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也是教育改革的呼唤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预习存在误区,要通过激发学生的预习热情、指导学生预习方法、精心设计预习作业等途径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2.
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是课前自学。只有课前踏踏实实预习了才能知道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学习的重点、难点又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听讲才能主动,才能容易与老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说,预习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也是教育改革的呼唤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在这里我仅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预习习惯,谈一点自己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预习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布置预习时要细化指导.落实各项需要做到的内容.课堂上要有检查反馈环节。如此常抓不懈,学生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自能读书的起点。最终.学生将学会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通过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等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从教语文以来,笔者深切感到:预习是课堂教学的磨刀石,通过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教学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便于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和模仿性极强,也正是这种特点,创造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也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就要从教会学生预习入手,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预习时,要求学生坚持有效的结构化预习,养成勤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根据课文内容质疑问难的习惯。这样的要求,既能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回忆、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又能使学生从中发现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既能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又能使学生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进行数学课前预习的先决条件,由于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学生的课前预习还存在主动预习和被动预习之分。学生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的培养来实现,需要数学教师乃至家长持之以恒的去培养。同时,在培养时还要注意方法、讲究策略,让学生的数学预习在兴趣的带动下和教师科学的引导和培养下,逐步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  相似文献   

8.
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我深切感悟到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既可促进学生良好的自学行为,又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预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落实学案的过程中,存在着致使英语预习的完成情况落实不到位的各种现象。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教师方面要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细化预习内容,明确预习要求,提供预习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杨才珍 《文教资料》2011,(10):60-62
预习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明确预习要求、组织预习小组、加强预习指导和检查预习效果等方面探讨了有效指导学生预习,提高阅读教学实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预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小学阶段中,学生缺乏自主预习的意识,即使有的学生主动预习,也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来说是有很大裨益的,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传统的预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又逐渐成为人们争论的对象。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要不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观点1】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他们认为预习是学生学习过…  相似文献   

13.
预习是教师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四个方面阐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正>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地理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学生自己一个人的事,地理教师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地理教师在学生学习时怎样培养他们的习惯呢?通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可以让学生上课心中有数,较快地接受新知识。地理内容有些比较抽象,学生不好接受,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来提高接受能力。学生学习时间紧,教师应要  相似文献   

15.
<正>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我深切感悟到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既可促进学生良好的自学行为,又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分别要求:“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这充分说明了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应培养中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一、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学习新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叫他们预习不可。”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明确预习要求、编写预习提纲、书写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果等环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了确…  相似文献   

17.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进行课前预习的价值,从短期来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长远来看则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纵观学生预习作业的反馈,学生对预习的兴趣不浓,学生预习的技能、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真正意义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在预习作业的指引下,通过对预习作业的及时反馈指导和评价,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技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和运用正碗合理的预习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疑问和困惑,为其有的放矢地在课堂上听讲做好准备。预习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从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培养学生有效预习能力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20.
预习,是对一节课将要学习内容的准备,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的自学。预习有效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效预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课前有效预习习惯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