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性恶》篇运用了三种逻辑论证性恶,但是这三种逻辑都是可以商榷的。“顺是为恶”认为任由人性发展会导致恶,因此人性为恶。但是“生而有好利”等不必然导致恶;而且“果”为恶不能必然地推出“因”为恶。“伪反为恶”认为礼仪是伪的、善的;而性与伪悖反,因此人性是恶的。但是礼仪“反于性而悖于情”,不能就此断定人性为恶的,因为人性有恶性,善性,以及“非善非恶之性”。况且礼仪与性不一定悖反,因为礼仪也可渊源于仁义礼智之善性端。“相较为恶”认为与善的礼仪比较,人性是恶的。但是“非正理平治”不一定就是恶,因为也可能是“非正理平治非偏险悖乱”的中性或朴性。而且圣王使用礼仪也可以是由于人性有善端或者朴性。倘若性恶论的理论依据不成立,性朴论似乎更具有合理性,也更适合阐释荀子人性论。  相似文献   

2.
王晴 《师道》2008,(6):23-23
人性,即人之本性也,人之为人之本质属性者也。古人多谈性之善恶,然善恶判断主要依传统儒家之三纲五常等伦理规范,合于此规范者即为善,否则为恶矣。然人性果真有善恶之分乎?已有之伦理规范是发于人之内在之性而成,还是以统治之便而外加于人——即对人的一种外在规定乎?纵观中国传统思想之流变,尤以儒家为重,足觅,  相似文献   

3.
培根认为人性中有行善为恶两种倾向,他是“双重人性论”者。他对人性中的友情、荣誉感等善德加以褒扬,对人性中的自私、狡猾等恶德给予贬责。他认为人的天性可以通过后天的习惯培养加以克服,而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的有效方法,在这一点上他又是“人性可塑论”者,并给出了克服不良天性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性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也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人们对概念的理解不同而持有不同的人性观念,一种观点认为人生来就是善的,即"性善论";一种观点认为人生来是恶的,即"性恶论";也有人主张"性无善恶论" "性有善有恶论".以上这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中,儒家所主张的"性善论"对后世关于"人性"的讨论具有深远的影响,让人们对教育的价值预设充满了对人性的信赖.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古代对人性的研究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先秦。此时期关于人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种。一种是人性“有善有恶”论,持这种观点的是周人世硕和孔子的弟子漆雕开等。他们认为“人性有善有恶”,“普举人之善性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此种观点认识到了人性中存在着善、恶两种潜在的因素,性善或性恶关键在于后天的教养,这是正确的,王充在《论衡·本性》篇中称赞它“颇得其正”。但由于资料已大部亡佚,其详细论述今天已无从看到了。与孟子同时期的告子则提出人性“无善无恶”论。他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这是指人的自然属性。人性无所谓善恶,犹如湍急的流水:“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告子的论述,旨在说明人性善恶的可塑性,但他未将人性与动物性区分开来,就被孟子抓住了  相似文献   

6.
人性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也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人们对概念的理解不同而持有不同的人性观念,一种观点认为人生来就是善的,即“性善论”;一种观点认为人生来是恶的,即“性恶论”;也有人主张“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有恶论”。以上这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中,儒家所主张的“性善论”对后世关于“人性”的讨论具有深远的影响,让人们对教育的价值预设充满了对人性的信赖。  相似文献   

7.
人性善与恶的争论已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微妙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冲突可以使人的个性尽情张扬,人性的善与恶会出现相互的转化。所以不能简单地界定一个人是善是恶,因为个体往往是善与恶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8.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论语》中人性观要点是:人性由天性和习性构成,天性即人的自然性。习性即人的社会性。人的先天的本性是相近的,人的后天的习性是先天的本性在后天的习染下形成的,其差异是很大的。天性无善无恶,习性可善可恶,社会和教育要通过个体的学习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性。孔子已经基本理解了人性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外因和内因的关系和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孔子的人性观对现代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以显学墨家学派人性素丝论为代表的天赋自然论,认为人性本如丝,无分善恶;人性易受环境染习,可以为善,亦可为恶;人性的善恶完全是后天教育、环境熏陶的结果。后天的教育与环境之于人就像“染缸”与“素丝”。该思想是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去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的,强调了教化对于人的重要作用,是对“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个问题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0.
孟子主张性善说,认为现实的丑恶并非人的本心,而是迷失了正确的人生道路,被次要的欲望所胁迫而产生的错误。只要人能够发现这个错误,就能回到正确的人生之路。而帮助人们发现这个错误,让他们回归到本心的任务,是君子责无旁贷的责任。优素福.哈斯.哈吉甫主张人性善恶两重说,认为人的本性中原具有趋善或趋恶的天性,当善占据上风的时候,便践行善德;当恶占据上风的时候,便肆虐罪恶。虽然人性有善有恶是真主的前定,但选择善恶却是人的自由。由于善是智慧的结晶,而智慧是智者圣哲得真主的赏赐,所以一般人因缺乏智慧而不知道何谓善、何谓不善,故帮助人们认识善的任务是智者圣贤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孟子主张性善说,认为现实的丑恶并非人的本心,而是迷失了正确的人生道路,被次要的欲望所胁迫而产生的错误。只要人能够发现这个错误,就能回到正确的人生之路。而帮助人们发现这个错误,让他们回归到本心的任务,是君子责无旁贷的责任。优素福.哈斯.哈吉甫主张人性善恶两重说,认为人的本性中原具有趋善或趋恶的天性,当善占据上风的时候,便践行善德;当恶占据上风的时候,便肆虐罪恶。虽然人性有善有恶是真主的前定,但选择善恶却是人的自由。由于善是智慧的结晶,而智慧是智者圣哲得真主的赏赐,所以一般人因缺乏智慧而不知道何谓善、何谓不善,故帮助人们认识善的任务是智者圣贤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孔子性恶辩     
战国时代,社会学的学者,都十分重视对人性问题的研究,人性论曾经成为各种社会学说的理论基础.当时仅儒家一派,在这个问题上就分裂成为大约四种不同的意见.(1)孟子主性善.(2)告子主性无善无不善.还有人认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这种说法与告子相近.(3)认为有性善有性不善.王充《论衡·本性篇》所述“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也属这一说.(4)荀子主性恶.这四种人性论的儒者,自然都是奉孔子为开山祖师的.但孔子关于人性问题的言论,只有一条重要明确的  相似文献   

13.
人性之善恶的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人性善恶之辨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的人的社会性本质理论,"现实中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思考人性之善恶问题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观的内容主要包括:善恶观念的来源问题,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善恶观念的本质内容问题,善与恶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关系问题,善恶评价的根据问题。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科学性、实践性、辩证性、前瞻性。要科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内容和特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荀子的性恶论较为彰显人与动物共有的"性"的自然性能之类的普遍性(恶性),但也注意到了人身上所具有的为善的特殊类本质(知性、义性)。荀子的性恶说侧重人的实然性,但也体现了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荀子只是在内在可能性意义上认为人性是善的或恶的,在内在现实性意义上没有直接断言人性是善的或恶的,认为只有立足于外在角度当人性外化于人的行为时才有善恶可言。荀子的性朴论和性恶论不是正相反而是"殊途同归"、互相补充,因而是可以统一的;同时他讲的"性不善"主要指向还是"性恶"。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一般认为孔子极少言及人性,更未触及人性的善、恶问题。如果将孔子的“性相近”的共同人性观与其整个思想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就会惊人地发现孔子的人性思想相当丰富,其人性倾向于德、人性包含“直”、人性为仁、人性的异化诸方面,可知孔子的人性思想是“性善论”。人性为善,人类才有互爱的基础,仁学乃能立。唯有人性为善,人们进行道德修养才是源于人自身的内在要求,而社会所建立的伦理道德规范也就不仅与社会客观存在相适应,而且与人的本性相适应,使道德规范有可能转化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可见,“性善论”乃是构建孔子学说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6.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到底是利他还是利己,永远是人们难以辨明的问题。人的本性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善与恶,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特别容易唤醒人性恶的一面。这就告诉人们,控制环境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要特别注意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的设计,要营造唤醒人性善的优良环境,抑制唤醒人性恶的不良环境或消除不良环境。  相似文献   

17.
人性的善或恶是一直以来中西争论不休的,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此话题人们也一直没有得出一个结果来.与其说人性是善的或恶的,不如说人之为人就在于他的复杂性.他身上既有善的倾向,也有恶的种子.人性的这种复杂性在小说<蝇王>中得到很好的反映.本文将从讽喻性的象征这一艺术手法来分析小说,对小说的主题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荀子与康德人性观的比较,指出两者的差异性在于: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化性起伪"的过程,就是性恶被人自身克服的过程,人性可以由恶转善,特别强调后天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教育和改造的作用,主张通过圣人来制定礼义;康德的道德实现是建立在自由意志之上,他认为,人性是由自由意志决定的,是善恶相互调和的历史过程,人性的实现是善对恶的拯救过程。这两种人性观造成了中西人格特征的基本差异。  相似文献   

19.
人性问题,自古以来争论不休。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亦善亦恶性论。就人性善恶而言,人性是善,是恶,是无善无恶,或是亦善亦  相似文献   

20.
一、古老的问题怎样变成了时髦的问题人的本质(或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自古以来,诸家论争,众说纷纭,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但是,马克思主义之前从未有人作出过正确的说明。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人性善恶之辩,曾经是论战的中心之一。孟子主张“性善说”,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荀子力辟“性善说”之非,主张“性恶说”,认为追求生理欲望的满足是人的本性。告子绕开了人性“善”与“恶”之争,提出“性无善无不善说”,认为人性是可变的,象水一样,“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