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竞技体操     
G832.03.HL006 9903217对90年代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特征的研究[HL,中.A]/李思民∥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199(XH)竞技体操∥技术∥发展∥趋势∥男子试图通过对趋势的发展进行了量化分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体操训练动态的变化过程,从技术发展史的观点认识和把握技术训练的规律及运动员成材特征;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调查分析探讨90年代世界体操运动的发展特征,揭示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  相似文献   

2.
体育社会学刊期页数 1.论中国体育社团 2.关于体育社会学向运动训练领域延 伸和渗透的探讨 3.中国体育社会学进展及其基本特征 4.对少年运动员社会性支持的研究 运动训练 1.女子儿童体操运动员集训期间的监控 2.中外男子撑竿跳高的技术比较及提 高途径 3.浅谈少年撑竿跳高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魂.优秀乒乓运动员丁松的早期训练 5.训练科学、科学训练与训练科学化 6.现代海豚式打腿在蝶泳比赛中的运用 7.关于足球赛中“抢通围”作用探索 8.陈运鹏评析和展望奥运会游泳比赛 9.青少年业余短跑训练中的若千间题10.现代蝶泳技术发展特点址.贝利破百…  相似文献   

3.
现代竞技体操下法动作的特点:难度大、速度快、高度高、落地稳,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是一种多轴心的复式空翻下,也是世界各国体操运动员和教练员致力于攻坚的重要课题。在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出版的《中国体育科技》84年第14、20期《体操运动专辑二、三》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为0.1分奋斗!——高级体操运动员落地动作训练体系初探》的论文。该文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高级体操运动员维持高难下法动作稳定性的训练规律,也是体操教练员对体操运动员进行高难下法动作训练的科学依据之一。而模拟落地动作和超强度模拟落地动作训练,就是提高高难下法动作质量和稳定程度的一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
2006年"消灭10分"的体操新规则开始实施,在体操规则的导向下,体操运动将会向高难度的方向发展,新的高难动作的出现加速了体操运动员大胆尝试高难动作的决心。针对世界体操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体操项目全能和单项素质的要求和技术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体操运动项目选材的标准与测试方法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对于提高体操运动员的选材的水平,保持我国体操项目在世界范围的优势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青少年体操运动员选材的特点 1.1早期选材是体操运动的重要特征 现代竞技体操项目经过不断地发展,逐渐呈现出运动员低龄化的特点,特别是女子运动员在13、14岁登上世界大赛领奖台的不胜枚举。由于比赛年龄小,则开始训练的年龄必然更小,目前各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开始训练年龄已经提前到6、7岁,甚是更早。  相似文献   

6.
随着体育科学的日益发展,体育情报资料的迅速传递,体操强国之间在重大比赛中,争雄夺魁的竞争十分激烈,这些国家之间在训练条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而先天优越的个体条件相形之下,对提高运动成绩就显得越来越突出的重要了。根据体操项目的特点,运动员在少年时期(14—15岁)就能达到运动技术的高峰,夺得世界冠军,这就是说,体操运动员的选材必须从儿童开始,选拔那些既具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根据竞技体操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与能量代谢特点,并结合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竞赛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以及体操运动员疲劳产生的生化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体操运动员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两方面,以期为完善体操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体操总论     
G830.2 20032743论体操运动员的训练环节与环节训练=On thetraining links and link training of gymnasts[刊,中,B]/程武(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6(6).-114-115,6参4(SJ)体操//运动员//技术分析//训练法 试以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体操运动员的训练实践,来研究与分析体操运动员的训练环节与环节训练,结果表明:体操运动员的训练系统,由四个训练环节组成及四个一级子系统。四个环节互相关联,但又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高低杠技术发展惊人,在国内外比赛中不断涌现难新动作。由于器械特点,高低杠动作本来就变化多端,近年来又移植了不少男子单杠动作,并结合高低杠特点发展、创新,丰富了高低杠的内容。新国际体操规则的执行,又给高低杠的训练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世界体操发展趋势看,女子体操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  相似文献   

10.
从儿童中选拔优秀苗子,是提高体操技术水平,攀登世界体操高峰的一个重要环节.儿童具有灵活性好和可塑性强的特点,较适宜早期训练。通过对儿童优秀体操运动员的人体测量研究,经常更新原始数据和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形态选材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选材问题。我们对参加我省1980-1982年业余体校体操比赛的男子儿童体操运动员119人的身高、体重等21项身体形态指标和两项灵敏度反应进行了测定、统计、分析,探讨了优秀儿童(男)体操运动员的形态特点和灵敏度反应。  相似文献   

11.
任何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要取得成绩都离不开条件和训练。即使是有天赋的运动员,缺乏系统科学训练也将一事无成;而有了先进的训练手段,运动员本身不具备各项运动项目特定的条件也攀登不了技术高峰(这里指的条件,先天的占特殊地位)。天才和训练应该是有机的统一。随着训练方法、训练条件的日趋科学化和体操技术的爆炸性发展,对运动员体能上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优秀体操运动员的要求是具有先天的运动才干、全面又出众的身体素质和匀称的身材条件。  相似文献   

12.
竞技体操     
G832.019 9802566体操运动员前臂运动特征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accuracy of elbowbending and stretching of Chinese gynmasts[刊,中,A]/李宁//体育科学.-1998.-18(1).-36-39图1表1参5(MYL)竞技体操//前臂//动作//特点//训练//发展//研究采用直观半圆仪,对我国441名体操运动员和563名青少年儿童的前臂屈伸复制运动误差值作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等研究,结果发现,就这个非专业性的和极为普通的动作—前臂屈伸运动的准确性来讲,在运动等级不同的体操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一、选题依据近十多年来,世界竞技体操运动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运动员年龄的“年轻化”。研究6—9岁儿童形态机能的特点表明,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就可开始练体操。14—15岁的女选手巳技艺高超,能在重大国际比赛中争艳夺冠了。国内外的研究和运动实践证明,儿童体操训练启蒙阶段不宜进行竞技体操全能项目的训练。我国的儿童训练,通常先以技巧、  相似文献   

14.
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个人年龄特征为出发点,系统地分析了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初训年龄、出成绩年龄、退役年龄、训练周期以及运动寿命五个部分的基本特征,并对这些基本特征进行了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的比较。找出共性和差异。最后,作者提出,早期专门化训练、多年、多周期严格系统的控制训练、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年龄年轻化等是优秀体操运动员的本质特征,也是今后我国竞技体操训练工作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目前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年训练计划,从周期训练的安排原则出发,分析现代运动训练周期变化的特点,以期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制定出最佳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十省市男子体操队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对体操专家进行咨询,并通过与俄罗斯体操训练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我国与俄罗斯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体能训练安排的差异,结合体操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为我国修订大纲和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从比较分析来看,我国男子高水平体操运动员各年龄阶段一般体能训练比例较大,技术训练和专项体能较低,特别是初级和中级前期阶段.俄罗斯修订大纲后加重了专项体能和技术训练的比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体操运动技术的飞速发展,难新动作层出不穷。为了在教学训练时使用术语简便和奖励创造难新动作的运动员,国际体操联合会决定,谁首先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中完成的难新动作,名称就以该运动员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18.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仅要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素质,更要重视结合体操运动特点,培养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素质。在体操训练中应注意哪些心理问题呢?(一)在选材方面应考虑到运动员的心理因素。体操运动员要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平衡的神经系统和有关的心理因素。(1)意志力是否坚强、勇敢大胆。  相似文献   

19.
竞技体操     
G832.02 20013550对女子体操运动员早期训练的探讨=Discussionon the early stage training of women gymnasticathletes[刊,中,I]/郑春梅,李瑞新∥山西体育科技.-2000.-20(4).-16-17参3(TY)竞技体操∥女子∥少年∥运动员∥早期专门化∥训练∥特征本文根据1999年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体操女子比赛,获得前8名的10-13岁的少年儿童运动员的比赛训练情况,提出体操运动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高水平的技艺,它不是培养少年儿童探索自身能力与进取精神的摇篮。在女子体操早期训练中,消  相似文献   

20.
陈泳 《体育科技》2010,31(3):50-53,59
身体素质是掌握体操技术的基础,是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根据体操运动的特点和要求,在少儿体操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进行一定的身体素质训练,对提高专项素质能力,促进专项运动技术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