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Sports与5P关系解析--研究体育概念应明确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澄清体育语词概念使用的混乱状况,在阐明我国体育根本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析了竞技(Sports)与身体文化(Physical Culture)、身体教育(体育)(Physical Education)、身体娱乐(体娱)(Physical Recreation)、身体活动(PhysicalActivity)和身体适应能力(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这些关键语词的各自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为促进我国体育与竞技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概念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体育有关问题的研究,揭示体育与竞技教育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并阐述体育与身体活动、体育与身体发展、体育与锻炼行为、体育与其它教育的关系。通过论证,指出“广义体育”概念确立的错误依据,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体育的教育属性和体育活动的教育特征。  相似文献   

3.
从体育本体论视域对身体素养、体育素养、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身体、技能、行为是构成体育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是人的第一存在,是体育的第一本体,身体是技能与行为的寄宿,技能与行为是身体的延展。身体素养来自于身体活动,具备身、心、行、知的统一性;体育素养即体育学科素养,生成于体育教育活动,包涵知识、技能与能力三要素;健康素养生成于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四个关键要素。身体、体育与健康素养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始终存在着从属、关联、辩证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协同构成大的体育本体。  相似文献   

4.
健康与促进:身体运动与教育的目标之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1世纪,追求人类健康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而教育乃是促进健康的积极手段,因此,健康目标将仍是21世纪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献综述,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从教育学,社会等视角概述了健康的概念,归纳了健康的影响因素,阐明了健康社会化、身体运动、体育(身体运动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以形成对健康、健康教育、体育及相关概念、理论更加深入、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和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身体性)活动。”[1]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教育,作为身体活动的竞技运动可以成为体育的构成要素。竞技运动具有的种种特性,可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种需求。但体育课程中的竞技运动,必须要遵循教育标准而不要以竞技运动标准来设置。一、实践中的误区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对竞技运动的认识不同,形成了较有影响的两大学派:技术技能教育观和体质教育观。进而导致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出现两种误区:第一种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直接搬用专业化、成人化…  相似文献   

6.
真义体育论持有者从思维差异角度审视竞技运动与身体教育的差异,认为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分别对应"真"与"善"两个不同的价值领域,真义体育求真不向善、竞技运动向善不求真;通过研究提出:身体教育求真也向善、竞技运动向善也求真.  相似文献   

7.
关于体育概念与体育科学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谊 《体育学刊》2001,(1):18-20
对体育与竞技的概念及其科学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弄清楚体育与竞技的概念以及体育科学体系的内涵,不仅有益于学术交流,而且还有助于推动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而进行的增强体质、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对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组织和运作机制,探讨了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文化内涵。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竞技体育是美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高校竞技体育承担着传播体育文化的重任;高校竞技体育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先进、组织合理、运作规范,保障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了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建议我国建立高校体育联盟,推动高校联赛的市场化,扩大高校竞技体育筹资渠道,完善高校竞技体育的师资聘用制度和学生运动员的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9.
体育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社会化现象,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和发展,一个体育化研究的热潮正在中国兴起。体育产生于劳动、军事和生活,也源于娱乐活动。概括说来,它与人类的两种需要有关系,一种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另一种是人类生活、心理活动的需要。正是由于人类的这些需要,才促使体育在人类社会的怀抱里不断成长,壮大发展,成为包括竞技运动、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等多方位,多功能的庞大体系。体育化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适应环境的产物,它是伴随人类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本从化的角度,对竞技运动与娱乐活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选择狭义体育作为突破口,对我国当前体育本质及定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美国"针对身体的教育"到"通过身体的教育"的思想演变说明体育的本质仍然是教育。"运动教育"只是一种体育教育模式。美国的体育是身体教育,其内涵是通过身体对人的教育。认为借鉴英美体育研究的成果,将体育与竞技区别开来,是解决中国体育概念困惑的捷径。  相似文献   

11.
在对当代竞技体育本质反思的基础上,认为人之身体的失落是其本质异化的根源所在。继而引入西方身体哲学中的身体显现、身体认知、身体符号等核心思想,对同样起源于西方且根植于身体活动的竞技体育本质进行与之相应的身体哲学解读。研究认为,在现有竞技体育本质研究背景下,竞技体育中身体存在的唤醒与身体地位的复归是身体之于竞技体育而言的本质所在,且具体体现为身体的释放与生成、身体的认知与超越、身体的社会表征与文化承载。  相似文献   

12.
十余年前,即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体育界曾发生过一场辩论。围绕着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分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派意见认为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体育教育即身体教育、体质教育,而竞技体育属于文化,与杂技、杂耍、舞蹈同宗,是少数人的事情,因此竞技体育不得进入学校,干扰体育。而另一派的观点则认为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础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不应排斥竞技体育。这场很  相似文献   

13.
竞技训练中有技术训练和身体训练两个方面。身体教育中有技术教学和身体锻炼两个方面。竞技训练和身体教育中都有技术和身体两个方面的问题,又都有二者的关系问题。这是国内外竞技史和体育史上由来已久的老大难问题。近些年来,世界上一些科学发达国家的体育界和竞技界,在现代体育科学和竞技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正在深入讨论和解决这个问题,而且都是在不同意见的对立和争论之中越辩越明。了解这种情况,对于发展我国体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可能有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编制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要处理好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手段与目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几对关系,这对我们把握未来的学校体育的走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阐明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与作为身体娱乐文化组成部分的竞技之间的本质区别与联系。明确指出,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增强体质,主体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而竞技的本质功能是竞争取胜,主体仅是那些能适应竞技特性(竞争性、规则性和娱乐性)的人。  相似文献   

16.
肖英 《体育教学》2005,(4):25-25
体育课程教学具有健身、娱乐、教育、自我实现等多种价值功能。但是自从有了体育课之后,人们就一直期待着“它能成为健身和培养健身能力的一门学科”(引自毛振明、赖天德教授撰写的《论体育课与促进学生健康的关系》一文,以下简称《论关系》)。人们似乎认为你运动了你就健康,把体育运动与健康简单地划上等号,甚至认为运动技术好就意味着身体好,体质好。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将使用长达50余年的“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并出台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质健康标准,形成“健康体育”的教育思想。即通过体育活动、练习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但是由于体育课时少、任务重、目标多,许多教师把体育与健康课上成了健康教育课,把健康教育的知识传授当作促进学生健康的途径,而忽视和淡化了体育课中身体活动与运动技能的学习。《论关系》一文认为健康教育课不能替代体育课,  相似文献   

17.
竞技体育是以竞赛和提高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身体练习,它应有别于体育教育和娱乐体育。竞技体育关系着国家的荣誉和民族的兴旺,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目前不少国家借助电子工业的技术和先进装备来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把体育科研的重点放在竞技体育上。实际上,生物力学的研究基本上部集中在如何提高运动成绩这个问题上。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神经是如何控制肌肉而造成人体运动的,骨骼肌的功能如何;运动时身体资源是如何把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最后怎样表  相似文献   

18.
以人才学、训练学等学科为理论研究基础,以竞技体育领域经典案例分析为依托,对竞技体育人才的成材规律进行审视与归纳。研究认为:竞技体育人才选材要遵循项目本质特征规律为前提,重视基础训练与身体生长发育规律有机融合,遵循"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树立科学训练理念是成材的核心,加强运动员思想教育与文化学习教育的统一是竞技体育人才成材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十余年前,即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体育界曾发生过一场辩论。围绕着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分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派意见认为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体育教育即身体教育、体质教育,而竞技体育属于文化,与杂技、杂耍、舞蹈同宗,是少数人的事情,因此竞技体育不得进入学校,干扰体育。而另一派的观点则认为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础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不应排斥竞技体育。这场很有价值的学术争论,由于个别人的干预和压  相似文献   

20.
体育理论     
G80 9901029竞技与身体观之探讨〔刊,中,I〕/郑明育//台湾体育.-1998.-6-9参7(YYW)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社会学//意义//身体本文讨论的重点为:(1)探讨竞技在西方体育运动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了解竞技与人的关系;(2)探讨竞技与运动,了解竞技的意义及其与运动的关系;(3)探讨竞技背后的身体观,了解竞技背后所隐藏的身体思想;希望通过哲学的反省,能重新思考在身体观下的身体思想。G80 9901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