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阶段特征分析 政治上: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立演变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和同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紧张的国际局势相对缓和,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  相似文献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所签订的合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包含《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该体系的形成,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舞台发生了动摇,逐渐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美日争夺霸权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重新瓜分世界的狂潮,在争夺殖民地的舞台上勾心斗角。英国也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日本在1902年缔结条约,成立英日同盟;1911年两国又续约10年。该同盟在维护英日帝国主义利益方面起过重要作用。1921年同盟到期,日本想继续保持,英国也认为还有此必要,但在华盛顿会议上这个同盟却被《四国条约》所埋葬。那么英日同盟又是如何解体的呢?  相似文献   

4.
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和约签字,山东问题成为“悬案”。华盛顿会议上,山东问题在会议的“边缘”进行会谈,中、日双方最终签订条约,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期间,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收回山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美、英两国的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又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的局面,半殖民地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5.
破碎的陶罐     
沈湘 《内蒙古教育》2007,(8X):61-61
从前,有两位住在乡下的陶瓷艺人,一位叫吉姆,另一位叫休斯。他们经过十多年的反复试验,终于烧制出了他们认为最好的陶罐。他们幻想着,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人马上就能用上他们的陶罐,而他们也能因此过上富裕的生活时,他们便兴奋不已,于是他们雇了一艘轮船,准备将所有陶罐运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去。  相似文献   

6.
实话实说     
本来“实话实说”是一种美德,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下来,夏亚的遭遇就没有砍樱桃树的小华盛顿那么好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党国英 《学习之友》2006,(12):24-26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领袖。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制宪会议主席,随即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2年连任。1796年任期届满之际,美国朝野绝大多数人士要求华盛顿再次竞选连任总统,但华盛顿予以拒绝。  相似文献   

8.
华盛顿会议前后,民众通过组织国民外交团体、联合派遣国民外交代表等形式,表达自身在外交活动中的意愿和诉求,使国民外交运动在独立自主、联合发展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华盛顿会议后期,民众外交上的诉求未得到满足,国民外交运动由外转内,斗争目标指向北京政府。这种转变,推动了国内政局的变化,也导致了国民外交运动的分裂。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华盛顿监狱里,有一个名叫库丁的重刑犯。他游手好闲、嗜酒如命且毒瘾极大。对一个服务生看不顺眼,就一刀将其杀死了。结果他被判终生监禁。  相似文献   

10.
诚实无价     
吃过晚饭,华盛顿的父亲很严肃地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他看了每个人一眼,质问道:“是谁砍了我的樱桃树?你们可知道这棵樱桃树花了我多少钱才买来的!”  相似文献   

11.
华盛顿在北美独立战争中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他的治军思想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他强调必须建立常备军和海军,必须培养优秀的军官队伍,必须把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摆在首位,必须做好军需工作。应该充分肯定华盛顿的军事才能,但是把他吹捧为“军事天才”却是荒谬的。华盛顿的军事才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战争开始时就有的,而是在长期艰苦的战争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胜败的经验教训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美国国父华盛顿》一课有一幅插图(图一),图下注释为“华盛顿率军横渡冰凌翻滚的特拉华河,袭击特伦顿”。经查证,这幅油画名为《华盛顿渡过特拉华河》,是美国画家曼纽尔·诺伊苏于1851年创作的。华盛顿位居画面正中,两眼注视前方,副手手擎美国国旗,周围一群水手在奋力划桨。  相似文献   

13.
【考点指津】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概念和实质(1)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分割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会议     
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中、荷、比、葡九国代表召开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它根据帝国主义各国力量的新对比,确定了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从而完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下拟就这次会议中帝国主义各国,尤其是美国和日本为争夺这一地区霸权所进行的明争暗斗,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5.
尊重     
蒋光宇 《今日教育》2007,(3S):31-31
1981年春.时任副总统的乔治.布什乘“空军2号”飞机赶往外地。突然,他接到国务卿黑格打来的紧急电话:“出事了,请您尽快返回华盛顿。”  相似文献   

16.
华盛顿会议召开前,国人对其提出了种种的猜想,这些看似纷纭的言论正体现了民族的觉醒,体现了处于进步阶段的中国人民的深刻洞察力和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自觉意识。而会议的结果又使人们大失所望,此后,中国政坛上演的许多大事件如走上联俄的道路、国共两党的合作、用革命手段改造国家等都有华盛顿会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理解华盛顿选择的重要意义。 2.深入分析华盛顿功高盖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不同教材对"华盛顿当国王"的不同表述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乔治·华盛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人物。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和历史选修四《美国国父华盛顿》中都涉及他。众所周知,华盛顿是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军总司令、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持者、美国的首任总统,他开创了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的先例。同时,华盛顿拒绝"当国王"的  相似文献   

19.
按揭32美元     
一年暑假,大二学生乔恩到华盛顿游玩,钱包不慎遗失。在忍受了两天饥饿后,乔恩决定铤而走险去偷钱。  相似文献   

20.
华盛顿先生     
华盛顿先生是我中学最后一年的指导教师。其实,早在他成为我的指导教师之前,我就已经认识他了。正是他的谆谆教诲改变了我的一生。同他交往的那些往事,至今我仍旧记忆犹新……第一次见到华盛顿先生的时候,我还是学校特殊教育班低年级的一名学生。有一天,我来到十一年级的一间教室,等待我的一位朋友。就在我刚迈进教室的时候,他们班的老师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把我吓了一大跳。只见他紧绷着脸,没有一丝笑容,神情严肃地看着我。他就是华盛顿先生。那天,他要求我到讲台前,在黑板上解答一些问题。但是,我却对他说我不能去做。“为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