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集中的大陆,在这块陆地上,有黄、白、棕色人种居住,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形成多层的不同的文化复合体,其舞蹈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然而在审视这些不同的舞种的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不少的通性,比如他们的共同点之一——宗教的影响,就是其中一个既明显又重要的共同点。宗教与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本来是两个部门,但历史总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以下就我国的敦煌舞和印度的古典舞来具体分析宗教对亚洲古典舞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古代印度文明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本文通过对古代印度宗教文化的发展概况及其对东南亚的传播,阐述了印度宗教文化对东南亚社会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古代印度文明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本文通过对古代印度宗教文化的发展概况及其对东南亚的传播,阐述了印度宗教文化对东南亚社会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舞蹈艺术中的古典舞是一门具有很高欣赏价值并值得研究的舞蹈种类.它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艺术,能让我们了解人类艺术的博大精深.当今国内外的古典舞种类很多,亚洲有中国古典舞、印度古典舞、朝鲜古典舞、日本歌伎等,欧洲有典范性的芭蕾.对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古典舞蹈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发展本民族特色的古典舞.  相似文献   

5.
世俗化指宗教面临外部环境的冲击,而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它反映了宗教自身的调整功能以及宗教和外界的交互作用,在本质上意味着宗教神圣性的弱化。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和中国佛教为佛教世俗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良好的土壤。“人间佛教”对佛教世俗化作了某种程度的修正并成为新时期佛教发展的主流,但如何合理地把握出世和入世的关系在新世纪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6.
论影响印度道德教育的宗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是世俗国家,政教分离。但是,印度同时也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印度民族的生存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是渗透着宗教的因素。本文从道德教育中渗透宗教因素的原因、宗教对道德教育影响的具体体现、进行宗教教育的方式等三方面阐述了宗教对印度道德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印度教在印度是占有统治地位的宗教。印度文化在宗教方面能派别丛生而千姿百态,又在“轮回”、“梵”的一贯主题的统一下,汇集在一起而组成了现代的印度教和印度文化。这种一贯性特点使印度教成为印度文化的集中表现和核心部分,要抓住印度文化的根本,就不能不研究印度教。  相似文献   

8.
浅探古代印度法与宗教钟有为在几千年的世界古代史中,许多国家的法律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古代印度法就是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宗教法。宗教与法律的紧密结合,是古代印度法律的基本特点。然而,法与宗教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范畴,它们...  相似文献   

9.
<正>《古舞探径:中国古典舞形态构成与语言研究》一书将中国古典舞的研究热点放在20世纪60年来古典舞的形态构成以及语言的理解上,经过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进而把握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发展规律,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和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该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中国古典舞的形态研究为切入点,提出了作者的观点认知和价值阐释。中国的古典舞吸收了古今中外不同的艺术元素,将"以我为主"的主体意识放在首位,将民族的传统性即古典  相似文献   

10.
古典舞是在民间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作为高校艺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代表着高校的教学水平,也代表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高校古典舞教学模式进行分析,说明高校古典舞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高校和古典舞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说明古典舞的概念、特点,然后基于文化传承视域说明现存的高校古典舞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高校古典舞教学模式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希能为现在的古典舞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试论印度电影中的舞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从印度的文化背景、印度电影中的歌舞以及印度电影中特有的民族元素对于中国电影的启发这三方面,来讨论在全球化趋势下,印度电影是如何坚持其民族性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印度文学从传统向现代转换时期的关键人物,泰戈尔的文学世界里自然显现了很多现代性的特征,但这并不就意味着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已经放弃了对印度本民族文学与文化传统的继承与接受,事实上,泰戈尔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不仅没有背离文学传统,反而将印度古典诗学所倡导的文学创作方法和审美价值取向广泛继承并发扬光大。以他的散文诗为例,讨论了其与印度古典诗学的密切联系,进而指出泰戈尔文学创作的鲜明民族特色,以期给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舞是从戏曲舞蹈和武术身法的精华中提取发展而成的舞种,融合了中国古代舞蹈的美学和当代的审美观点和原理。鉴于手、眼、身、法、步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和灵魂,本文就从中国古典舞蹈课的教学出发,就中国古典舞的手、眼、身、法、步在舞蹈课教学中的地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古典舞是一门借鉴、汲取、综合戏曲、杂技、武术等艺术精华的表演艺术, 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身韵教学法的确立使古典舞摆脱了对古典戏曲的依附, 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 确立了古典舞在中国舞蹈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只有在系统研究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性、作用、价值和教学方法等前提下, 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古典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舞作为世界舞蹈中的一朵奇葩,经过初创期、建设期、发展期三个阶段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公认的舞种;中国古典舞的体态美、气韵美、道具美在影视片中的成功运用,为中国古典舞的多元化创作带来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古典舞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来自外部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审美.造成了当代中国古典舞在审美中表现出媚俗与玄幻的倾向性。实际上,这是时艺术市场的一种妥协。为了适应当代中国古典舞具有多样化、多元化、市场化的发展特征,社会大众还要关注对当代中国古典舞审美转向的社会生态批判.对这种审美转向的纠偏.关键在于加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创作和媒体传播,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从而保持中国古典舞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拟通过一批具有"侠义精神"的古典舞作品作为切入口,阐述当代古典舞创作与传统的崇侠文化心理具有紧密联系:一、与古典舞脱胎于戏曲、武术的文化源流有关;二、与弘扬阳刚美学的审美追求有关;三、与追求强烈的舞蹈视觉冲击效果有关。四、与弘扬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有关。侠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研究挖掘古典舞剧目创作中的崇侠文化心理有利于这种精神财富在新的时代里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戏曲舞蹈在中国古典舞发展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舞蹈在世界舞林之中独树一帜,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中国戏曲艺术密切相关中国戏曲艺术通过独特的表现方式展现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审美观,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戏曲舞蹈在中国古典舞形成、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在印第安口头文学中,恶作剧者既担当着创世者和部族文化英雄的角色,又是边缘化的孑然独行者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逾越者,以好色、饕餮、傲慢、反叛、贪婪、残忍、卤莽、懒惰等恶习和蠢行而著称,且每每因自己的恶作剧行为而遭受惩罚。印第安恶作剧者的这种多层面形象蕴涵着把和谐、平衡、统一视为最理想境界的印第安宇宙观,体现着作为印第安生活主干的印第安幽默;借助于对恶作剧者形象的戏谑和嘲讽,恶作剧者故事在听众的笑声中实现了印第安口头文学的教化功能,不仅保证了部族文化传统的世代延续,而且促成部族成员对印第安道德规范的接受与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