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安七子”何来孔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安七子”之说,源于曹丕的《典论·论文》。《论文》说: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  相似文献   

2.
“于”和“於”是古汉语中用的较为普遍的两个虚词。“於”比“于”后起,但在语言的不断发展中,“於”逐渐取代了“于”。由于二者并存期间在用法上尤其在用作介词时有诸多混用的地方,但也有许多区别,因此“于”“於”的历史发展情况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史记》为语料,对二者在西汉时期的使用状态进行了较为详尽地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孟子章句》中的个词“於”“于”的句法条件及功能作了详尽的分析,指出《孟子章句》一书中“于”的语法功能为“於”所全部涵盖,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与“于”、“於”相关的词语的词性、用法及演变。  相似文献   

4.
《诗经》中的“于”和“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古代汉语中的“于”和“於”,一般语法著作都是把它们当作同一个介词来讨论的。例如,王力先生是把“于”附在“於”中,杨伯峻先生则正好倒过来,将“於”附之于“于”。可是王先生又说:“上古‘于’‘於’不同音。”杨先生也说:“‘于’和‘於’本是两个字。” 为什么本是“不同音”的“两个字”,而后来竟有了相同的介词用法呢?对这个问题,各家著述中概无论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选择记载西周到春秋五百多年间民间和上层社会情况的作品集《诗经》一书,作为语言对象,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于”和“於”是古代汉语中两个重要的虚词(非纯粹虚词),在古代典籍里出现得早,使用频率高,词性、语法功能灵活多样。现代汉语中“於”简化为“于”,看不出二者的差异了,而古代汉语中“于”“於”相互间很不简单:有时二者毫不相干,有时二者如孪生兄弟;有时既能互相代用,又各自保留着其独特个性。本文拟从这些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尔雅·释言》:“爰,於也。”《小雅·斯干》:“爰居爰处,爰笑爰语。”郑玄笺:“爰,於也。於是居,於是处,於是笑,於是语。言诸寝之中,皆可安乐。”郑氏解释这两句诗,妥当顺畅。但他笺《邶风·击鼓》“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云:“爰,於也。今於何居乎?於何处乎?於何丧其马乎?”同样是“爰居爰处”,郑玄却作了不同的解释。朱熹似乎看到了郑笺的矛盾,故他在注释《邶风·击鼓》“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相似文献   

7.
“于”“於”两个虚词,在上古汉语中是通用的,在《诗经》中用法则比较复杂。“于”多用在动词或名词前面,而“於”多用为叹词。“于”在动词前作动词词头,在名词前起到介词的作用。少数“于”在句子中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於”“於乎”“于嗟”在《诗经》中的意义完全一样,都是表示感叹,叹息等。固定用语“于以”应理解为“如何”,“于时”应理解为“于是”。还是两种特殊用法:“于”通“为”,“於(于)”表示疑问,同“安”。  相似文献   

8.
《诗经》中的“于”和“於”共出现384次(不包括序文中的)。其中52次出现在完全相同的句子中。《诗经》305篇。因版本不同,个别篇目的个别语句也不完全相同。如《鲁颂·有駜》第三章“诒孙子”一句,有的为“诒于孙子”。这就影响到“于”和“於”字数目的准确性。所好多一个少一个例句,对语法规律的描写影响不会很大。 在这384个“于(於)”字中,“於”共出现54次,“于”出现330次。这两个数字并不准  相似文献   

9.
《论语》中“以”、“於”是两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 ,它们均有动、介词用法 ;“以”字还出现了连词用法。通过对“以”“於”用法的类举比较 ,分析了二者语法功能的同与异 ,试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0.
说“略无”     
说“略无”孙德祓(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略”字条第八义项为“稍微”。并引《世说新语·任诞》:“宣武(桓温)欲求救於(袁),……试以告焉,应声便许,略无慊吝。”为书例。我以为此义项有误,“略”在书例中当作“全、皆”之义解。节引难以全面确切了解其义,...  相似文献   

11.
介词“於”字在名词性补语中的分布问题 (也就是说什么时候该用“於”字,什么时候不该用“於”字),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已久的重要的语法问题。王力在指导研究生时说:“我们可以做一篇文章专谈《史记》中这种所谓省略‘於’,字的情况:在什么情况下用‘於’字,在什么情况下不用‘於’字。”这种建议,以点带面,显然有助于说明“於”字在古汉语名词性补语中的分布问题。根据个人的考察,“於”字在《史记》名词性补语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於”字的有无,严格地说不是由句式决定的,而是由补语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决定的。换言之,在《史记》名词性补语中,就句式看,“於”字有无是任意的;而就补语意义看,“於”字有无不是任意的。  相似文献   

12.
《左传》里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短语形式,如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 ①赶穿攻灵公於桃园。(宣公二年) ②或谮胡姬於齐侯。(哀公八年) ③寡人愿结欢於二三君。(昭公四年) ④皆取胄於橐而胄。(裹公二十四年) 这种短语的结构格式是 动词+A+介词“於”+B 我们把它叫做“动A于B”短语。这种短语里介词“於”的位置,有时还写成“于”。《左传》里“於”、“于”并用,如: ①齐太子光为质於晋。(襄公元年) ②宋公子围龟为质于楚而归。(成公五年) ③晋侯求医於秦。(昭公元年)  相似文献   

13.
《屈原列传》中有“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一句,教材注“商于”曰:“秦地名,现在河南省内乡县一带。”“商于”似指一处地方,实则不然,“商于”指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和于(於)(今河南内乡县)两邑。查陈子展《楚辞直解》可知:“商、於(即‘于’)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含“比”的比较句考察章新传金姝兰编者说明:作者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含“於”“比”的比较句,专门讨论了“於”字句和“比”字句的结构特点、交替年代及其动因。已发表了《〈史记〉含“於”的比较句考察》、《〈朱子语类〉的“比”字句及其汉语史价值》。今于本...  相似文献   

15.
西周中期之后,古代文献语言中未出现介宾结构音切入,揭示了“於(于)之”消失的原因:由于“於(于)相混,故最终遭到弃用。“於(于)之”,这一现象迄未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从读之”的发音与表示悲切哀痛的叹词“”“呜呼噫嘻”等  相似文献   

16.
释“於菟”     
杨雄《方言·八》记述“虎,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或谓之於(虎兔)”。将虎称为“於(虎兔)”,典籍上及后世诗文中多有出现,字形则略有变化,例如:“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左传·宣公四年);“乌菟之族,犀兕之党,钩爪锯牙,自成锋颖”(晋·左思《吴都赋》);“念汝还须戴星起,夜来梦见小於菟”(苏轼《将至筠先等迟适远三犹子》);“白额於菟踞当道,城边日落无人过”(元·迺贤《答禄将军射虎行》)。如果把以上引例归纳一下,延用“江淮南楚语词”、将老虎称为於菟的几种词形为:於(虎兔)——於菟——乌菟。“於菟、乌菟、於(虎兔)”与“虎”,字数不等,字形有别,读音亦迥然不同。今人对於菟与虎的关系多有疑惑。那么,江淮南楚人为什么把老虎称为“於菟”,两者在音、义等方面有何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東北教育”一九五二年一月號,發表了“致讀者”,檢討了過去工作的缺點,並指出今後努力的方向。文中指出“過去主要的缺點,是在於缺乏思想性,政治質量不高。在編輯工作上,缺之主动性和计划性,常常是就来稿編杂志。……很少主動地全面掌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系統地组织稿件表揚好的,批判坏的,幫助教師從教育思想上得到提高”。“過去我们刊物上也有過……批評和討論,常常没有抓着重要问题,……主要思想傾向,  相似文献   

18.
陈文洁 《文教资料》2012,(33):151-155
本文在调查敦煌本《坛经》中介词“於”的基础上,从语法功能及意义、修饰语、句子类型、固定结构等方面,总结了介词“於”在敦煌本《坛经》中的分类情况,得出介词“於”的主要语法特点,以期为敦煌本《坛经》的介词研究提供可靠、扎实的基础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19.
成语“每况愈下”语出《庄子·知北游》。原作“每下愈况”。原文如下: 东郭子问於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  相似文献   

20.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正月,一代名相魏徵病故。“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於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听断不惑,从善如流”(《旧唐书·太宗本记》)的李世民“亲临恸哭”(《旧唐书·魏徵传》)。为了表彰魏徵等开国勋臣,不久,太宗诏令图画魏徵等二十四名有功之臣於凌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