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著名儿科医生芭芭拉·霍华德长年行医生涯中发现。孩子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愉快,他们也和成人一样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并且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芭芭拉·霍华德的一项统计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你知道世界著名的《大卫》雕像是谁的作品?大卫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吗?大卫是基督教圣经《旧约》中的一个人物——以色列人的古代国王。他少年时,就用卵石与带子击毙了危害人民的巨人戈利亚,为祖国建立了功勋。因此,大卫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宗教传说中的国王,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爱国志十,ISop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用一块大理石雕刻一尊大卫像,政府请来很多名家,包括大画家、大雕塑家达·芬奇等,但是他们都摇头而去,因为这块大理石太硬了。这时,有一个人把这任务接了下来。他提出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3.
到顺河村的时候,大卫已经有不错的汉语口语水平了,加上三次到中国来旅游,已经没人怀疑经常竖着大拇指自称"俺是一个中国通"的大卫对中国的熟悉度了。顺河村依山傍水,非常符合大卫寻找的世外桃源的标准。也正因为这一点,顺河村才会被县领导称为穷山恶水。而大卫选择了这里,更显出大卫个性旅游的眼光独到之处。大卫带的钱不多,大卫奉行俭约旅游,他随身不离的数码相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算是奢侈品,可是在大卫的国家,初中的孩子就可以拥有这些了。  相似文献   

4.
继1981年美国洛杉矶发现第一例爱滋病患者以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又于近年明确提出了“儿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即儿童爱滋病这一病名。据报道,美国迄今已发现的爱滋病患儿至少已达350多例,13岁以下的儿童有230余例,占全部爱滋病病例约1.0~1.4%,其中61%的患儿已经死亡。然而,根据担负小儿爱滋病患者治疗的医生估计,眼下的患儿总数至少是几千而不是几百,很大的可能是这些患  相似文献   

5.
爱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爱滋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又无有效治愈办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爱滋病病毒(HIV)通过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造成人们的抵抗力极度低下,最终致全身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6.
数年轮     
小云:大卫,你看这个树桩干什么?大卫:我想知道这棵树活了多少年。小云:怎么能知道呢?大卫:树桩上有年轮哪。小云:什么是年轮?大卫:树桩上的圈就是年轮。树木长一年, 树干上就留下一个圈,再长一年,在 圈外又留下一个圈。树干上有多少 个圈,这棵树就活了多少年。小云:是谁告诉你的?大卫:是我从一本书上看到的。小云:好,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这棵树活了 多少年。数年轮  相似文献   

7.
马夫的故事     
从前,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马夫,他有一匹千里马。一个叫大卫的旅游者来到这个城市,遇见了马夫,大卫很欣赏他的千里马,决定出高价来买,可是,马夫怎么也不愿意卖,大卫心急了,他决定用计谋来得到这匹千里马。  相似文献   

8.
送你一条路     
大卫·布伦纳是美国著名的喜剧演员。他出身贫寒。小时候,当别的孩子为没有轿车、没有别墅嘟囔不休的时候,他却在为一双鞋子、一顿饱饭而发愁。中学毕业时,他的同学有的得到了父母送的新衣服,有的得到了汽车甚至别墅。看到人家得到这么贵重的礼物,大卫也眼巴巴地望着父亲,希望父亲能送他点什么。父亲微笑着把手伸进裤兜里,摸出了一枚硬币:“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用它去买份报纸吧,逐字逐句地看———那上面有你的路。”大卫拿着父亲给他的硬币,当真买了一份报纸。他看到一篇介绍一位喜剧演员的文章,被深深打动。放下报纸,他遐想着:要是我能成…  相似文献   

9.
张生 《快乐阅读》2013,(14):10-11
尽管2012年我一直远在加州的圣芭芭拉小城享受宁静的生活,可也知道这一年对中国文坛来说是热闹而重要的一年。其中,现籍中国的作家莫言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可谓是标志性的事件。但我觉得这一年还有另一件重要的文学事件值得铭记,那就是搁笔多年的先锋作家马原的新长篇《牛鬼蛇神》的出版。虽然我也很欣赏莫言在小说中展现的生活的丰富性和残酷性,可从个人趣味来说,我还是更喜欢马原在  相似文献   

10.
斯蒂芬·艾德温·金于1947年9月21日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的缅因州总医院。父母分别是唐纳德·艾德温·金和露丝·皮斯布莉·金。他是家里惟一的亲生孩子,他的哥哥大卫是两年前一出生就被他父母收养的。这一家人是普通而典型的家庭,直到有一天晚上,唐纳德·金说他要出去买香烟,而从此音信全无。母亲露丝在亲戚们的帮助下支撑这个家。他们在几年的时间内到过许多州,直到最后,于1958年搬回了缅因州的达勒姆。斯蒂芬于1959年1月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当时大卫和斯蒂芬决定发行他们自己的地方报纸,名为“大卫的玩笑”。大卫买了台油印机,两人创办了…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个家     
1977年5月,我住在豪生汽车旅馆里,跟爸爸共用一个房间。那时,爸爸的第二次婚姻触礁了。前一周,继母把我们父女俩赶了出来,爸爸不知道该拿我如何是好。就在这个时候,我的另一个家庭出现了。芭芭拉·比奇和罗兰·比奇夫妇把我接到了他们家,而这仅仅是应我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他们唯一的女儿苏的请求。从此,在接下来的七年里,我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芭芭拉确保每天我都有吃午饭的钱,安排我看医生,解答我的功课难题,还给我买约达西牛仔裤、珠贝项链,此外,每晚睡前都会给我一个拥抱。芭芭拉和罗兰出席了我跟苏的每一场足球  相似文献   

12.
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夫人芭芭拉,在教育学龄前儿童方面,有一套独特的“祖传”窍门,窍门的关键就是进行家庭朗读活动。布什夫人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经常给她读书。布什夫人芭芭拉说:“在家中给学龄前儿童朗读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儿童重要的学前一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她将自已的育儿经验归纳为如下几点:一是宜早不宜晚。孩子智力发展的最佳年龄段是童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单纯得像一张白纸。家长在这样的白纸上可以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布什夫人芭芭拉认为,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应该选择给孩子读…  相似文献   

13.
爱滋病是本世纪危害最大也最难以对付的流行性疾病。1988年10月止,美国已有78.312青年和1,234名儿童染上了爱滋病,其中44,071人已经死去,占总数的56%。现在该是我们教育者认真对付爱滋病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在查尔斯·狄更斯的著作<大卫·科波菲尔>中,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一生爱过两个女人:朵拉和艾妮斯,她们就如大卫·科波菲尔生命中的红玫瑰和白玫瑰.一个充满激情、迷恋或许带一点盲目;另一个真挚、深沉而且成熟.爱情中最重要的是志趣相投,大卫最终和艾妮斯携手到老.而三人之间始终保持着和睦美好的关系,他们身上寄托了狄更斯对善意和美德的追求与理想.  相似文献   

15.
1992年,加利福尼亚州的民主党员芭芭拉·博克瑟和戴安娜·费恩斯坦入选美国参议院,这是各州首次选派妇女到国会上议院.在首都华盛顿,人们称这一年为“妇女之年”.部分原因在于参议院的妇女人数由2人增长到6人,是原来的3倍.而同时众议院的妇女人数也几乎翻了一番.在地方和各州的选举中,1992年对于妇女来说也是一面旗帜,博克瑟把她的胜利归功于选民中的一种意识,即国会大厦需要女性去平衡男性占绝对优势的性别倾向.在1991年,国会审议最高法院提名者克拉伦斯·托斯涉嫌对阿尼塔·希尔的性骚扰一案期间,这咱观念得到加强.阿尼塔·希尔是名法学教授,曾就任由司法大会男议员控制的均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博克瑟在她的书中讲:“希尔带领妇女去争取政治权力,并最终为解决妇女权力的缺乏和高级政治机关中女性的缺乏问题开辟了道路.”1993年1月5日博克瑟开始了为期6年的参议员生涯,在这之前,她在美国众议院任职十年并为环境保护、教育、卫生保健、军事改革而努力工作.1940年11月11日博克瑟生于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区,取名叫芭芭拉·丽斐,艾伦·R·丽斐和索菲·丽斐之女.做为她自我描述的“五十年代的孩子”,博克瑟在成长期间从未考虑过会从事政治事业.在《参议院中的陌生人》一书中,也写道:“我做了一个中等阶层的第  相似文献   

16.
波比是一个重情义的小神仙,一天他又偷偷跑下天宫,到人间找小松鼠芭芭拉玩耍。天下着雪,他却不顾寒冷,冒着大雪飞到森林里。他与芭芭拉相识在几年前的一个春天,那是他第一次来到人间,对一切都不熟悉,不知道到哪里玩,善良的芭芭拉就带着他穿梭在万紫千红中,  相似文献   

17.
因为“爱滋病沙发“的风波,几天没上班,洗衣店老板便招了另外的人,洗衣工作丢了。这样,在消除传染上爱滋病可能而带来的狂喜之后,便又是更为严峻的生存危机。说起来,我会的这点英语还是挺管用的。我在一张被房东用来垫花盆的英文报纸上,看到了一条招收天然气推销员的广告。上面的应征条件是:只要不怕苦,什么人都可以干。很  相似文献   

18.
Barbie Facts     
芭比是最著名的玩具娃 娃,她不仅仅是一种玩偶,还是一个品牌.芭比娃娃在美国最常见,她以一个名叫芭芭拉的女孩命名.芭芭拉是一位玩具制造商的女儿. 尽管这个品牌以玩具著称,但用芭比的名字也衍生出了其他商品,如游戏、电影、视频、服装、配饰和书籍.服装和配饰让女孩们每天都很有时尚品味.  相似文献   

19.
正大卫说话,用的是另一种语言。他一点都不像我,不像妈妈,不像爸爸,也不像我认识的任何人。当我们笑的时候,他不笑;当他难过的时候,他也不哭。有时候,他生气了,一整天都不和别人说话。不过,大多数时候,我是喜欢大卫的。因为,他是我的弟弟。  相似文献   

20.
善良的安亚     
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名叫安亚,她居住在森林边。安亚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死了,她和爸爸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辛苦。在森林的深处住着一位名叫芭芭拉的女巫,她每年都要吃掉一个小孩,这样她就可以一年都不用吃东西了。这一天,女巫芭芭拉又想吃小孩了,她在森林里看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