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伟大的天文学家开普勒曾说“天上的彗星如同水中游鱼一样数不胜数”。在离太阳3万~10万个天文单位的区域运行着上千亿颗彗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天文望远镜性能的提高,新发现的彗星将愈来愈多。彗星曾经给地球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起过很重大的作用,彗星隐藏着太阳系起源及演化的秘密。远在19世纪“彗星”已被科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1月,"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释放了一个名为"菲莱"的着陆器于彗星的表面,这是人类的探测器首次在一颗彗星上实现软着陆。彗星来自太阳系的边缘,它们的组成通常是水冰和尘埃。科学家们之所以对彗星如此着迷,是因为在它们的物质组成中隐藏着一些有关太阳系和生命起源的秘密;它们还有可能撞击地球,是一种对地球文明存在威胁的天体,这一点又颇令人担忧。然而,彗星并不是唯一令人着迷又令人担  相似文献   

3.
资讯     
彭文 《百科知识》2015,(3):13-14
<正>地球之水或非来自彗星地球上的水来自哪里?此前一种普遍的推测认为,地球之水来自于彗星。最近"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获得的结果,令地球之水的起源之谜更加扑朔迷离。2014年11月,"罗塞塔"号释放"菲莱"着陆器于"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勘测数据表明,该彗星的水比地球水更"重",也就是水中含有更多的重氢。彗星一般被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4.
地球表面71%的面积覆盖着海洋,火星上曾经也有河流和湖泊。李白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话说的还真对,科学上目前认为,彗星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冰,地球上的水的一部分正是由坠落到地表的彗星带来的。但是,彗星上的水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相似文献   

5.
彗星源自太阳系早期演化剩余的碎块,罗塞塔的一个目标就是确定它们是否都有同样的物质构成。如果有某些彗星不同,那么就有可能解释地球上生命起源所需要的分子来源。  相似文献   

6.
你有没有想过,在地球成为生命家园的过程中,木星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忙碌的太空交警木星距离地球6.28亿公里,是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4倍。地球上的生命和木星有什么关系呢?天文学家认为,在把水送到地球和把小行星及彗星对地球的破坏性撞击减轻至最低程度方面,木星功不可没。它的强大引力将诸如彗星这样的太空碎片清除得干干净净,为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综观太阳系的历史,木星曾经扰乱了无数天体的运行轨道。由于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所以其产生的引力非常大。1994年7月,舒马克—利维9号彗星被木星所吸引,偏离…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的活动给地球带来了文明,也改变了地球的环境。我们相信,如果没有人类,地球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使我们想到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人类因为某些原因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活动终止了,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8.
林泉 《百科知识》2010,(16):20-20
一些科学家预测201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届时将给地球带来“多米诺骨牌式”的影响,其影响力将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不禁会问,这次太阳风暴是否真的会到来?它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它是宇宙中的"大块头",体积是地球的100多万倍;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很多行星、流星、彗星都得围着它转;它"岁数"很大,目前已经在宇宙中生活了几十亿年;它"呵护"着地球生长,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光和热;它偶尔也会"闹脾气",利用耀斑、黑子等"搞破坏"。它,就是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疑问的太阳。为了揭开太阳的神秘面纱,科学家们发射过很多太阳观测卫星和太阳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彗星撞击器成功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表面,在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启了人类航天新纪元。对坦普尔彗星的深度撞击的目的之一是:探索人类如何避免天体对地球的撞击。但天体撞击地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3)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也在不停地遭受污染,人类的身心健康也在遭受因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本文就环境污染中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一浅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新的证据表明,一颗彗星曾经恰恰在气候转暖期之前撞击了地球,当时的情况类似于当今人类引起的全球变暖。不久前《科学》杂志发表一项新的研究成果称,在美国新泽西州,研究人员发现了被称为"微玻陨石"的微小球状玻璃块。这表明,地外天体撞击地球之后,飞到空中的汽化碎块形成了微玻陨石。从米尔维尔、威尔逊湖和梅德福等几个城镇以及百慕大附近的深海海底采集的样品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这种玻璃碎块。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穷上升,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紧张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世界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情况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扣头"。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  相似文献   

14.
公元6世纪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灾难:由于地球上的农业被完全毁灭,全球爆发了一次灾难性的大饥荒,并最后引发了那场在欧洲大地肆虐、让人们谈之色变的黑死病。据英国媒体报道,最新的科学研究终于找到了那场大灾难的根源:祸起与地球相撞的一颗小彗星!利用1994年从木星上形成的彗星撞击点上取得的信息,科学家计算出,公元6世纪彗星撞地球之后,灰尘在巨大的冲击力的作用下,在空气中四处传播,并很快笼罩全球。缺少阳光的照射,地球上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普遍歉收,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当时给很多人带来了衣食之忧。由于很多饿死的人的尸体就”…  相似文献   

15.
海外传真     
<正>"猎户座"载人飞船首飞成功美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猎户座"于2014年12月5日完成首次试飞,并落入太平洋预定海域,它的成功发射被视为"美国航天的新起点"。此次测试目的为在距离地球5800公里的高度,即大约15倍于国际空间站运行轨道高度的太空中,检验飞船的基本设计性能。这是自1972年"阿波罗计划"结束42年以来,人类首次将载人级别太空飞船发射到远超近地轨道的深空之中。地球表面首次发现彗星尘埃日本和美国的联合科研小组在从南极钻取的冰中找到了彗星尘埃颗粒,这是首次在地球表面发现  相似文献   

16.
谈笑生 《知识窗》2014,(21):51-51
在中国人眼中,彗星被视为扫把星。然而,不知您是否相信,你我就来自干彗星。 最近,卡迪夫大学天文生物中心的查恩德拉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个新论点:人类的生命起源干彗星,而后才在星系间扩散,最后来到了最适于居住的行星上。而且根据航天器对太空中彗星的探测研究,他们已找到了最初有机体的形成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球是很脆弱的,它不仅遭受到人类对它表体的侵害,而且在漫无边际的宇宙内,那许许多多没有固定轨迹的游动行星、流星,对地球的生存也产生着极大的威  相似文献   

18.
昆虫科技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是地球上动物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种类,它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成为我们生存的竞争对手,如为害作物和建筑以及传播疾病的害虫;又能给人类带来显著的利益,如蜜蜂、家蚕等益虫,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宗就认识到这一点,开始养蚕植桑、防治虫害,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当了解昆虫对人类衣食住行的影响,知道昆虫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安妮 《百科知识》2004,(11):34-35
科学家早就推论:现在人类的两性是从单性起源和发展而来的。但人类是经过什么途径进化到两性的,仍存在争论。有人说,由于彗星或小行星的碰撞,造成了人类一批基因的突变,从此人类走上有性繁殖之路。这种说法可信吗?  相似文献   

20.
正尼欧怀兹彗星(CometNEOWISE)被喻为"北半球21世纪最亮的彗星",是一颗围绕太阳公转的逆行长周期彗星,每隔4500年至6800年方会"路经"地球一次。2020年7月,尼欧怀兹彗星划过北半球夜空,陆续有各地民众目击到该彗星和它的"尾巴",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世界各地看到NEOWISE彗星划过夜空的样子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