的怀疑。今天,要恢复这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应有地位,当务之急就是要澄清对于否定之否定规律客观普遍性的各种非议,还它符合客观实际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试论肯定和否定范畴的重新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哲学教科书对肯定和否定范畴的界定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人们对否定之否定规律乃至整个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认识。因此,有必要对肯定和否定范畴予以重新界定。准确把握唯物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的关系,弄清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是科学界定肯定和否定范畴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运动过程的推移,是科学界定肯定和否定范畴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九年初,《光明日报》相继刊登了拙文《恢复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地位》和庞长富同志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的文章以后,在该报《哲学》副刊,连续开展了辩证法有几个规律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不仅是五十年代讨论的继续,而且是当前哲学上正本清源、分清理论是非,进一步清除林彪、“四人帮”流毒,完整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现在无论是持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意见的文章,还是同意三个规律的文章,双方争论的焦点,仍然在于如何看待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问题上.就是在同意三个规律的文章中,对这一规律的认识也存在着不少的分歧.有的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对于这一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的论述也有前后矛盾的现象.这点在姚伯茂同志的《也谈辩证法规律  相似文献   

7.
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备课思考○合肥经济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吴兆雪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讲好否定之否定这一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规律,需要紧紧把握对立统一规律这把钥匙,着重讲清以下几个问题:一、区别不同含义的肯定与否定。首先,...  相似文献   

8.
《职教论坛》2012,(16):49
王冰在《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中撰文:从否定之否定的视野,阐述了电大波浪式的前进印迹,并指出电大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自我意识的觉醒。当前,我国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展了开放大学实体的试点实践工作。开放大学的诞生是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唯物辩证法来看,新生事物开始可能是弱小的,但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在于它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因此,办开放  相似文献   

9.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但是,它的遭遇与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不同,受到的责难特别多。有两种情况。一释是对这一规律的歪曲、攻击、取消。如:杜林就曾污蔑“否定之否定”是黑格尔从宗教领域中抄袭来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 ,使人们越加感到要理解和把握现代社会 ,具备唯物辩证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已经成为实现这一目的必要条件。然而 ,现有教科书关于辩证法的论述却不能准确反映现实世界的存在状态。所以 ,从现实世界差异统一的存在状态出发 ,进一步深化对唯物辩证法及其规律的思考就显得迫切而重要 ,其现实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1.
对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出发点的问题,我国理论界是有争议的。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出发点的同志认为,在唯物辩证法基础范畴——矛盾、联系、发展三者中,矛盾是更为基础的范畴,没有矛盾,就谈不上有联系和发展,矛盾是构成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出发点或开端;持联系观点的同志则认为,要讲矛盾,首先必须以联系作为根据,矛盾对立双方如果没有联系,矛盾也就不能存在。因此,联系是比矛盾更低一层次的范畴,辩证  相似文献   

12.
怎样认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哲学界的看法很不一致。龙作田同志提出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第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第三、唯物辩证法的每一条基本规律都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也都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第四、唯物辩证法的诸对基本范畴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见《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精通唯物辩证法和熟练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大师。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是贯串邓小平著作的一条主线。邓小平的哲学修养,尤其是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办事的思想和作风,曾多次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赏。1945年,毛泽东高度评价了邓小平...  相似文献   

14.
目前哲学战线上正在展开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论战。这场论战的实质是,唯物辩证法和反对唯物辩证法的斗争;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斗争的学说和资产阶级阶级调和论的斗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斗争。“一分为二”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合二而一”否定矛盾的斗争,坚持反对唯物辩证法,是反动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这场论战中,杨献珍同志是“合二而一”论的代表。“合二而一”,并不是杨献珍同志的独创。它是  相似文献   

15.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哲学界争论的问题。有人提出,从黑格尔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把辩证法认作否定性的辩证法,因而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核心。与此相对立的观点,则认为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马列经典作家,都是以矛盾规律表述运动的源泉这个辩证法最重要的问题,因而辩证法的核心不是否定之否定,而是对立统一。本文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当把黑格尔与马列区分开来;否定之否定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但不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否定之否定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仅次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精华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对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是一个还是三个的不同回答,不是对唯物辩证法个别原理、个别细节的分歧,而是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原则争论。有些同志认为,“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而量变质变和否定的否定规律同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一样,不过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展开”和“具体表现”,是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我认为,无论从无产阶级导师们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论述中,还是从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辩证发展规律中,都得不出这样的结论。相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事物的辩证发展都告诉我们: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是三个而不是一个,即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和否定的否定规律;正是这三个主要规律和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和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7.
否定与矛盾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如何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因此,很有必要把它弄清楚。要弄清否定与矛盾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否定和矛盾各自的内含及其内在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通常把“否定因素”、“否定性”、“辩证的否定”等概念,放在同等的意义上使用,甚至与否定范畴相混同。事实上,作为辩证法、逻辑范畴的否定,是一个内含非常丰富、多层次统一的范畴,它有着自己的内在逻辑结构,并不是否定因素、否定性、辩证的否定其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所能代替得了的,而否定因素,否定性、辩证的否定这些概念的含义也各不相同,尽管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正>否定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和起着重要的作用。树立科学的否定观,对于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否定和质变是唯物辩证法中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二者往往容易被人们混用或理解为一回事,甚至有人认为否定就是质变,质变就是否定。因此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显得很有必要。否定和质变除它们分别适用于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外,还存在以下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围城》以主人公方鸿渐旅欧回国后的奔波辗转及其爱情、婚姻情况为线索,反映了抗日战争最初几年一些知识分子生活上的混乱无序和心理上的沉浮变迁。书中讲述了方鸿渐人生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体现了作者钱钟书对人生、对命运深层的思考,蕴涵着一种更为沉重更为理性的世界观。文章从方鸿渐的事业和感情经历入手,结合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分析来探求作者的悲剧观,即否定与否定之否定的悲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