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视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文探索怎样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根据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2.
重视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文探索怎样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根据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3.
重视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文探索怎样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根据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4.
重视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是体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良好的心理品质又是现代社会时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文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根据现代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不断启发和培养青少年优良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非常明显而且十分丰富.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它是以学生亲身参加体育活动为其主要特点的,在身体活动的全部过程中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体育在培养青少年学生个性心理品质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学生建立自尊、自信、自强等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心观察学生心理活动,并采用相应多种教育教学措施,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一位美国教育家认为,"体育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具有潜在的力量".日本把体育作为培养"有社会公德,有远大理想,有健全体魄的个性多样化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手段.由此看来,体育的教育过程是对中学生"身心"并育的过程."身"是身体的开发,"心"是心理品质的培育,"身心"间步发展,才能使中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程一直都是一门将提升青少年技能以及锻炼青少年素质作为目标的重要学科,在进行体育课程整个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体育学科能够起到活跃青少年身心,放松青少年精神的作用,有效利用体育课程已经成为了青少年成长以及发展的关键渠道,更加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石。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要注重提升青少年体育技能,与此同时,对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进行培养,进而使体育教育教学形式能够通过一种十分有趣和有益的形式进行展现,使青少年在一种寓教于乐的气氛中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最终使体育能够真正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的一部分,文中笔者就对如何培养青少年的体育技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总目标是:“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在实现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总目标的过程中,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不仅担负着锻炼学生健康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徐玉建 《考试周刊》2012,(85):125-125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育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校体育的教学以锻炼人的身体素质为目标之一.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心理、个性、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
重视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怎样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根据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真正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利用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运用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学生喜闻乐见、感兴趣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的各种特性,把握时机,找准切人点,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克服种种弱点,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岳永生 《教师》2013,(19):66-66
当前,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广大体育教师应当强化教学研究,不仅要研究训练项目,还要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整个教学设计与组织过程应当在立足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有效进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笔者长期从事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在实际中深有感触,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当建立在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这一重要基础之上,以此实现教育成效最大化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武昌 《成才之路》2012,(3):55-55
正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的各异特征,通过各种方式的心理教育,帮助、指导他们克服与消除种种弱点,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一、急躁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李志祥 《考试周刊》2009,(27):179-179
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高校体育公共课应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下,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从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的各异特征,通过各种方式的心理教育,帮助、指导他们克服与消除各种弱点,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其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学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还必须积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是21世纪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理应担负的教育使命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第一"。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不仅要重视身体健康,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育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学的议事日程,在学生进行身体锻炼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心理策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集中论述了“教学型”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多种心理策略,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效应与心理效应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可见,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