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团结一致”写入奥林匹克格言,是跨越时代的智慧箴言。团结理念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特征不尽相同,团结行动是克服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单向度发展的有效手段。加速了奥林匹克团结价值观由奥林匹克道德体系的“基础性地位”向“核心价值观”蜕变的过程,这是奥林匹克团结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新冠危机决策同频共振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哲学”的价值融合。奥林匹克新格言中“Together”的符号表征指向一种“前置条件”,寓意在遵守奥林匹克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实现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新征程新发展,彰显变化社会中的时代精神。奥林匹克“更团结”的概念对译与中国情怀,象征现代中国对百年奥运发展的独特理解和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珠海某公司生产的一种健胸霜广告竟有“本事”与世界奥林匹克格言挂上钩——都是“更快、更高、更强”。各种打着奥运旗号的商业活动,使北京奥运标志及奥运市场开发蒙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哲学的困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奥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哲学的核心 ,人类有史以来所完成的任何竞技体育活动无不以“更快、更高、更强”为宗旨。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有差距的。在现代商业社会中 ,奥林匹克哲学和思想与现实存在巨大的差异 ,奥林匹克哲学显示了极大的困惑。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顾拜旦引用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亨利.迪东在指导学生户外运动时,鼓励学生的一句口号。格言既涵盖了体育项目运动的特点,也涵盖了奥林匹克的精神。随着对体育运动发展深入研究,“更快、更高、更强”蕴含的美的意念凸现,更美成为格言的一部分是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5.
"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作为奥林匹克新格言不成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京伟 《体育科学》2005,25(10):79-82
2001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提出“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的观点,引起众多中国体育理论学者好评,大都认可其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之必然。在比较原奥林匹克格言和此新格言的基础上提出不同观点。原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和奥林匹克信念逻辑自洽。“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提出尽管有其现实必然性,但从逻辑必然性,从语词表达形式看,以及其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长远影响等方面分析,应看作罗格的任期目标,其作为奥林匹克格言不合适。  相似文献   

6.
8月,全球的焦点都集中到了伦敦,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盛会激情上演,全世界的体育精英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下。为了国家荣誉,向着运动的极限发起挑战。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格言,亦称奥林匹克座右铭或口号,系奥林匹克运动宗旨之一。奥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它是国际奥委会对所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们的号召,号召他们本着奥林匹克的精神奋力向上。这句格言是顾拜旦的一位密友迪东于1895年在其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活动上提出的,顾拜旦对此颇为赞赏,经他提议,1913年获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将其定为奥林匹克格言。1920年它又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此外,奥林匹克运动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这句名言来源于1908年在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一次宗教仪式上,宾夕…  相似文献   

8.
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漫长的奥林匹克历史,塑造了人类的奥林匹克传统精神,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百年诞辰的到来,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也日趋丰富、更加深刻。它以“和平、友谊、团结、进步”为宗旨,以“公平竞争”为原则以“更快、更高、更强”为目标,以“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为格言,然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进步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奥林匹克是世界语言。从公元前776年第一支奥林匹克火炬在奥林匹克熊熊燃起,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盛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已成为了世界体坛的响亮口号。 奥林匹克运动为何经久不衰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和重视,这是因为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一门综合科学——奥林匹克学。世界上不少的人士都十分关注它,并正在深入  相似文献   

10.
文章依据人文奥运理念对"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人本、和谐、幸福的诠释原则."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性要求只有落实在由"人本、和谐、幸福"构成的诠释语境中,才能显现出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析"人文奥运"与中国新文化建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高雪琴 《体育与科学》2003,24(2):19-20,31
本文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思想层面、组织制度层面、活动内容层面等的分析,把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内涵结合到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中,从“人文奥运”的立足点出发,确定中国新文化建设的目标,并寻求中国新文化建设的途径--以奥林匹克特有的精神价值、文化形式、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教育人、吸引人、激励人,进而以合理的价值取向、权力和义务、道德修养,引导、教育人,从而全面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的奥运会运作模式需要坚实的理论作支撑。运用逻辑学和哲学方法从社会学、文化学、史学等多角度探讨指导奥林匹克运动不断发展的格言,研究奥林匹克格言的内涵及其发展。重点分析新格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认为内涵更宽泛,人文色彩更强,是更高的持续发展境界,具有更强的现代发展意识的体育理念、人文理念。指出了新格言对未来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积极指导作用:新格言决定着新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以人为本,促进公平竞争和文明、团结、进步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是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许下的新愿景,这一愿景具体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的7项遗产、35项内容之中得以体现,它们既是对未来遗产的多元创造,也是对既有遗产的夏冬延续。根据历届OGI报告、奥组委官方政策文本与"一续二全三跨"原则,确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的评估要求,并以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法、KPIs、风险评估法、成本效益分析法为指引,打造一个凝聚新理念、汇聚新模式、融合新方法的奥运遗产价值评估的"北京方案"。  相似文献   

14.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是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许下的新愿景,这一愿景具体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的7项遗产、35项内容之中得以体现,它们既是对未来遗产的多元创造,也是对既有遗产的夏冬延续。根据历届OGI报告、奥组委官方政策文本与"一续二全三跨"原则,确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的评估要求,并以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法、KPIs、风险评估法、成本效益分析法为指引,打造一个凝聚新理念、汇聚新模式、融合新方法的奥运遗产价值评估的"北京方案"。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基础的儒道家学说,使中国传统体育更重于人体康寿、保健养生,与奥林匹克文化中的“更快、更高、更强”对人自我极限的挑战精神有一定距离。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华与奥林匹克文化相互融合补充,才能使二者共同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对北京奥运场馆以及周围的体育设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许多场馆在奥运会后仍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果能妥善管理,有效开发利用,将会有力地促进北京全民健身运动、奥运旅游以及国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标志主要包括奥林匹克名称、五环标志和会旗、火炬、格言、奥林匹克会歌、奥运会吉祥物、奥运会口号、奥运会电视转播等形式,对它的保护和传播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及国际组织对于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及商业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奥林匹克运动及其标志的产生期,其商业价值并未得到开发,尚处于萌芽时期;第二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层面得到重视,并且由于电视转播介入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并提供新的机遇;第三阶段是奥运会的全面商业化,奥林匹克标志的商业价值得到深层次开发并在信息网络时代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格言有很多积极意义,但对其不当理解和使用,也会产生一些负面问题.1)它使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成为腐蚀运动员身体健康的种子;2)对它宣扬的价值伦理过度遵从,导致运动员的正向偏离行为,引发社会上各种创纪录风潮,易忽视弱者的生存权益.其实奥林匹克格言本身不是问题,错的是人类没有认识到其两面性的另一面,据此指出其适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兴起于欧洲的奥林匹克运动,其价值观念和活动方式大多与西方文化一脉相承。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导致了"不惜任何代价获胜"的赛场上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当前,奥林匹克道德面临着现代转型,道德失范的问题也势必会更为严重,并具有一定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