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陈玮 《师道》2023,(10):34-35
<正>我也没想到,作为一名深爱着自己课堂的语文老师,有一天我会读一本跟数学教学有关的书,并且还受益匪浅。《我不只是数学》一书的作者是华应龙老师,把书借给我的同事跟我说:“华老师读书特别多,尤其读了大量线装本的书。”对于爱读书的人,我天生有种莫名的敬意。  相似文献   

2.
近期,与教师教研谈话中,发现部分教师在读书学习上应改变方式,特别是读什么书,怎样用书上的先进内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有的老师说:“我读了很多书,但就是用不上。”还有的老师说:“我学习了很多方法,但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是不起作用。”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读书呢?  相似文献   

3.
读书与悟道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恒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所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竟如此地充满轻蔑,心中可就来了火,怒道:“我读书,你一个做车轮的木匠哪有资格妄加评论呢?能说出道理来也就算了,说不出道理就得把你处死。”  相似文献   

4.
片断一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这儿真好(学词语略)师:你要想知道“这儿”有多好,有什么办法?生:打开书读一读,从课文中可以找到答案。师:读书是个好办法,可以使人聪明,让人明白很多事情,那就打开书读吧。(学生自由读课文)犤评:从课题入手,引入话题。师生间的轻松对话,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带进文本。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与文本对话的平台,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愿望,使学生愉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犦师:同学们书读得真认真,谁说这儿真好?生:小鸡、小鹿、小象、小猴,它们说这儿真好。师:这么多小动物都说这儿真好,为什么?生l:这儿很漂亮,生2:…  相似文献   

5.
记得去年的一天,我在街上碰到了一位家长。她对我说:“潘老师,我儿子告诉我,班上教室的墙上贴着一行字:书是甜的,孩子们读书吧!儿子问我:‘妈妈,老师说的真对,书是甜的,就是告诉我们读书能学到很多知识,是吗?’我说:‘是的。’潘老师,这段时间,孩子来家就知道主动看书了,真不错。”  相似文献   

6.
有人把今天社会上的人分为“经常读书”“有时会读点书”“基本上不读书”三类,认为老师属于第三类。我不完全苟同,跟一些校长说起此事,校长们也觉得“委屈”,他们说教师怎么也应该算是第二类。但是我想,就是第二类又够了吗?一个文化人、一个知识分子只是“偶尔读点书”也不免有些遗憾。曾经是“读书人”的教师,曾经由读书而为教师的人,  相似文献   

7.
谭敦民 《学子》2003,(8):27-27
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学生,从小就喜欢读书。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发现书多得读不过来,而且对读过的书觉不出有多大的收获来,请问老师,怎样读书才能收获大?此致敬礼学生:宋大为  相似文献   

8.
一位语文老师问我:教学10年了,我还要读什么书才能最快速地写出教学论文来?是啊,教学10年了:教材熟悉了,教学设计流程晓得了,每课的问题与练习大体知道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呢?什么样的书才能助力教学论文的诞生呢? 教师读书要做到“专”,意味着围绕专业读书,围绕课堂教学读书.教学设计的经验有了,教学方法也积累了,最缺少的“专业”是什么呢?我想,缺少的是对课文专心致志的深度研读,缺少的是对教材更高、更远视野的专门审视.  相似文献   

9.
读书有感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话一点不假,书就是你最好的老师,人的智慧就是从读书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只要你会读书,总会发现书中有许多内容是你以前并不懂的。读一本书,你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读一百本书,那你的大脑就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  相似文献   

10.
读点书。苏州大学教授、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说:"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在学校中,我最看重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  相似文献   

11.
[情境设置]最近,河北廊坊市实验小学五二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读书活动,老师利用晨会、读书课为大家朗读了经典的书籍故事,同学们也各自读了大量文章,读后有了许多的体会、收获。在读书活动中,班级积极开展关于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有诵读展示、佳作欣赏会、演讲比赛、读书笔记评比等系列活动),这次读书交流会还评选出了“读书星级人物”。[七嘴八舌]中队长丁建明第一个说话:“《水浒》是一本令我爱不释手的书。我为什么会喜欢它呢?因为它描述了108位英雄好汉的悲壮的故事。”刘婧接上话题,激动地说:“我获得了‘三好学生’,老师奖励了…  相似文献   

12.
建南 《良师》2003,(23)
著名的女作家冰心,从小就喜欢读书,她曾说过:“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永远感到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冰心回忆她小时候,读了《聊斋志异》的情景:“书中的人  相似文献   

13.
煮书     
请你阅读阅读级别:★★★★题目设计:姚来祥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的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  相似文献   

14.
去年,我在一次培训会上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教师要抓紧时间多读点书。会后有位教师走上来,随意地说:“麻烦你给我开个书单,我要读点书。”——如果是学生这样说话,我会建议他读什么书;教师,特别是一位语文教师问出这样的问题,则让我不知如何是好。我看她不过30岁,就问:“你最想读什么书?你感到缺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缺什么,就是觉得自己不行,因为“我不怎么喜欢读书”。——谈话变得困难,但我觉得一个人提出要读书,毕竟还有向上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老师,我想办个图书馆”我任教的五5班是个实验班,中午大多数学生在校吃饭,午后有一段较为宽松的休闲时光。于是,我要求学生每天带一本课外书来读,可学生呢﹖依然是做作业的做作业,玩的玩。我问学生为什么不读书﹖“老师,我忘了带了。”“老师,我家里的书都看过了。”学生振振有辞,我哑口无言。怎么办呢﹖班上的“小书迷”纪煊和胡玉艳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我们想在班上办个图书馆。”她俩的提议,使我眼睛为之一亮。■“牛牛图书馆”诞生了我带着快慰的心情走进教室,见黑板前挤满了学生,原来纪煊在黑板前出了一则通知:为了丰富大家的课外…  相似文献   

16.
花季雨季     
沈老师: 您好!我是理科生,我非常喜欢读文学书,甚至占用课堂时间去阅读。老师说我读的这些书是“闲书”,同学们对我读文学书也不理解,觉得我是个“另类”。  相似文献   

17.
彭总与书     
彭德怀总司令很爱读书。在彭总的家里,桌上、床上、柜子里、箱子里,到处都是书。他经常说:“别看我是个粗人,我可知道孔夫子的用处。”他把孔夫子作为书的代名词。他从中南海搬到吴家花园时,一再嘱咐警卫人员:“书,一本也不能丢。”他的新居又成了图书馆。彭总为了多读点书,读得更深更透彻,经常到中央党校去找老师  相似文献   

18.
一段时间以来,听了一些新课程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耳边总能听到年轻老师们说出的一些同样内容的教学语,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些课堂“时髦语”有一些中看,却不中用。 “用自己的方式读读课文” 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谈谈你“喜欢用怎样的读书读课文呢”。几个学生站起来声音洪亮地说:“我喜欢和×××一起读书”“我喜欢和小组一起读”“可我喜欢自己读”……坐在下面听着,我心里却在问:这是读书方式吗?这不是合作方式吗?老师面带微笑地告诉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同学们齐声读了起来。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是在演戏。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我爱读书     
冰心奶奶说得好:“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在我的生活里,书是我高尚的朋友。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犹面包,善读之可以充饥;书犹钥匙,善读之可以打开智慧大门。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喜欢读书?因为读书让我真正领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含义。读书,让我欣赏了中国的大好河川,名山胜水。从书中,我“见到”了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听到”了鼎湖山那美3333妙绝伦的泉声,“看到”了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闻到”了龙井茶的清香,“尝”到了茅台酒的醇美;读书,让我认识了一些名人,爱国诗人陆游、中国伟人毛泽东、女英雄刘胡兰、…  相似文献   

20.
“没有时间”似乎是读书的最大障碍。怎么办?说过“书就是盐”的薛瑞萍老师的体会是:非经典不读!潜下心来,平心静气,花上一年甚至数年工夫。读透一本经典。一定会有脱胎换骨的奇妙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