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实践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以下简称电机系)一贯重视实践教学,根据学校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提出的“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重要会议精神,明确了“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总体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生产实习工作是电机系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生产实习的改革工作,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电机系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主席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上十分强调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 ,他指出 :“学校是知识创新 ,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校是一所省属重点中学 ,近几年 ,我校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也取得可喜的成绩。1996年 ,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大胆提出了“创新教育”课题 ,开始了在农村中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首…  相似文献   

3.
中学阶段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2010年7月1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百名教育专家、大中学校校长共同分享了国内外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深入探讨了国外创新人才培养先进经验。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既需要大学,也需要中学乃至小学共同参与,大中小学有机协调,在不同年龄层次发挥特有的作用,才能形成有机而完整的“培养链”。  相似文献   

4.
一、“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 “创新”,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创造新事物(产品)”或“开辟新天地(境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人们一般把“创新”与“创造”等同使用。而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依据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简言之,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培养创新人才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学校应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特殊使命”来抓。1999年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无论大中小学都应加强创新教育,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教育的内涵是指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有创新的想法,不满足现状,不满足现成的答案,不墨守成规,善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新的问题,凡事问一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浅析"创新基金"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与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讨论了创新实践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关系;分析了重庆大学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基金,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时代进步呼唤创新,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勇于进取,富于创造力和开拓型人才。朱镕基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的期望。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素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但核心是围绕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创新精神和的实践能力是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最突出最根本的素质。而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宗旨的创新教育,最能集中体现出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及对其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创新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乃至成为创新人才的教育,这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关键所在。广泛开展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怎样开展好创新教育,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在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过程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必须紧紧抓住几个重点问题,才能使创新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教育观念是实施教育的导向和灵魂,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号令 ,并且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也就是说 ,我们的教育(当然也包括基础教育)应该是一种创新教育 ,应该是能“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能“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的教育。而目前我们的“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相对滞后” ,要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教育本身要创新 ,要深化改革。这是我们要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