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教育》2012,(48):30-30
近期,诸如“人人都是班干部”“班干部轮流做”等新闻屡见报端,舆论对此褒贬不一,争议不断。 中小学要不要设立班干部?向来褒贬不一。去年,著名儿童文学家郑渊洁的一奈旧微博再次引发热议。郑渊洁在微博里说,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并列举了汉奸的三个特点:1.为强权效力;2.告密;3.奴役同胞。并呼吁取消该制度,让所有孩子平等成长。针对郑渊洁的言论,不少人予以反击,认为其“言论过激”。  相似文献   

2.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能够有“一官半职”,其目的是想让孩子平时多帮老师做做事,协助老师管理班级,锻炼孩子的能力。可班级的“官位”毕竟有限,由于僧多粥少,“跑官”就潜流涌动。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一是使有些孩子觉得不公平。如果班主任是为了锻炼所有孩子的能力,而采取轮流当班干部的做法,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能接受的,大多数家长也能理解。但是,如果这中间因为某个学生的家长位高、权重,或者送的礼多,而当上班干部,哪怕是临时增设的并没有多大“权力”的虚职,也会让那些在“台上”的班干部感到不…  相似文献   

3.
王元安 《山东教育》2002,(34):15-15
近年来,一些小学校园刮起了学生家长为孩子“跑官”、“要官”之风。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通过各种方式和关系,请求老师为孩子在班内安排个“一官半职”,致使有些老师不得不挖空心思,在常设的班干部之外,增设名目繁多的“官衔”,如管花的“花官”,管水的“水官”,管桌凳的“桌凳官”等等。为什么让自己的孩子当“官”呢?一些家长振振有词:“当班干部可以培养、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律性、自尊心。”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让孩子担任班干部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达到这种目的,但这无形中也培养了一些“小官迷”,…  相似文献   

4.
班干部应该是中国最小的"干部",但小学班干部制度却成为2011年社会广泛关注的教育问题,例如,2011年5月,武汉的"五道杠少年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少年政客"的关注,有评论认为这反映了人们对"官本位"教育的忧虑;2011年12月13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微博上称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建议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让孩子平等成长;2011年12月23日,《成都商报》报道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2957名学生都是班干部,不少读者质疑现在的班干部是不是过于泛滥。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的孩子对班干部的认知是印象式的,受家人影响很大,此时班主任和家长就不能从理性认知的角度去说服孩子服从,而需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以“柔性的不迁就”来导引孩子端正行为,正确对待班干部的“上任”和“卸职”。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在使用班干部方面就有一个成功的经验“没娘的孩子早当家”———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作为一名班主任,挑选“得力干将”做班干部,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但是怎样才能炼就“火眼金睛”去发现“班干部”?班干部最终怎么产生?是由班主任“口谕”,还是“皇帝轮流做”?班主任如何“使用”班干部?这些问题都需要班主任去面对。  相似文献   

7.
送礼均在老师面前有“美言”吉林长春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开学没几天,就拿回家二十多件价格不菲的玩具。家长问其来由,没想到孩子竟然说是班上同学送的,就因为他是班上的班干部,而且班上的其他每一位班干部和他一样,都收到了同学送的很多礼物。学校老师反映:现在学校里为数不少的学生,把“有着一定权力的”班干部当作“笼络”的对象。而且越是年级低的学生越是看重与班干部的关系,有好吃的想着给班干部留着,有好玩的也想着送给班干部。“这种现象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了,并不是一两个小学才有向班干部‘送礼’的事。”当有家长听说孩子要给班…  相似文献   

8.
李华  何涛 《教师博览》2012,(3):19-19
最近,童话大王郑渊洁一条微博引发热议。微博称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并列举三个特点:1.为强权效力;2.告密;3.奴役同胞。微博还称,发达国家小学没有该制度,建议取消,让孩子平等成长。截至发稿前,1015人参加了《广州日报》官方微博的投票,45%的网友呼吁取消班干部制度,让孩子们平等成长。而13%的网友则认为不该取消,班干部制度能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38%的网友认为问题的根源在大人。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育》2005,(10):50-51
记近日在福建永安、连城等地采访时了解到,一些地方中小学班主任迫于关系压力,给有背景的学生安插各种班干部头衔,导致班干部严重“超编”,引发各种后果。有关人士呼吁,家长不应助推孩子的“官本位”崇拜,使孩子的心灵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0.
左右 《家庭与家教》2005,(10):54-55
我女儿上小学六年级,非常懂事,是个热心肠,而且组织能力很强,在班级里的人缘也好,所以从上小学开始到现在一直担任班长,班级的活动给她组织得有声有色。明年就要升初中了,可最近我发现她的学习有所退步,我认为是她当班干部影响了学习,想让她别干了。我这种想法对吗?云南昆明潘娅敏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有所退步,就让他们放弃做班干部及参加课余活动的机会。许多学生逐渐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升学书”的“小夫子”。当班干部就一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前途吗?许多学生是学习尖子、工作能手,在老师家长的赞扬声和同学们的羡慕眼光中成长…  相似文献   

11.
信息窗     
一项儿童调查惊人:“父母让我们真心烦”在孩子心里,最让他们烦心的是什么?济南市青少年宫对济南的少年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200名年龄在3岁到12岁的小朋友道出了让大人们吃惊的答案。问到在家中最烦心的事时,49%的孩子认为“父母唠叨”最让人心烦;20%的孩子认为“大人常打牌、麻将”让人心烦;19%的孩子为父母“很少让自己出去玩,或不让其他孩子到自己家”而心烦;15%的孩子认为“父母经常抽烟、喝酒”让人烦;14%的孩子对父母“让自己多做作业”感到心烦。即使感到心烦,仍有40%的孩子不敢给家长提意见。给大人提意见会怎么样,他们能接受吗?3%的孩子认为“大人根本听不进”;40%的孩子认为“大人有时能接受”。  相似文献   

12.
马林 《班主任》2002,(8):46
笔者前不久在家与爱人、孩子闲谈,孩子无意中说出一句“当班上的干部多好”的话。我们夫妇俩以为他说的是班干部会受到学校或老师的过多关照或其他什么的,殊不知一问,孩子的回答竟让人哭笑不得。他说: “我们班有一个干部同学,别人花十多元给他买了一辆玩具车,还经常请他吃东  相似文献   

13.
苏秦 《教育》2012,(3):5
近期,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在其微博上说,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发达国家小学没有班干部制度,建议取消中小学班干部制度,让所有孩子平等成长。(12月10日《河南商报》)郑渊洁的"汉奸说",虽然有些过分,在某些方面的确有其道理,比如让  相似文献   

14.
黄四林 《中国德育》2014,(18):66-67
正新学期伊始,有记者做了调查,有八成孩子明确表示,希望能当班干部,哪怕是一名组长或科代表也好。有家长说:"刚开学,我发现儿子回到家老是无精打采的,甚至有时连作业都不愿意做,细问之下,原来他被‘罢官’了。"为了让孩子"当官",有的家长不惜放下身段为孩子"跑官",请客,送礼。有人认为学生想当班干部会导致"名利心太重""唯利是图""滋生权力欲"等不良倾向或行为。其实,这完全是以成人的心态和道德标准来评价孩子的选择,把孩子成  相似文献   

15.
在班级管理中,对班干部的配备与引导是极为重要的。班干部是班主任开展工作不可缺少的小助手。更为重要的是班干部的岗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一、“2+2”班干部管理模式的提出班干部管理常用两种模式:班委制和值日班长轮岗制。班委制管理中,班委一般都是品学兼优,在班中具有一定威信和办事能力的学生。它最大的缺点就是,班中事无巨细总是找那么几个学生,会给这几个学生带来不小的压力,长此以往,他们对工作只是疲于应付,大大降低了管理班级的热情和效率。在这种模式下,经常会有家长说:“我们孩子不要让他当班委了。…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把班干部比作教师的左右手,可见班干部的重要性。但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班干部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认为培养班干部首先得从思想观念上人手,适当加以技术指导,因此,本文在对培养我班班长黎某进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独特的班干部培养方法——三步“洗脑法”。三步“洗脑法”,步步为进,使你的班干部“愿意干、想干、想干好、能干好”,从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干部。  相似文献   

17.
如何结合现代教育形势的需要和学校、班级工作的实际情况,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以下是笔者的探索和尝试。家长参加班会我班实行班干部轮流“执政”制度,人人都有一个班干部职位,大家都有机会品尝当班长的甘苦。为了强化学生的“班长意识”,提高开展班级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把家长请进课堂,让他们参加自己子女的就职演说班会,使他们有机会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孩子,切实了解孩子的工作水平、处事能力和内心世界,并帮助孩子不断提高。一位同学在就职演说中详细地介绍了自己任期的工作计划、目标和要求,讲得头头是道,他妈妈在下面高兴地说:“我…  相似文献   

18.
对于每一个经历过学校生活的人来说,想必一定不会对这个过程陌生:刚迈入小学校门第一天,几个孩子就被班主任指定为班干部,之后这些班干部很可能就一直担任着这些职务直到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后,很多班主任会从小学里当过班干部的学生中挑选几位担任班干部。有些班主任可能会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选班干部,这时那些踊跃上台演讲的往往是小学时当过班干部的学生,在他们的演讲辞中一般少不了这样一句:“本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担任某某班干部,因此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请大家投我一票吧!”这句话的分量可非同小可,那些从未…  相似文献   

19.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干部, 有的班干部做得大家拥护,师生都满意;有的班干部吃力不讨好,弄得“众叛亲离”,有的……那么你喜欢什么样的班干部?你认为什么样的班干部才是好干部呢? ——主持人:丁健  相似文献   

20.
相信大家在班级管理中,都会遇到一个相同的难题,那就是学生与家长对担任班干部的热情和班干部名额之间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地打击了一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在班级管理中逐渐出现了两极分化,呈现为班干部热心班级管理,部分学生“置身事外”,对班级管理被动冷淡,“剃头担子一头热”的现象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