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自1999年开始在高考物理试卷中增加一种新的题型——论述题以来,论述题就成为高三物理复习中不可缺少的题型之一,也成了我们研究的热点.这种题型有利于培养用科学、严密、规范、简洁的语言对物理概念、规律、现象、过程、结论的分析表述能力,有利于培养科研、论证等综合能力.下面就论述题的几种常见题型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王晓冬 《新高考》2007,(7):17-23
计算、论述题作为高考中的重要题型,既能有效考查各种能力,又能展示思维过程、揭示思维的品质,在具有选拔性的高考中特别受到青睐.江苏高考中这种题型约占总分的三分之二,能否解决好这类题成为高考成败的关键.下面结合江苏2007年的高考说明,把握江苏自主命题脉搏,对2007年高考物理计算、论述题的命题趋势作一个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科的知识具有定量的含义,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高考对学生的重要要求之一.数学知识。尤其是几何知识在解决物理问题中有时非常简捷、直观.下面从一道平面几何证明题出发,说明几何知识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4.
1999年《高考说明》中对“推理能力”是这样叙述的:“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的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物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与往年《高考说明》相比较,多了“论证”和“能把物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根据这一变化,1999年高考物理试题增加了新的题型——论述题.这一变化说明高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更全面.通过我们对论述题的解答与分析,体会到它与解答题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暴露思维过程”,要求在论述过程中做到:论之有据,述之有理,语言科学,层…  相似文献   

5.
黄雄 《物理教师》2006,27(2):62-64,M0003
近年来,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了首要位置,能力题包含基础知识.但更注重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过程(状态)分析.2005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8题就是一道能力立意的好题.  相似文献   

6.
论述题的要求是针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述能力的考查提出的.解答论述题时,就需要在学生在复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弄清道理,注意怎样根据物理概念、规律、方法去分解题意,每一步推理要有清楚的论据、而且能够用物理语言清晰的表述分析推理.总体上讲就是概念表述要准确,规律表述要完美,条件表述要充分,过程表述要有序.  相似文献   

7.
马丽 《中学物理》2012,(9):39-39
物理学是一门精确科学,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还是应用物理知识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总要进行数学推导和数学运算,处理的问题越高深,应用的数学一般也会越多.因此,《考试大纲》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列为高考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8.
物理论述题是对某些物理现象的一般规律或对某一物理问题的特殊规律进行论述、证明的一种题型,作为五项能力之一的推理能力,《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论述题有助于加强对考生推理能力的考查. 本文拟通过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对物理论述题的类型与解法作些初步探讨.解论述题时要牢记: 1.论述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解题过程的表达要求上,即在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分析中,要求用简洁、准确、…  相似文献   

9.
孟拥军 《新高考》2006,(7):9-11
经过近三年的高中物理的学习,许多同学在做题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一些问题看上去不难,但感觉“条件不足”而陷于“一筹莫展”的境地.的确,一年一度的高考物理试题对考生而言,突破的难点不仅在于某些综合命题中物理过程的复杂多变,更在于试题中物理条件的隐散难寻,因而无法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如何迅速识破高考命题中的隐含条件,选择物理过程遵循的物理规律,简洁高效地完成解题,应该是临近高考的高三学生重点培养的重要能力.高考命题中条件的隐含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全国高考物理压轴题突出考查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分析理综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和四川卷中的物理压轴题更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考,在物理中应用数学知识越来越得到加强,考试大纲对高考物理应用数学知识的叙述是这样的: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下面结合2011年高考物理例题谈谈数学知识在2011年高考物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高考物理论述题的发展动态,推测2000年高考论述题可能出现的类型,介绍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及典型例题,对总复习中如何加强学生分析题目的物理情景,逐层表述推理思路,以达到提高解论述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宋淑光 《现代教学》2005,(11):37-38
物理高考经过多年改革之后,高考试题不再是单纯地关注对知识的理解与机械应用,而是更重视知识的形成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更关注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强调考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本文旨在从试题研究的角度分析物理高考的趋向及对上海市二期课改物理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求解物理习题,能否准确地分清物理过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这也反映出考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高低.历届高考总是把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因此,历届高考试卷都设置有一些物理过程分析的试题.  相似文献   

15.
张微 《中学理科》2006,(6):48-49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掌握的体现,学生的能力主要通过分析和求解问题的正确性、灵活性和技巧性表现出来,高考又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而物理“证明题”是一类新颖而独特的能力型题目,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通过“证明题”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清晰性。  相似文献   

16.
眼下,在一些物理资料中,经常出现用所谓的“物理原理”去解决“数学问题”的题目,而且多是证明题,根据物理学中的一条物理规律或物理原理去论证某个纯数学问题的正确性.由于和传统的数学证明相比,这种论证过程看似更“简洁”、“独特”,所以,该方法常常被证明者自誉为“鬼斧神工”,并认为是自己“发现”了大自然暗藏的“玄机”.  相似文献   

17.
在近几年高考阅卷和复习过程中,我们看到考生在解答论述题时存在不少失误,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不扎实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解题思路和方法问题。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把握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非常必要。思路和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考生审题、答题的结果。下面,就论述题解题的常用方法,结合近年高考试题,从政治学科角度作简要分析。论述题常见题型有两种:一种是材料论述题,另一种是图表分析题。  相似文献   

18.
论述题是要求考生,在解答物理问题时,能够将推理分析过程简明正确地表达出来,这是学生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考生基本素质的体现。因此,高考题中作为一种新题型而出现.  相似文献   

19.
程嗣  丁庆红 《求学》2004,(5):57-59
近几年来在高考物理复习和理科综合测试中,传送带问题屡见不鲜,各省市的高考模拟题也不乏其例,特别是2003年高考传送带压轴题的出现,更引起了人们对传送带问题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0.
耿玉盛 《物理教师》2011,32(3):69-71
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连续3年出现了用“微元法”解答的试题.“微元法”是一种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许多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的加以解决,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微元法就是基于这种思想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