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学实践由"数学问题生活化"向"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教学回归现象引发思考,进一步明晰了数学教学中"数学化"和"生活化"之间的关系,实现思想上的一次超越,探讨了什么是数学化,小学阶段能否提数学化,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如何进行目标定位等问题,并指出当前数学化教学现状是什么,以及让学生有效经历数学化过程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在学习过后有某种能力,不单单是学生学会了几道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的"数学化"程度远远不够,也就是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小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引,很难培养这种能力,对学生之后的学习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缺失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应优化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从"做"到"想"的数学化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概念形成过程的理解,提升数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愿望。  相似文献   

4.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达到生活中的数学化,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小学数学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数学知识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通过思考学习数学,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数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有效性是小学数学教学永恒的追求。开发生活资源,拓展教学内涵,让学生在"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中真实地遇见文本、遇见生活,直至遇见真实的自己,这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数学化"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Freudenthal,1905—1990)提出的。"数学化"既是数学教学的过程,也是数学教学的结果。以"小数"概念学习为例,将数学化的过程呈现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第一次学习是水平数学化,即由现实问题到数学问题的学习;第二次学习是垂直数学化,即由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的学习。在这两次教学实践过程中,生活经验、模型支撑、多种表征都对学生"小数"概念数学化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育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中的存在形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法则、数量关系等都不能离开数学实践。数学实践应融入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数学化的过程,要使学生了解数学化的过程就必须尽量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由此可见,教学中应注意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化"分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两种。横向数学化是"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纵向数学化是"在符号世界里,符号的生成、重塑和被使用"。二者皆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概念教学中,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因此需要反思小学生是否需要纵向数学化,如何认识抽象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小学生需要怎样的数学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数学化"缺失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化"是"生活数学"提升为"形式数学"的阶梯."数学化"过程对儿童构建数学认知结构至关重要,"数学化"过程促进儿童科学精神的养成.从过分注重形式化到偏重生活化,都会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数学化"的缺失.分析"数学化"缺失的现实原因,正视"数学化"在儿童数学学习和成长中的价值,进一步推动数学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数学化思想教学,将数学化思想蕴于具体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不仅符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满足了小学阶段学生认识数学、形成对数学的兴趣的需求,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主要就如何有效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化思想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数学课堂的必然选择。但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把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内涵。必须从小学生实际出发,遵循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坚持小学数学的学科立场,突显数学教学对学生成长的特殊功能,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对课堂进行技术反馈和灵活调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活跃和发展其数学思维,增强其运用数学方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其数学素养的提高,将有效的数学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有效性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永远追求,它既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需要直白的教学效果、省时的教学效率、有价的教学效益来进行表白和验证。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解读学生,通过引导学生去悦纳数学,亲历"数学化"的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学习方法,并向"有效"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想的外壳,也是数学文化的表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语言提取、数学语言加工、数学语言建系,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纵向数学化以及结构数学化的过程。从数学语言入手,从数学语言的转换、建系入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当前普遍小学生数学过程中正面临"数学化"逐渐弱化的情况。为了解决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改变对数学枯燥乏味的认知,小学数学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思维,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角度入手,有效结合教学环境与数学学科本身的魅力,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强化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将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从而促进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5.
数学体验学习,就是指教师捕捉为儿童所熟知的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适当作些变形的处理,让数学更多地进入儿童可以体验,也乐于体验的天地,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体验化.在小学数学中由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也真正调动了儿童在体验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动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6.
卢秀娟 《四川教育》2007,(10):20-2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负载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必须有用数、式、图形等形式表达数学思维结果的外在表现。一句话,数学教学要有"数学味"。那么,如何调动各种数学因素,使数学课凸显"数学味"呢?一、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合理地把握生活和数学的联系,掌握好生活化和数学化的度,才能恰到好处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离开了具体直观的操作,就很难进行数学学习的活动.同样.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的学习,学生也不可能主动发展到形成概念或符号运算水平.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视当前我们农村小学,数与计算教学中"小棒操作"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教育改革列入了重点范围,新课程标准对各阶段、各年级的教育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新课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化思想的体现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渗透数学化思想,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主要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数学建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主探究实验学习的过程,对小学数学而言,"建模"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它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