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五个统筹”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容,对于指导城市规划发展,构建和谐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传统发展观和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发展策略方面的对比研究,结合建国以来城市规划发展的得与失,得出了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要正确认识“五个统筹”作为认识观的方向引导作用和作为政策支持的实践指导作用,并不断地运用实践成果丰富和论证“五个统筹”的理论内涵,促进城市规划在“五个统筹”指导下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简论公共政策的终结——以“孙志刚事件”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的终结是指政策制定者通过对政策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孙志刚事件”作为公共政策研究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件,曾一度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面来探讨“孙志刚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旨在通过分析“孙志刚事件”前后的政策调整来探究公共政策终结的依据、作用和方式等。  相似文献   

3.
简要阐述了公共政策的含义,对学校体育政策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阳光体育”的公共政策性质,指出从公共政策理论高度来认识“阳光体育”政策,对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安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三农”政策文本与数据之阅的关系发现:“三农”政策在何种程度上能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判定。三农”相关的公共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创新性:“三农”公共政策创新过程符合“核心—边缘”逐步完善的路径模型,在路径演进的过程中伴随着公共政策效益边际递减效应。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土地占有权、使用权与收益权等土地权益重新组合为政策创新硬核的确立,意味着新一轮从“核心”到。边缘”次第展来的“三农”公共致策创薪正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5.
傅山 《文教资料》2007,(10):131-132
公共政策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研究领域尽管正逐步成为学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话语之一,但它在其基本分析单位——公共政策的认知上仍存在着巨大的歧异。本文从“公共政策”中所涉及的两个概念“公共”和“政策”来透视其内涵。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学是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系统内外诸要素之间进行因果分析或相关分析的一门新兴学科,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要求。为此,本文结合笔者的案例教学实践,对公共政策的案例教学进行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7.
"三农"政策的关键是农村公共服务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有限政府职能、农村基层组织状况、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都要求“三农”政策的重点向农村公共服务政策转变。各级政府要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公共决策机制;农村公共政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搞“一刀切”,高层次体现公平、公正性;集中精力抓已有公共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切实保障农民和农村应有的政策利益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第三部门的兴起带来了社会治理环境的变迁,这对公共政策创新具有新的启示意义。第三部门作为新的公共政策主体,可以逐渐实现公共政策由“政府内生型”向“政府外生型”转化。但我国的第三部门在参与国家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社会监督的功能及成效不明显,因此要明晰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确立其参与政策过程的法律地位与程序,以更好发挥第三部门影响政策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价值进行的权威性分配,公正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以 大学为例,通过“政策起点—政策过程—政策结果—政策目标”四个环节对博士生入学“申请—考核” 制的公正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博士生入学“申请—考核”制的机会难以平等;程序展现公正,但结果显失公平,政策目标尚未实现。可通过继续完善政策决策中关于公正性的分析,加快建立公平的准入制度,积极构建监督和申诉平台等途径优化。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公共政策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应该强化问题意识,关注政策现实,认为公共政策研究如果离开了现实,缺乏对公共政策现实的回应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有学者认为,“西方积累的实证调查研究以及衍生的实质理论解说并不能简单地应用于我国的实质性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公共政策的首要价值,而世纪之交出现的“妇女回家“、“阶段就业“论争则是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关于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论争。论争中广大群众指出“阶段性就业“政策重效率轻公正、重男轻女,有悖公共政策规划的公正性原则;呼吁转型期的公共政策必须以人为本,兼顾公平效率;积极建言献策,协助政府处理好就业政策中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促成决策部门修改“阶段性就业“政策,有力维护了转型期的决策公正,坚守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前新型农民培养政策可以归纳为:与提高农民素质有关的法律法规类、规划纲要类和培训工程类三种类型。从供给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环境看还不能满足新型农民培养对公共政策的现实需求,应尽快制订新型农民培养的法律法规,构建新型农民培养的支持保障体系,创新新型农民培养的运行机制,优化新型农民培养的公共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Urban schools in many OECD countries are contending with policy trends that squeeze budgets and incentivize parent fundraising. The trend may be most pronounced and longstanding in the US, where parent groups and local education foundations have tur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raising funds to support additional services, staff, or programs for schools to which admittance is primarily based on residenc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private fundraising for public schools contributes to the creation of what public economics, public choice, and urban planning theorists have described as ‘clubs’ that may exacerbate inequality. It examines two school districts that have adopted policies aiming to curb this potential inequity: the Santa Monica Malibu Unified School District in California and Portland School District in Oregon. A case study approach was used to detail the policies adopted and explore their potential for de-clubbing as well as resistance encountered to reallocation of dollars at the district level.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出台了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的城乡规划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不仅带动了体育休闲娱乐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使文明乡村建设取得较快进展。以扬州市乡村体育休闲广场建设为例,农村体育休闲广场建设不仅增强了人们的体质,也怡悦了人们的心情,增进人们之间的友爱,和谐了社会。  相似文献   

15.
Designing for the needs of people with impairments has rarely been a significant feature of urban planning theory and education. Given the role of urban planners as shaper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public policy, the prevalence of negative and misinformed attitudes among planners toward impaired populations has been highlighted as requiring study.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lecture-based awareness training and active impairment simulation activities with regard to their respective influence on the attitudes of urban planning students toward people with impairments. Using an established attitude assessment instrument (the Attitudes Toward Disablement Scale), pre and post-awareness training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200 urban planning students. Results suggest that awareness training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attitude changes while, contrary to published literature and prior assumptions, impairment simulations have a moderate effect on student attitude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planning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理论和实践证明,社会结构,社会体制类型与公共政策选择之间密切关联,随着当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需要我们对公共政策进行重新定位,确立发展,效率和公平的价值取向,建立以利益协调为基础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7.
根据社区教育在政策中的不同内涵,可划分为初步探索社区教育、开展社区教育试点、收获社区教育试验成果、规划社区教育新阶段几个时期。中国社区教育政策有助于丰富中国教育政策内涵,保障中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明确中国社区教育发展方向,形成中国城市教育新格局。中国社区教育应完善社区教育政策体系、加强社区教育实体化建设、壮大社区教育人才队伍、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18.
论基于空间结构的宏观经济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空间结构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内容包括以最佳结构和最佳发展为导向的总体空间布局和以最佳空间经济绩效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发展政策,当今中国,宏观空间经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解释空间政策实施的哲学基础,有效的宏观政策工具和连续一贯的空间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空间经济的微观基础,空间利益关系以及技术变化和全球化对它的影响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受到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变迁的双重影响.由利益分化所导致的群体非均衡现象影响着公共政策的调整.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和群体理论分析了现阶段影响我国公共政策发展中的群体非均衡性的社会诱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公共政策调整,认为这种非均衡性不单是公共政策群体理论的现实基础,也是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调整的动力来源,同时还有助于规范社会运行,为群体内部整合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作为政治系统的输出物,体现了公共权力机关的价值取向;廉租房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保障了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的住房需求,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视角分别阐述廉租房政策所蕴含的我国公共政策的公平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