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格局,多种多样文化样式中,从影响力看,其主流大体可认为有三极。如将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看作世界文化的"两极",具有数千年传统、深厚根基及强大生命力的中国文化,可称为"第三极文化"。"第三极文化"植根于中国文明传统,同时具有与时俱进的内在品格。它以倡导文化多元化为前提,尊重文化的差异,反对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世界文化必然在相互影响下形成多元共存局面。中国式的"第三极文化"以"和谐"为理念,践行创造,在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身位置,自主适应时代变化,与其他文化取长补短,共建一套共同认可的秩序和守则,一起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第三极文化"是学术命题,更是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目标。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传播、资源整合是通往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玉雕艺术是华夏文明的奠基石。其独特的造型语言、鲜明的表现形式、丰厚原质的文化含蕴丰富了中华文明璀璨的文化资源宝库,彰显了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其特有的哲学理念、美学意蕴、文化精神是当代中国玉雕艺术所不可或缺的传承与创新的因子。在人类观与大文化的视域下,回溯中华民族玉文化,扫描当代玉雕艺术发展状貌,探究中国玉雕艺术所蕴含的积极文化意义,进一步拓展其当代性价值具有巨大的范型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幼儿舞蹈的创作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云南教育》2001,(14):45-46
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特征,儿童舞蹈可以分为“幼儿舞蹈”和“少儿舞蹈”。作为幼儿师范教育工作者,我着重研究的是幼儿舞蹈编导这一课题。经过多年的幼儿舞蹈编导创作实践,我认为幼儿舞蹈主要有三个艺术特征,那就是“游戏性”、“童话寓言性”和“寓识于趣”的特性。在幼儿舞蹈的构思和编导过程中,我始终以这三个特征,以幼儿生活为题材,以儿童心理情趣为依据进行创作。下面,我就这三个艺术特征谈谈幼儿舞蹈的构思艺术。   一、寓教于乐的“游戏性”是幼儿舞蹈的本源性特征   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是人类早期第一个本源性的文化方…  相似文献   

4.
装饰艺术是一种精神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相对稳定的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归属,而西方现代绘画艺术思潮曾影响了中国现代的装饰设计师,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又给我们的装饰语言带来了新生。所以,中国目前的环境装饰语言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追求"现代"审美观念,现代风格的装饰艺术对社会文化思潮产生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强调中国风格中的和谐,"中国风格"的形成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其和谐、优雅、平衡、有序,从精神内核上与当代人追求的审美观不谋而合;三是对怀旧情致的眷恋,反映出国人对朴素理念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中国艺术界,采用具象还是抽象,传统还是前卫,架上或是其他,这些都不是衡量后现代的标准,后现代不应局限在某种样式主义之中,他是艺术家现实感受,文化思考的艺术表达方式。后现代可以包容自然、历史、传统、未来,具象、抽象以及人类过去和今天的所有文化现象,中国的艺术具有广泛的后现代性发展前景和空间。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中国艺术界,采用具象还是抽象,传统还是前卫,架上或是其他,这些都不是衡量后现代的标准,后现代不应局限在某种样式主义之中,他是艺术家现实感受,文化思考的艺术表达方式。后现代可以包容自然、历史、传统、未来,具象、抽象以及人类过去和今天的所有文化现象,中国的艺术具有广泛的后现代性发展前景和空间。  相似文献   

7.
原始手印艺术作为人类造型艺术的肇始,几千年来一直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艺术的发展进程中。以原始艺术的强烈感召力影响着现代平面设计,促进现代艺术对原始艺术的兼收并蓄,呼唤着创造力的重燃和精神力的回归。现代平面设计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它的发展后劲有赖于各种原始文化提供的坚实底蕴,借助手印艺术这一野性的思维元素,融合进现代设计的创意灵魂中,从而推动艺术历史的螺旋性发展前行。这种影响体现在造型手段上、社会功能上和艺术内涵上三个方面。一、在造型手段上具有一定的渊源性“手印”,产生于欧洲、澳大利亚、南美等地,在中国发现于…  相似文献   

8.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现代文化及艺术风靡一时。它们消解价值,丧失价值判断,被称作“胡来艺术”。中国文化与艺术如何在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碰撞中逐步摆脱边缘化危机,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重新迎来新的辉煌,成为每个年轻的学者、艺术家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中国文化“三纲八目”的和谐之境,“修齐治平”的担当精神以及水、节、中、庸、孝、和等概念、范畴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不应该被当作历史垃圾而抛弃。相反,包括中国书法艺术在内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应该得到继承弘扬,因为她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指纹、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美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属性,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也在发展,审美文化的多元性、融合性是一种趋势,而要构建科学与艺术的和谐美,还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情感。《科学艺术结合构建人的和谐》一书熔科学理论和艺术理论为一炉,在深刻阐述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本质的同时也展露了科学与艺术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0.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大的艺术环境。1.民族文化、道德、法律制约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艺术探索、艺术创新只能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进行。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复合体,三者又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方的变化受到其它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方的变动必然引起其它方面的变化。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政治经济的制约而单刀直入,也不能离开政治经济的制约而畸形发展。文化是由科技、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思想等因素构成的精神力量。组成文化的各因素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因此,作为文化因素之一的艺术探索和创新,不能不考虑道德、法律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85艺术思潮"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艺术现象。"85艺术思潮"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中国人观念上的整体面貌,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开创了中国艺术发展的新局面,对其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
大众艺术是当代审美文化留下的一道难题。笔者力图探讨与这个概念相对应的“大众艺术”观念的历史变化和当代内涵的同时,突出大众艺术内在性拥有的一种“居间”于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精神与品格;这种品格与精英艺术一样,实质同样地指向人类的感性精神本身。  相似文献   

13.
钱穆从儒家的道德本体论来看待中国文学艺术的本质及其作用。他认为:文学、艺术属历史文化的第三层面,即精神层面。他提出了文学即人生,文学即心学的著名观点,强调中国文化诗学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中国文学的精神在于道德修养和情趣意境。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他最推崇音乐艺术,他认为音乐较之其他艺术形式境界更高,最能表现人心。钱穆的文学艺术思想是他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4.
钱穆从儒家的道德本体论来看待中国文学艺术的本质及其作用。他认为:文学、艺术属历史文化的第三层面,即精神层面。他提出了文学即人生、文学即心学的著名观点,强调中国文化诗学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中国文学的精神在于道德修养和情趣意境。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他最推崇音乐艺术,他认为音乐较之其他艺术形式境界更高,最能表现人心。钱穆的艺术思想是他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方式”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是借用中国传统化资源的视觉元素,并把它转换成符合当代艺术语境的艺术形式,使人们在欣赏当代艺术的同时,又能领悟作品中化的根源和脉络。“中国方式”的当代艺术呈现出了中国传统化的价值和魅力。本通过对当代艺术作品的分析,发掘和阐释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美术文化传统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术文化是独立的、个性鲜明的。中国美术传统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美术的特点及内涵。它包括从中国古典美术与中国现当代美术中提取出来的内容。由于中国美术传统源远流长,如果仅用一两个视点是很难将中国美术传统的特征揭示准确的。如以元素论为指导,可从中国美术的精神、观念、情趣、表现、观看几个维度探讨中国美术传统的特征。中国美术文化的传统特征有:为人生而美术的美术精神、圆融辩证的美术观念、情理统一的美术情趣、立象尽意的美术表现、俯仰流观的美术观等。  相似文献   

17.
《审美的人》是美国女学者埃伦.迪萨纳亚克的著作,在该书中,作者明确提出了对待艺术的生物学美学视角,即物种中心主义艺术观。该艺术观认为人类天生就是审美的和艺术性的动物,艺术是人性中的生物学进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绘画艺术走到今天,在不暇思索中被置于一个新历史语境,开始了自身的重构。艺术进入市场,艺术品汇入流通渠道,已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发展的显著特征。艺术家“经济人”化,“新生代”绘画为市场所接受,昔日从事政治波谱的艺术家成为“金钱”的追逐者……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将决定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必将有别于外来艺术而存在的有本土特色和市场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9.
王辰晨 《科教导刊》2021,(2):168-169
"传统民间美术"课程是高校设计艺术专业学生的选修理论课程."传统民间美术"的教学改革重点在"翻转课堂""双师"教学,"动手操作"等方面.中国民间美术是人民大众的艺术,滋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国民间美术中涉及的作品、技艺体现了中华民族群体性的审美观、价值观、文化观,为当代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知识源泉与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艺术衍生品的批量化生产是当代艺术派生出的独特的文化现象。艺术衍生品带来了艺术家创作方式与生存方式的变化,艺术衍生品带来了消费文化的新时尚;艺术衍生品推动了工艺品的产业升级;艺术衍生品带来了新的生活观与幸福观。以审美为目的的艺术消费正在我国迅速发展,艺术衍生品是这种个性化艺术消费的大众化形式,艺术衍生品行业的发展体现了“艺术就是生产力”的文化创意产业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