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建一 《语文知识》2006,(11):45-4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商隐.字义山,怀州人也。令狐楚奇其才.使游门下,授以文法,遏之甚厚。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楚善于锴,奖誉甚力,遂擢进士。又中拔萃①,楚又奏为集贤校理。楚出.王茂元镇兴元,素爱其才,表掌书记,旦子妻之。除待御史。茂元为李德裕党,士流嗤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摈之。来京都,久不调。更依桂林总管郑亚府为判官,后随亚谪循州,三年始回。归穷于宰相绚@,绚恶其忘家恩,放利偷合,从小人之辟,谢绝,殊不展分。重阳日,因诣厅事,留题云:“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又云:“耶君官重施行马,东阁无因许再窥。”绚见之,恻然,乃补太学博士。商隐廉介可畏,出为广州都督.人或袖金以赠,商隐日:“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未几,入拜检校吏部员外郎。罢,客荥阳,卒。  相似文献   

2.
高深 《老年教育》2007,(2):23-23
儿时,常听奶奶说:“施恩于人不要记,受人之恩不要忘。”那时年少,不甚懂事,对这句话也没太在意,长大了才真正懂得了它的含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古文今解     
文力 《初中生》2007,(7):1-1,25
唐柳大夫毗,谪授泸州郡守。渝州有牟秀才,即都校牟居厚之子,文采不高,执所业谒见。柳奖饰甚勤,子弟以为太过。柳日:“巴蜀多豪士,此押衙之子独能好文,苟不诱进,渠即退志。以吾称誉,人必荣之,由此减三五员草贼,不亦善乎?”[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人有酤酒者 [原文] 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狗之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shì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有道术之士,欲千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龁(hé,咬)之,此亦国之猛狗也。用事者为猛狗,主安得无壅,国安得无患乎?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鉴赏》2006,(7):77-77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堪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日:“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日:“甚热。”  相似文献   

6.
释商     
商族何以称商,什么是商字本义。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迄今未能定论。许慎《说文解字》卷三上:“商,从外知内也。从章,省声。”又云:“(?),言之讷也。”认为商字本是讷于言而明于行者,让人从外表了解其内在之意。但众所周知,殷墟卜辞中迄今尚未发现章字,难于证明商字上部所从之立就是章字之省;而且一期卜辞所记商字下部又多不从口(见《甲骨文编》93页),就是说原非(?)字,可知许氏所释商字本义与早期卜辞商字字形不符,因而是不足为据的。近世学者始据出土甲骨、金文资料探求商字本义,有释商为“赏”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含义,众说纷纭,但其“启智”的功能却是相通的。它让人从无知到有知,由愚笨变聪颖,这才是其真实的含义。《礼记·学记》篇中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近代学者梁启超也早有所言:“……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从至圣先师到今天数以万计的教育工作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晁补之作于迁谪期间而有感于迁谪而发的迁谪词以其被贬期间的生活经历为创作背景,有着浓郁的身世之感:其中既有愤懑不平之诉、天涯飘零之感,又有人生迟暮之悲、追悔求归之叹。此类词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呈现出他在这段特殊生命历程中复杂、幽隐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宁越欲干齐桓公②,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旅将任车③,以商于齐④,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⑤,爝火甚盛⑥,从者甚众.宁越饭牛车下⑦,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⑧.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日:“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⑨.桓公及至⑩,从者以请.  相似文献   

10.
山中人     
陈婧 《中文自修》2005,(5):34-34
南朝太守者江郎,名淹,字文通。年少聪颖俊朗,有词藻,而长后文思枯竭。人皆云:其尝宿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日:“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或云其游禅灵寺时会一人名日张景阳,与其讨缎,予后则文藻无蕴。  相似文献   

11.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日:“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相似文献   

12.
《说文》:“昔,乾肉也。从残肉,日以晞之。与俎同意。腊,籀文从肉。”段玉裁注“乾肉”云:“《周礼》:‘腊人掌乾肉。凡田兽之脯腊(月无)胖之事。’郑云:“大物解肆乾之,谓之乾肉,若今涼洲乌翅矣。腊,小物全乾者。’郑意,大曰乾肉,小曰腊。然官名腊人,则大物亦(亻再)腊也。故许浑言之。”注“从残肉”云:“谓人(?)也,象形。”注“日以晞之”云。“昨之残肉,今日晞之,故从日。”注“与俎同意”云:“俎从半肉,且荐之。昔从残肉,日晞之。其作字之诣同也,故曰同意。”“昔”为“乾肉”说,自许慎始,经《说文》学家发挥,沿袭了一千九百年左右,至今仍被古文字学者奉守。如康殷《文字源流浅说》云:“(?)甲释昔,可能是象在日光下晒制乾(腊)肉条之状。把一条条肉晒干是要几天时间的,因而殷人卜辞称几天之  相似文献   

13.
人,走路。走路必得问(寻)路,而问(寻)路必得有亮光才有路可问(寻)。走路从未行到行,又从行到止;亮光从隐(黑)到显(白),又从显(白)到隐(黑);人从未生(无)到生(有),又从生(有)到死(无),为万物无一有一无行走之路,为“道”,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而当“道”在道出之际,又总是以言说、“道之”等的样态显现,既为行走,又为行走之导引,为万物(首先是人)得以行走起来的“先之”之动态趋势。路有歧正,而“道”无不正。人,走路,就是走在求“道”的途中。人欲把握“道”,必得从行走的路上抽身而出,以旁观者的姿态对它进行诘问,但人不能既行又止、既显(白)又隐(黑)、既生(有)又死(无),因而人只能通过“损之又损”、“涤除玄览”,将本心之外所有附着物尽皆黜落,使之切近“纯一无伪”,实现对“道”最为切近的聆听与最为切近的体验,从而获得“道”的导引,自在地走在“道”中。  相似文献   

14.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①。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②,府下记案考之^③,意封还记,入言于大守曰:“《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④,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⑤。”大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万数,意独身自隐亲^⑥,经给医药^⑦,所部多蒙全济。  相似文献   

15.
[原文] 精骑集序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②,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③。旬朔之间④,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⑥。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⑦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  相似文献   

16.
猛狗与社鼠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龅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相似文献   

17.
永某氏之鼠     
永 ① 有某氏者 ,畏日 ② ,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 ③ 子 ,鼠 ,子神也 ,因爱鼠。不畜猫 ,又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 ,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 ,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 , ④ 无完衣 ,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 ⑤ ,夜则窃啮斗暴 ,其声万状 ,不可以寝 ,终不厌。数岁 ,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 ,鼠为态如故。其人曰 :“是阴类恶物也 ,盗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 !”假五六猫 ,阖门 ,撤丸 ,灌穴 ,购僮罗捕之 ⑥ 。杀鼠如丘。弃之隐处 ,臭数月乃已。呜呼 !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释】①永 :唐州名 ,治所在今湖南省零…  相似文献   

18.
智伯之亡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简子谓无恤曰:“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  相似文献   

19.
    
庚辰腊月某日,余翻阅杨子晚报,见繁星副刊载一文.题甚今人瞩目,日“中年的啃叹”,细看作者,乃故人徐宗文也。宗文精研古辞赋多年,主编辞赋学大辞典,煌煌一巨册也;受历届国际辞赋学研讨会之邀,发为高论,语惊四座;访问西欧,归来著游记小品,皆情意散活之作。见宗文新作,余亟正襟捧读,读毕不禁渭叹:“昌谷有言,少年心事当挚云,然人生如白驹过隙,若入中年,尤其是老年,则别是一副心情矣,宗文言我之所欲言而不’能言者。此文铺陈递透,赋也无疑,唯以白话为载体,异于古赋耳、名之日白话赋可也。若日前无此体,不忆昔人‘自…  相似文献   

20.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同谪)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徙谪实之初县。”这是“谪戍”制度在秦代历史上首次出现。其后,始皇三十四年、三十五年、三十七年屡有谪发(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越绝书》卷八)。汉人晁错总叙其制说:“臣闻秦时北攻胡貉,筑塞河上;南攻扬粤,置戍卒焉……因以谪发之,名曰‘谪戍’。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