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忠 《政治课教学》2003,(10):22-2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建构的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探究式教学应运而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探究式学习方式,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带给学生,必将给政治课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获得发展的乐园。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来说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幽默笑话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始于2001年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迄今为止已经走过8个年头,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杜福明 《考试周刊》2013,(36):126-127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就是自主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课改理念不断渗透,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学习模式,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基础教育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夏红仙 《学子》2013,(4):56-57
一、选准适宜的合作主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思想品德课程改革需要合作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是当前在学校课堂层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特别要强调自主、合  相似文献   

8.
浅谈信息技术课在中学新课改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改变强调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的传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一理念,信息技术课应主动适应不断深化的课程改革,发挥信息技术课的特殊作用,将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去,使信息技术成为构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物理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作为实施物理新课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新基础教育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说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究式学习成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同时也要求教师掌握探究式教学方式,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现实教学中探究性实验出现形式化的趋势,学生有探究之名,但无体验之实。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要求课堂教学也是探究式的。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引导,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接受型的学习方式,学生被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一味地死记硬背、机械练习、被动灌输。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主体性、主动性、缺少独立学习、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十年寒窗下来,学习语文就是抄抄背背,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没有相当的实践能力:因此,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重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核心问题是自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长期的灌输式的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那么,如何转变陈旧的语文学习模式,让课堂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课的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8.
郑秋梅 《考试周刊》2010,(35):195-196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运用题海战术应对考试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要"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孙艳 《辽宁教育》2004,(10):40-41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教学,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是语文基本能力之一,它对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着极  相似文献   

20.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