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到现代“狼孩”的故事都无不说明了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不能单单依靠学校、社会、家庭中的某一方面去做,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建立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关系的和谐教育环境,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建构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场,才是实施协同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我校在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2.
当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的德育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教育公平的基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终极目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和谐共生、共同促进、相互渗透,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要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其教育有效性基于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合作。可从家庭与学校教育价值的和谐、家庭教养方式的完善与家庭育人环境的改善三个方面,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链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教育生态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立法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家庭教育问题频现、政策经验逐步完备、政治关注程度明显增加,三流交汇推开了家庭教育立法的政策窗口。基于家庭教育立法,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明确家庭教育责任、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优化配置家庭教育资源,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家庭教育立法的原理是家庭教育私权利与公权利的认识和平衡,本质是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家庭教育法律执行的关键是协同育人,学校和家庭协同,打造家庭育人主要阵地;政府和家庭协同,健全家庭育人体制机制;社会和家庭协同,构建家庭教育社会网络;妇联和家庭协同,指导引导家庭教育开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在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虽然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家庭教育,它对儿童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鉴于此,我们必须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以家长为主体,以学校为主导的双向合作关系",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优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二者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形成一股教育合力,达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让孩子在和谐的教育中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种基本形态,三者关系能够反映出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教育是原始社会基本教育形态,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合一。奴隶社会时期,学校的诞生推动了教育发展,社会出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并存局面,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早期的学校只为特权阶层独享,对于劳动阶层来说,所受到的主要教育依然是家庭和社会教育;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学校的普及,学校成为教育的主渠道。但学校教育的"野蛮生长"也存在诸多弊端,探索未来教育关系和形态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注重家庭教育、消除学校教育"野蛮生长"的弊端、探索新的家校社的协同,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是整体的社会系统工程,各司其职而又相互联系,任何一方面的失误或者失职都会造成文化缺陷,形成社会发展障碍。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应强调人性理性。只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通力合作,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现代意识和人格特征,才能构筑社会公平和谐的基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连接和联系、协同作用完成教育年轻一代任务,使之不仅能接受和继承优秀文化,并且能为文化改进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处于摇篮中的少年儿童,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强盛.而对下一代的教育,也不能完全由学校一方负责,还包含家庭如何教育和社会如何诱导.我们应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中,寻找出一条有特色的新路来.  相似文献   

10.
在21世纪信息化社会大教育环境中,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网络环境,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优势,是当今中小学教育改革中新的课题.本文着重论述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依托的观点,强调学校教育指导组织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互补作用、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并指出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环境的特点和优势,就能营造一个有益于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生活的良好社会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始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十几年,教育工作者们发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国政府也在发布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文件中频繁体现这一理念和措施。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学校应"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2017年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指出"构建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关系,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社会教育的延展作用以及实施“三位一体”和谐教育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和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代教育就是一种涵盖多方面的系统工 程。  相似文献   

13.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张晶当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感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互不配合的现状比较严重,因此...  相似文献   

14.
孙玉昌 《家教世界》2012,(20):31-32
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教育整体,青少年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所以整合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和力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家访则是学校和教师建立家庭和学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和良好渠道。家访,很好地沟通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教育联系,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充满活力,彰显和谐的光芒,让学校教育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教育不仅仅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教育要出成效,必须得到来自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只有让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让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可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家庭因素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上各有优势,但也有共同之处,如果将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几个纪实案例向大家展示了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办法,旨在告诉大家家庭教育在大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希望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教育的蓝天,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不再沦为"问题孩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迁的加剧,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上主体自我化、取向功利化和目标短期化的问题日渐突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与社会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现有的体制以及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解决当代大学生价值现存在的问题,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二要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三要重视家庭教育,夯实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协调一致下,努力使当代大学生树立起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教育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社区与学校两项因素的总和"本文将运用社会角色理论和文化资本理论等相关理论,着重探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农民工初中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对如何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方联动的教育新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今教育领域提倡一种"三位一体"式教育的结合,即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的联手合作。家庭教育的地位不容忽视,更是由于家庭这个特殊的关系使得其教育子女在其生理、心理、社会化、情绪、道德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亲职教育是将家庭教育的成员具体化而对子女实施的一种教育,亲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自身以及社会外界更多的关注与需要,而从家庭内部即从生活方式、家庭关系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三方面来探讨影响亲职教育的因素对于亲职教育今后的有效普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构成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方教育各有其长,互有优势,但在时空上却存在着不少差异。只有三方优势互补,相互衔接,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不仅深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以及社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而且也逐步认识到家庭教育有着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许多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和现象,不管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都不得不引起大家去进一步关注和重新思考。目前,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存在以下主要弊端。其一,学校在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片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