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门阀制度的覆灭李克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是门阀政治。门阀政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门阀制度。对此史学界同仁已达成共识,成为定论。而门阀政治什么时候结束,门阀制度是怎样被取消的,时至今日,在我国现行的大学、中学教科书里,或史学界同仁的专著、专论中都没有阐述...  相似文献   

2.
自从新的阶级权益分配规范实行以来,唐代进士入仕已离不开权贵门阀的左右。通过对唐代进士从“量”到“质”的整体“阶级”倾向、“李党”关键人物涉及进士科的有关作为的剖析,不难看出,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关于“牛李党争”“一个根本、两个凡”的论断存在可商酌之处,唐进士的阶级性及其对党争的影响值得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3.
隋末农民战争给了关东门阀士族以沉重的打击,而以李渊父子为核心的关陇门阀集团却乘机扩张了自己的势力,并进而成为自魏晋以来最大的执政门阀士族集团。门阀政治在唐代前期得到了复兴,在中国古代门阀政治发展史上,继东晋后出现了第二个高峰。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门阀政治逐渐衰落。在安史之乱后,唐代门阀政治体系崩溃了。这不仅是唐代门阀政治的结束,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自魏晋以来的门阀政治的结束。唐代门阀政治有三个主要特征。它们是:(一)皇权与门阀大族的紧密结合;(二)门阀政治的基础有所扩大;(三)唐代门阀士族的腐朽性并不突出。  相似文献   

4.
一、东晋“门阀政治”由盛转表的关瞩——权力的转移东晋王朝与秦汉以来的历代王朝有些不同。在东晋存在的10O余年间,司马氏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专制皇权;长期处于皇帝虚位,政出多门,南迁的门阀士族王、痰,桓、谢四家相继执掌军政大权的状态之中。史家把这种状态称作“门阀政治”。东晋门阀政治的出现和长期存在,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东晋的第一代皇帝司马睿,虽然是司马酸的曾孙,嗣琅邪王,但他与晋武帝、惠帝的血缘关系比较疏远,在晋朝宗室诸王中的地位也不显赫,并不具备继大统、作皇帝的条件。他在江东建立基地,而且作了皇帝,…  相似文献   

5.
谢安、桓冲与东晋皇权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晋孝武帝时期,谢安与桓冲为了本门阀的利益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合作。他们之间的矛盾关系,不仅受门阀政治的制约,更受皇权政治的制约,反映出所谓的“东晋门阀政治”实质上还是皇权政治。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6,(3):59-64
古代党争小说是古代党争的产物。党争小说,指叙述党争内容的古代小说和即使无关乎党争内容却因古代党争而产生的小说,即党争小说包括两个层面:一、所有叙述党争内容的古代小说;二、所有因古代党争而产生的小说。在中唐朋党相争的政治环境中,党争小说是由小说叙写政治及政治斗争的写作惯例与小说创作"失实"甚至"假小说以施诬蔑"的尝试相结合而形成的作品。它们在中唐迅速走向成熟,涌现出许多相类的小说作品,其中《周秦行纪》是其代表作,它们对后世的党争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登峰造极时代,门阀政治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东晋有其发展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它以空前强盛的庄园经济为基础,与皇权政治相抗衡,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独特局面更加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精英循环是一个社会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门阀士族势力得以平行于皇权,甚至超越皇权,因之皇权政治演化为门阀政治。这种现象是皇权政治在东晋百年间的变态,其存在只是暂时的、过渡性的,其由盛而衰,有其历史必然,由于它违背了社会协调发展所必需的精英循环。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牛李党争研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牛李党争是否存在,党争的起因,牛李两党与宦官的关系,党争的焦点和总体评价等五个方面。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东林党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士人群体,它们参秘了明新晚期的党派斗争,结果一败涂地。以往的研究基本上只是从历史必然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将东林党争的原由归之为历史局限或阶段性等等。本文则从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东林党争的“必然性,首先分析了东林党人的政治意识,认为他们的结党意识极鲜明,这是他们参与党争的主观因素;然后本文以借鉴了系统整合理论和精英政治理论,分析了东林党人的政治定位,指出决定他们的历史宿  相似文献   

11.
晚明时期,朝廷内部日益激烈的党争,成为晚明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中心主题。党争是明朝衰败直至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成书于清顺治年间的《樵史通俗演义》,是以记叙晚明历史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党争是其有意识反映的重要主题。《樵史通俗演义》描述明代党争过程全面而详细,评价党争的态度相对客观而公正。尽管该书在史实叙述中存在着一些偏颇和失实之处。但在反映晚明党争方面堪称是一部全景式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牛李党争研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牛李党争是否存在,党争的起 困,牛李两党与宦官的关系,党争的焦点和总体评价等五个方面。研究所取得的成 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两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婚姻心态的三个特征,着重探讨了门阀士族势力衰落的必然趋势,从而进一步揭示了门阀政治的腐败和黑暗。同时也说明了社会群体心理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朋党之争与宋代政治息息相关,且贯穿了整个大宋王朝的政治发展史。仁宗时期的党争是宋朝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党争,对后来熙、丰时期的党争产生了较大影响。两宋时期,随着中央专制主义集权的加强,监察制度也进一步发展。宋真宗时御史台与谏院合二为一的趋势逐渐形成,这使得宋朝台谏的职能远远超过了唐朝,面对党争——宋朝政局动荡的最直接反映,台谏在党争中的作用亦不能被忽视。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发展与衰落都与皇权政权密切相关。九品中正制在发展过程中,走上了与门阀士族政治相结合的道路,并服务于门阀政治。然而,皇权一直对它顽强地发挥影响与作用,并最终在皇权的作用下不得不走向衰微。魏晋南朝时期,尽管门阀大族努力经营自己的政治模式,但皇权政治仍然是社会历史的主线。  相似文献   

16.
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诗,是研究中晚唐牛李党争与文学关系的重要文献,诗歌虽然从自身的角度记载表现史事,但涉及到众多的人物与事件,尤其是党争激烈时,官场上、人事上倾轧的程度与复杂的关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党争使他的政治命运受到很大的挫折,对他心态的变化更有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南宋时期党争活动频繁、激烈,朱熹作为南宋道学党魁,其毕生亦深陷党争旋涡之中,党争活动对其散文创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是从朱熹党争时期的散文创作中,可见南宋衰世之中党争乱局的激烈复杂;二是在"以文为器"的散文创作观念下,朱熹党争时期的散文创作服务于政治斗争的现实需要;三是朱熹在不同党争时期的散文创作受其心境影响,有着不同的书写内容和情感基调;四是可从其党争与散文创作中见其多层次的人格形象。  相似文献   

18.
陈鸿佳 《考试周刊》2012,(79):22-23
田余庆先生《东晋门阀政治》一书论述了东晋时期门阀政治成为一种变态的皇权政治,在晋室自八王之乱后开始逐渐形成,在晋室偏安江左后由起始奠基、巩固、巅峰最后走向衰亡,历经五族先后执掌权柄。最后终结于北府将刘裕之手,南北对峙,延续大一统的分分合合。本文从东晋门阀的最初出现、发展、总结与遗蜕入手,结合田余庆先生与钱穆先生的著作,论证东晋人才选拔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得其政治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而政治的不稳定性更加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党争缘起于士大夫之间政见不同的"义利之辩",最终演变成了权力之争。而梁焘为宋哲宗元祐党争中"朔党"的重要成员,其党争经历堪称士大夫在党争经历的缩影。梁焘对朋党极为厌恶和敏感,但却一直深陷党争,在党争中坚持激进、顽固的态度;但梁焘也有重视人才、心怀百姓的一面。这种特殊的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既是士大夫广泛参与朝政的价值追求的体现,也是其保护其政治利益的需要,虽然都含有改善社会治理和人民生活处境的一面,但最终却变得无法控制,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刘宋政权的建立,东晋士族门阀政治日趋衰落,皇权政治逐渐复兴。但门阀士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皇权依靠的重要势力,他们与新起的庶族、宗室等力量不可避免地展开了权力的争夺。细绎每一次刘宋宗室内乱,都可以发现门阀士族的身影活跃其间。可以说,在宗室内乱中,高门与寒庶、高门与皇权之间的斗争是一味重要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