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报纸版面编辑的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版面设计是报纸编辑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将一份有新意、有内涵、有文化、有品味的报纸呈现给读者,报纸的版面编辑必须在多方面具有创新意识.本文结合实际,重点提出了报纸的版面编辑应具备的几点创新意识,即理论创新意识、文化创新意识、精品创新意识、服务创新意识、美学创新意识和现代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张恨水报刊编辑思想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玮 《科教文汇》2009,(10):272-273
张恨水是中国报刊史上少有的采、写、编、管都很在行的“全能报人”。他的办报实践对后入来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他虽非专业出身,却恪守着新闻的信条,他拥有一颗爱国心,勤奋工作,精进不已,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读者意识,他的编辑思想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刘翠湘 《金秋科苑》2010,(12):169-169
惠特曼有一种浓厚的宇宙意识和强烈的宇宙情结,他对宇宙情有独钟。他宣称自己就是宇宙。《草叶集》初版时,作者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封面上,而是出现在第一首诗中的第449行:"沃尔特·惠特曼,一个美国人,一个粗人,一个宇宙。"在这里,说自己就是"一个宇宙"。  相似文献   

4.
刘翠湘 《今日科苑》2010,(12):169-169
惠特曼有一种浓厚的宇宙意识和强烈的宇宙情结,他对宇宙情有独钟。他宣称自己就是宇宙。《草叶集》初版时,作者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封面上,而是出现在第一首诗中的第449行:"沃尔特·惠特曼,一个美国人,一个粗人,一个宇宙。"在这里,说自己就是"一个宇宙"。  相似文献   

5.
加强副刊编辑的策划意识,这既是读者对报纸副刊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所赋予报纸副刊编辑的使命。实践中,经过“策划”的报纸副刊能够在保持文学副刊个性的同时弥补正版上新闻手段难以表现而读者未知欲知的缺憾,多出精品。策划过程要求编辑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事业的法治化进程不断深入,读者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为了更好地贯彻"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切实保护读者的权利,结合我馆情况,对读者在我馆享有的权利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建发 《科教文汇》2013,(20):145-14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就是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把"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本文从"关注身边事物,增强问题意识;提供思维支架,拓宽问题思路;梳理甄选问题,提高研究价值;引导实践反思,推动问题解决"四方面论述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让"没问题"的学生变得"有问题"。  相似文献   

8.
编辑意识与报纸可读性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有人认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就是加强趣味性,就是不要政治性太强、思想性太强,而要"软些、软些、再软些"就可以了。这种否定编辑意识的观点显然是不对的。当然,趣味性的报道读者也是很欢迎的,只要是健康的、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要注意报道。但这当中编辑意识时时刻划都在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其实,有很多读者关心的内容往往由于编辑意识的单一、乏味使读者不喜欢,浪费了一些好的素材,这是一个通病。改进的办法就需要加入多方面的编辑意识,不是靠追求简单的趣味性来提升报纸的可读性。所以要想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必须从编辑意识人手,它是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才能打开"可读性"的大门。  相似文献   

9.
编辑意识与报纸可读性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有人认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就是加强趣味性,就是不要政治性太强、思想性太强,而要"软些、软些、再软些"就可以了.这种否定编辑意识的观点显然是不对的.当然,趣味性的报道读者也是很欢迎的,只要是健康的、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要注意报道.但这当中编辑意识时时刻划都在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其实,有很多读者关心的内容往往由于编辑意识的单一、乏味使读者不喜欢,浪费了一些好的素材,这是一个通病.改进的办法就需要加入多方面的编辑意识,不是靠追求简单的趣味性来提升报纸的可读性.所以要想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必须从编辑意识人手,它是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才能打开"可读性"的大门.  相似文献   

10.
吴鹏 《科教文汇》2009,(22):231-232
白先勇是一位有着强烈宗教意识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充满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种宗教意识在他的小说《孽子》中也不例外,在小说《孽子》中充满了强烈的佛教意识,表达了白先勇对于人生痛苦的认识以及在痛苦中完成自救和救他的终极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一天早上,杰克在他们家那个废弃的车库里发现了一只恐龙。他马上去告诉他的爸爸。 "爸爸,车库里有一只恐龙!"杰克兴奋地说道。 "真的吗,杰克?太有趣了!到外面去玩吧,我正忙着呢。"说完,爸爸继续看他的报纸。  相似文献   

12.
作为报纸的编采人员必须具备宏观意识、求新意识、竞争意识、深入意识、前瞻意识、亲民意识、策划意识等几种意识。只有具备了这几种意识才能采写出好的新闻报道,才能时刻站在党的立场,时代的前列,一个制高点,鸟瞰全局,密切关注一切新鲜事物,新鲜思想,充分发挥党报的喉舌作用,从大处着眼,去考察报道对象及其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让读者通过新闻报道受到启示,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3.
颜伟光 《科教文汇》2007,(8Z):208-209
编辑意识与报纸可读性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有人认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就是加强趣味性,就是不要政治性太强、思想性太强,而要“软些、软些、再软些”就可以了。这种否定编辑意识的观点显然是不对的。当然,趣味性的报道读者也是很欢迎的,只要是健康的、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要注意报道。但这当中编辑意识时时刻划都在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其实,有很多读者关心的内容往往由于编辑意识的单一、乏味使读者不喜欢,浪费了一些好的素材,这是一个通病。改进的办法就需要加入多方面的编辑意识,不是靠追求简单的趣味性来提升报纸的可读性。所以要想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必须从编辑意识入手,它是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才能打开“可读性”的大门。  相似文献   

14.
张辉  李觉非  于海波 《科技广场》2007,(10):246-247
编辑工作是整个办报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编辑的基本素质决定了办报质量,作为编辑应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和较高的基本素质,才能使得报纸办得更具有生命力。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报纸编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一政治素质;二业务素质;三读者意识。  相似文献   

15.
谈新时期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馆藏多、馆舍大已不再是图书馆引以为荣的资本,而重塑自我形象,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读者。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一切需要。"这才是现代化图书馆的服务宗旨。针对新时期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读者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今天,图书馆在读者培训上也应推陈出新,充分发挥读者自主培训的潜力,变讲解为主的培训模式为活动式的读者自主培训为主的模式。本文研究与探讨了在"书海寻宝"活动中读者自主培训的可行性、策略以及图书馆在读者自主培训中应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媒体竞争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报纸媒体面临严峻的生存与发展挑战.本文以如何做好报纸编辑工作为由,探寻新形势下报纸编辑遇到的新课题.多种媒体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媒体的迅速崛起,给报纸生存带来了危机,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报纸编辑需要调整思路、重新定位;转换角色,新闻策划被动变主动;整合新闻,巧借新媒体为己所用;树立市场思想,积极尊重读者需求;具备创新思想,打造精品意识等.  相似文献   

18.
常品 《科教文汇》2010,(34):82-84
"陌生化"一词,首为俄国形式主义论者什克洛夫斯基所创,特指文学语言的特异性。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创作的某些大胆尝试与此不谋而合。主要表现在结构片段化、人物现实化、语言幽默化、指代符号化。它的情节是平平的,笔调是缓缓的,语气是淡淡的,然而却带给了读者一种莫名的兴奋,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无可抑制的冲击波,激起读者强烈的心灵震颤与共鸣。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利用文献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磊 《现代情报》2009,29(8):84-86
本文对报纸外刊、现订中文期刊、合订本过刊阅览室读者进行调查;对报纸外刊阅览室、现刊阅览室以及过刊阅览室的读者量进行统计分析;对《图书情报工作》2003年全年论文的引文统计。得出结论:期刊的使用率远远高于报纸,网络环境下读者还是习惯于阅读纸质文献。  相似文献   

20.
王露  吴征 《中国科技信息》2011,(20):191+197-191,197
维拉.凯瑟在其作品《我的安东妮亚》中充分地阐释了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成功地刻画出以安东妮亚为代表的女拓荒者形象,超越了两性间差异的限制,达到完美的理想融合,展现了凯瑟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