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治理模式能够一定程度缓解村“两委”冲突与矛盾,但也具有局限性。通过调研发现这一治理模式存在“一肩挑”负责人能力不足、“两委”组织简单合并、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之间有张力、“一肩挑”制度化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需从主体、组织、价值、制度四个维度切入,选优配强“一肩挑”负责人,加强组织协同治理,维护村民共同利益,进一步完善“一肩挑”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西魏北周关陇统治区内,由胡汉民众自发形成的自然聚落散布其间,这些聚落群体被称作“坞壁”或“乡村”,关陇豪右便主要生活在这些由“乡村”构建的生活世界中。关陇豪右更通过“乡里”与外界建立联系,“乡里”本身具有的阶层化功能被用来进行社会分层,关陇豪右根据各自在地方影响力的大小被区分为豪右、乡望与首望三个层级,而经由阶层分化构建出层级有序的乡里社会。  相似文献   

3.
乡村教师的自主教学力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其中蕴含着自主教学的融入力、驱动力、认同力、体悟力与决策力。然而,“异在地性”“角色退行”“先赋印象”“权力规制”“以偏概全”等表象正使乡村教师身陷自主教学力失落的种种困境中。本文通过重构“在地化”自主教学力,重拾“进取化”自主教学力,重塑“双通道”自主教学力,重温“互促型”自主教学力,重建“数据化”自主教学力五个层面致力于促成乡村教师自主教学力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4.
乡村教育学研究承载着乡土文化的传承功能,同时也肩负着让人成人的重任,换言之,乡村教育学本身作为一门“人学”,是直面乡村民众的,只有扎根乡土语境,才能体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生活,继而打造符合乡土的在地化教育学实践。由此,构建形上“批判”与形下“关怀”相结合的乡村教育学,即是以批判眼光审思乡村教育发展,让乡村教育学突破“城本位”教育发展的桎梏,把乡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这也是让乡村教育真正走向形下的具体实践。进言之,以形上“批判”与形下“关怀”相统整的乡村教育学,真正构建了由上及下、由理论到实践的教育学探讨,也以此为契机探索出一条符合乡村教育的教育学特色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5.
“双高计划”是国家鼓励职业教育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民族地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为优化民族乡村地区“双高计划”建设,需要分析其工作运行的多重逻辑。民族乡村地区职业教育“双高计划”背后蕴藏的理论逻辑可划分出三个维度,分别是振兴乡村的经济逻辑、乡情召唤的文化逻辑及全面发展的教育逻辑。文章从实践逻辑出发探索民族乡村地区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五、要有“活的乡村教师”陶行知先生认为:只有“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活的学生”,故“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之先决问题,也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教师得人,则学校活;学校活,则社会活。”。认为“我们要改造中国、改造社会、改造世界,要实现大同之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乡村文化仍有其存在的空间与合理性。但近代以来作为现代性产物的中国新式乡村教育,表现出鲜明的“反乡村文化”的特性,与乡村社会以及乡村文化处于一种隔离状态。乡村教育需要重新定位,以担负起乡村文化重建这一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8.
肖丽利 《教育评论》2022,(4):139-143
为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发展,重拾并认同乡土文化,助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文章基于乡土文化视角,分析乡村教育振兴发展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内在诉求,是对乡土文化再认知的迫切需要,是培养复合型乡土人才的核心抓手。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实现路径转型,表征为“三个转向”:发展内驱动力,从“局外人”转向“内部人”;乡土文化的再认知,从“同质化”转向“特色化”;体系构建,从“单一性教育专长”转向“跨界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统筹校内外师资力量,实施“头雁工程”“高素质农民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育工程,培养了一大批致力于乡村振兴研究及服务乡村振兴的专业人才,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业已成为时代要求。由西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概念与内涵、条件与困境、路径与策略进行了探讨,集中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学生发展”“乡村学校文化建设”“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互动”等五个议题展开讨论。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乡村教育研究者、实践者都应当关注并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演进经历了1949年以前国家统治下的“县政绅治”、1949年之后国家主导下的“政社合一”和1978年以来国家治理下的“乡政村治”三个阶段.这一过程是从传统的政治统治转向政治管理最终过渡到现代的公共治理过程,内涵着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变革中,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又将迎来一次全新的嬗变,侧重政府主导作用下的“多元共治”,推动政府与农民的现代转型,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终实现乡村社会的“善治”.  相似文献   

12.
“吃亏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吃亏干部”李连成身上体现出的“吃亏奉献精神”的内涵主要包含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精神实质,无私奉献、厚德自强的核心要义,守正创新、实干兴邦的基因传承,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内在品格四个方面,而其时代价值则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激发青年家国情怀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传承和弘扬“吃亏奉献精神”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提炼其精神内涵,丰富载体平台,善用思政课堂,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石头汤     
三个士兵疲惫地走在一条陌生的乡村道路上。他们是在打完仗返家的途中。他们又累又饿,事实上,他们已经两天什么东西也没吃了。 “我多想今晚能吃上一顿好饭啊!”第一个士兵说。 “还有一张能睡觉的床!”第二个士兵说。 “但是这些都是不可能的.”第三个士兵说,“我们得赶路。”  相似文献   

14.
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成效与下一阶段建设方向的需求日益凸显。梳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及相关文献,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美学效益三个方面,选取景观多样性、景观文化性、村容村貌等18 个乡村景观影响因素,构建美丽乡村景观建设后评价体系,运用G1-FUZZY法对南岩村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其在生态效益方面表现“良好”(最大值为0.5886),社会效益表现“中等”(最大值为0.4764),美学效益表现“良好”(最大值为0.5110),进而提出南岩村下一步的建设建议。此评价指标体系为美丽乡村景观建设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面向新时代,乡村教育与乡村教师面临各种新旧机遇与挑战。其主要矛盾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乡村学校设施一次性投入与持续性迭代;乡村教师数量基本补充到位与结构性缺失;乡村教师短期发展与长远规划;乡村教师基本技能达标与数字素养不足。乡村教师亟需通过一系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三个阶段的发展,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进而,依托新时代强师计划,健全乡村教师培养体系;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乡村教师教研;抓住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契机,提升乡村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16.
乡村治理能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三治融合”背景下,本文梳理“三治融合”的相关概念,从自治、法治、德治三个角度分析当前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乡村治理中应该坚持党的领导,进行多元治理、依法治村,创新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张迪 《教育导刊》2023,(7):75-85
乡村学生的学习力关乎未来乡村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全国9个省域13000多名中小学学生就学习力水平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乡村中小学生的学习力水平低于城市中小学生,在行为力系统和调节力系统上均呈现出此种样态。具体分析发现,两者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获得的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学习支持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反映出乡村教育存在学校发展“错位”、家庭教育“缺位”、乡村学生学习处于“低位”的问题。要提升乡村学生的学习力,实现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应将乡村学校打造成为注重“内涵式发展”的育人场所,构建家校社三方协同的乡村育人体系,全面提升乡村学生个体的内在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明清小说中的乡村并没有如同城市一样成为一种文学生态,而多以一种孤立、自足的姿态出现在小说文本中,正是这种孤立的自足使得乡村得以保持其意蕴的纯洁性,这种意蕴的纯洁性也使其成为内涵相对集中的乡村意象,从而对小说的意义生发、审美表达、叙事建构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乡村在明清小说叙事之维可归结为四个方面的价值.即在叙事节奏上起到张弛相间.是缺场的叙事动力,给小说带来客观真实感的陌生化叙事以及所具的“奇”“险”“趣”“味”叙事张力。明清小说的乡村描写之价值应予以重估,以纠长期明清小说研究中对其的偏见。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民众的价值取向和生活发生巨大转变,乡村社会的变革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乡级治理现代化产生诉求。在此背景下,要突破乡村治理格局的困境,乡村“三治”协同机制已成为必然的选择。文章阐述了“三治”机制现存的不足与成因,从治理主体、基层干部、法治保障等角度出发,依据“三治”在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将三者有机结合,从而发挥出组合的作用效果,对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国初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一方面承续解放区小说的历史发展,分别以赵树理和孙犁为核心形成了“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两个作家群体,呈现出乡村喜剧和田园牧歌等风格类型,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农民的思想矛盾、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并不时地闪烁出富有时代智慧的艺术思考.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意识探索的空间又是逐渐萎缩的,其艺术创造的空间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