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脊椎动物中,一般都具备三个基本的生理功能,一是视觉功能,二是听觉功能,三是味觉功能,鱼类也是如此。我们一般是看不到鱼的耳朵的,因为它是內耳,虽然鱼类生活于水下世界,但它们能以独特的听觉方式,感知水中各种音响,接受各种声音,从中辨别是否对己产生危害,以作应变处理。常听到钓场有人对嘻笑声,喧哗声提出抗议,其理由是,大伙闹,都把鱼吓跑了。对此,也常见到一些钓友在文章中谈“钓场安静论”,我不知道持这种论点的作者是否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体验才得出的结论,还是凭着“想当然”的想法,用人的行为和意识去“强加于鱼”……也许从古代那首…  相似文献   

2.
去年6月22日河南开普钓协会员贺献家在坞罗水库的到一尾1.1千克的鲂鱼,剖腹后发现有两个鱼鳔,请问这是怎么回事?王清超河南鱼的肚子里有一个半透明的薄气囊,这就是鱼的鳔,鳔是鱼类呼吸系统的器官之一,一般位于腹腔背方。鳔的构造虽然很简单,但却是鱼的重要器官。对于生活在水中的大多数鱼类,它是一个沉浮器官,能帮助调节鱼体在水中的升降活动;在肺鱼类它是呼吸器官;在一些鱼类如大黄鱼等尚有发声的功能,以及某些鱼类的鳔具有的听觉作用。绝大多数硬骨鱼类都有鳔,其大小和形态在种间有很大变化。大麻哈鱼的鳔为圆筒形,狗鱼的…  相似文献   

3.
鱼类的四肢     
生活在陆地上的各种哺乳动物,如牛、马、猫、狗,它们都有四肢,而生活在水中的鱼类,它们行动的主要器官则是鳍,这鱼鳍便是鱼类的四肢。鱼鳍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成对的,叫偶鳍,如胸鳍和腹鳍;一类是不成对的,称奇鳍,如背鳍、臀鳍、尾鳍。千姿百态的各种鱼类,它们身上的各种鳍是各司其职。胸鳍和腹鳍主要起保持鱼体平衡,配合鱼体转向和调整鱼体升降作用;胸鳍还可以像划船时的桨一样,一下一下地划动着,使鱼体在水中前进。如在水中遇到意外,要快速游动时,为了减少阻力,一般鱼儿都将腹鳍紧紧地贴在身上。鱼类的背鳍和臀鳍主…  相似文献   

4.
吴红梅 《钓鱼》2007,(4X):40-40
鱼类对饵料的反应,取决于它们的感觉器官,钓获量的多少,直接与鱼类的吞饵进食有关。而鱼类的吞饵进食,又直接与它们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邢湘臣  张天林 《垂钓》2001,(7):42-44
鱼类生活在阻力(密度)远比空气大得多的水中,因此一般鱼类的身体都是两头比较尖细.中部膨突,多少有点像梭形。这样.可有效地减小水的阻力.提高游泳速度,增加捕食或逃避敌害的能力,然而在广阔的水域.虽说是同一个大环境.但在这个大环境中又包括了许许多多的小环境。  相似文献   

6.
江中钓鳗     
李哲 《钓鱼》2006,(18):29-29
鳗鲡,俗称鳗鱼,为洄游性鱼类,在淡水或河口区生活.秋季在河流下游汇集成群,游向海水繁衍,受精卵和鳗苗在海洋中生活。到达河口后经变态为鳗状,具有强烈的溯流习性.在淡水中生长肥育。食物以动物性食料为主。自然水域鳗鱼的食饵,主要是虾类,也食各种小型鱼类、贝类和水生昆虫等动物。鳗鱼苗喜吃水蚯蚓,成年鳗鱼喜吃蚯蚓。  相似文献   

7.
邢乐仁 《垂钓》2006,6(1):44-46
三、主要食物、次要食物和偶然性食物。(略) 四、食物的隐固性和可塑性 在研究分析鱼类的食性时,常常发生食物组成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发生或大或小变化的情况。有些鱼类食物组成很容易发生变化,这是鱼类食物的可塑性;有的则比较稳定,变化的程度很小,这是鱼类食物的稳固性。可塑性是指鱼类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有改变自己营养特性的能力。稳固性则是在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下,鱼类仍有保持原来特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凤林  郑之 《垂钓》2001,(2):49-49
鱼类是变温动物,其体温与水温仅仅相差0.5~1℃,且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所以鱼类必须适时选择它们能够适应的水温带活动。钓鱼人只有抓住鱼类这种趋暖避寒的特性,根据季节的冷暖、天气的阴晴、水的深浅、水草的分布等情况,准确判断各种鱼的活动区域,确定钓位钓点,才能有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施钓翘嘴鮊     
常光先 《垂钓》2005,5(8):28-29
翘嘴鮊学名翘嘴红鮊,属鲤科,俗名翘嘴巴,体形侧扁、细鳞、背两侧呈银白色,口吻长而上翘,是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库的一种中上层鱼类,以大型水库为最多。鮊鱼食性荤杂,主食小鱼虾及各种昆虫,它鲁莽贪食,游动快捷,喜捕捉活饵,能跃出水面捕食低飞昆虫,爱迎风浪,集群觅食,从春末至秋初都是其食欲旺盛期,昼夜都能钓获且四季均可垂钓,个体最大者可达10千克,一般0.5~2.0千克的居多。  相似文献   

10.
刘长军 《中国钓鱼》2012,(11):60-61
鱼类是牛活在水中的精灵,有着完善的嗅觉、味觉、触觉、敏觉、听觉、视觉、痫觉等感受器官,以及水生脊椎动物特有的侧线感受器官,远比我们人类所了解的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1.
孙书静 《垂钓》2005,5(11):44-44
“渔夫鱼”是我们对以钓鱼为捕食方法的海洋鱼类的统称,包括鹅鱼、和尚鱼、青蛙鱼、蝙蝠鱼等.它们都是“钓鱼高手”,“渔夫鱼”的背部一般都有一根长剌.这就是“钓竿”;长刺的末端长有一块很像蚯蚓的红色肉块,这就是“钓饵”.每当“垂钓”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钓鱼》2007,(8)
鱼类对饵料的反应,取决于它们的感觉器官,钓获量的多少,直接与鱼类的吞饵进食有关。而鱼类的吞饵进食,又直接与它们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钓点在钓点的选择上一是要稍近勿远。这是因为鲫鱼一般均在水中茂密的水草间觅食,岸边的芦根和蒲草根以及水草下正是鲫鱼藏身、嬉戏、觅食和产卵的“乐园”,所以垂钓者在选择钓点时,应选在水草与水草间的空隙(亮水)边或芦根、蒲草根边。二是天然水域几条沟汉之间的交叉点,即汇合处。此处是南来北往各种鱼类的汇聚之处,是各种鱼类嬉戏的“繁华地带”,自然也是鲫鱼聚集之处,因此,也是钓鲫的最佳钓点。三是天然水域的岔口。如水库附近的岔口,这是鲫鱼避开风浪歇息和寻觅食物的好地方,一般此处芦苇和蒲草丛生,水草茂密,水中浮…  相似文献   

14.
大林子 《垂钓》2007,7(1):54-54
一般人总认为鱼类是沉默寡言的,其实所有的鱼类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还不乏“金嗓子”呢。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的胶东半岛,在鱼类资源方面得天独厚,它的东南北三面濒临黄海和渤海,海岸线曲折,水域广阔,饵料充足,鱼产种类众多。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蓬莱、荣成等地,或者濒海,或者靠河,各种鱼类易捕易钓,鱼产往往成了当地人的主要食品。  相似文献   

16.
邱宏 《中国钓鱼》2000,(1):22-22
沙丁鱼,学名多鳞鱚,广东沿海地区称其为“沙钻”。是一种亚热带浅海底栖小型鱼类。成熟个体一般在50.100克之间,偶然可见200克左右的个体。鱼体呈锥形,头大吻尖身体细长,喜欢栖息于清洁的沙质浅海,其体色也相应地呈银白中泛出嫩黄。沙丁鱼个体不大,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集群生活,易钓易捕,是我国东南沿海的经济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17.
鱼鹰子  陶世君 《垂钓》2010,(8):36-38
五、鱼类的感官及食性概述: ①鱼类的感官: 鱼类的感觉器官有嗅觉、视觉、听觉、味觉、敏觉以及水生脊椎动物特有的侧线器官。鱼类主要通过化学感受器感受周边物质的存在。嗅觉和味觉分辨的都是味,对同一物质有两种不同的感受,即气味与口味。  相似文献   

18.
颜恒 《钓鱼》2005,(22):39-39
对于夏天鱼情的多变,钓鱼人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如“一日三迂,早晚钓边”、“金晨银昏”、“神仙难钓午时鱼”等等,都从一般规律上揭示着鱼类的生存习性和特征。  相似文献   

19.
鱼类对饵料的反应,取决于它们的感觉器官;钓获量的多少,直接与鱼类的吞饵进食有关,而鱼类的吞饵进食,又直接与它们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有密切关系。不同的鱼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水域对饵料的反应也不尽一致:肉食性鱼类对小鱼、小虾等荤饵感兴趣,草食性鱼类对藻类、水草等植物饵料感兴趣。但这并  相似文献   

20.
表象训练是心理训练的一种,是指练习有意识地在头脑中通过表象呈现出各种动作的过程,并唤起临场各种感觉的训练方法。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理论是大脑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的过程,运动技术的学习可以理解为一是刺激过程;二是中枢神经的调控过程;三是运动过程。这三个过程是紧密联系的。表象训练有助于动觉表象清晰,加快动作概念建立,加速动作技能形式与巩固,提高动作质量与成绩。运用表象训练进行游泳技术教学,是利用人体的听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