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我国乡村精英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导致了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这种状况部分地是由乡村教育的错位造成的.因此,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我们认为当前的乡村教育不是要培育"适于乡村生活的人"而是要致力于建设一种新的乡村生活方式,如是方能摆脱乡村建设主体空虚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推进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是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再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是乡村教育事业的重要构成,是传承和创新优秀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对于乡村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乡村片面劳动观念产生的消极影响、乡村教育改革产生的负面后果、现代乡村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乡村教育运动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一场社会改良运动。乡村教育立足于乡村生活,以改良农村现状,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为目的。乡村教育的内容多与乡土紧密结合,所使用的教材多为乡土教材。近代河南乡村教育运动主要有王拱璧的新村教育,其教育内容体现为新村自治与农事农俗;省立民众师范院的教育多以民生教育为主;百泉乡村师范学院的教学多以乡土活动为主;省立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多以乡土调查和民众读物为主。  相似文献   

4.
城乡差别是自有城乡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在城乡二元体制运行模式下,城乡差异必然带来城乡教育的不同,体现在教师队伍上存在着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两种语境。如何克服乡村教师队伍短板成为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在切实把握已有政策的困境与问题,正确认识乡村教师属性的基础上,构建适宜于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才能发挥政策的导向与引领作用,形成相对稳定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5.
理想的乡村中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在各处乡村改进事业,都不是农民自动去办,自动去改进,这真是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乡村改进事业总是不会成功。本篇江先生提出一种办法,——创设特殊的乡村中学——培养农民能力,使他们能自动去改进他们的事业。名为理想的乡村中学,其实,确是切实可办的乡村中学,理想二字,或指现在无此中学而言吧!编者志。农民教育的必要应先教育而后自治乡村教育的性质和范围关于乡村教育的三大问题乡村改进人才必备的条件乡村中学的需要乡村中学的特质内容和效果办理农村中学两个先决问题对于教育行政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对乡村资源的增值增效和实现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具有积极意义。现阶段,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面临主要问题反映在,大学生服务于乡村振兴意识薄弱,学校关于乡村振兴的教育缺失,地方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帮扶政策不足,乡村资源开发缺乏优化整合;为此,推动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服务乡村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帮扶政策;整合乡村资源,形成特色化与品牌化的产业。  相似文献   

7.
厘清要不要、从哪里来、谁来培养、怎样培养等基本问题,是乡村教师本土培养纵深推进的前提。必须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理解乡村教师本土培养的价值,解决认识问题;确立定向培养为乡村本土教师供给主渠道,解决来源问题;明确地方师范院校培养乡村本土教师的独特优势,解决院校主体问题;基于乡村教育场域,培养“追梦人“”新乡贤“”大先生”,解决目标、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取向”的教育与乡村教师的文化积累 当前,在乡村学校教育中存在一种试图利用“城市取向”的教育模式来弥补农村受教育者与城市受教育者之间文化差异的现象。这种乡村学校教育本质上就是以城市文化去改造乡村文化乃至取而代之,以期达到所谓农村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但这种传统“无论是以民族传统还是以现代化、科学、文明等为教育内容,都是以忽视、贬低、解构乡村当事人的主体性作为推进教育的方式的。”农村学生上学的目的清楚、直白,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又是最多,教育需求极大。但纵观历史,乡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差距无可辩驳,尤其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外迁,更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陶行知大半生扎根于农村,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在《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一文中他指出,教育改进与乡村改造其实是互通的,二者相辅相成,所以“依据乡村实际生活,培养有农人身手,科学头脑,艺术兴味,改造社会精神之教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教师对于乡村教育职业特性的适应程度直接影响其专业发展。当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普遍面临着"自身"与"场域"脱节的困境。为此,应立足于乡村教师所在场域的特点,结合其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取向,通过重视场域引领制度支持,基于场域实践加强高校辅助以及依托场域情感引导的舆论宣传等途径,结合场域内外多维力量,提高乡村教师的场域适应性,更好地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1986—2007年间国内教育类和学报类核心期刊上有关农村义务教育研究的文章的分析显示:(1)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研究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2)从研究方法上看,非实证研究占绝对优势,实证研究有显著的增长;(3)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普及、教育均衡发展、师资力量、城乡二元教育结构、教育为农村建设服务等7个方面的问题;(4)资金短缺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最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育既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构成,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关键领域。通过对2010—201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农村教育类立项课题的量化分析发现:我国农村教育研究仍相对薄弱,高级别课题立项尤显不足;立项地域分布整体较均衡,立项单位明显以师范类高校为主,且非“双一流”高校是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偏社会热点和教师发展,相对忽视理论建构与课程教学。为此,研究建议加大对农村教育课题投入力度,推进高级别立项成果产出;鼓励多类型、高水平院校关注农村教育研究,引导跨机构、跨组织的协同研究;强化农村教育理论研究与过程研究,逐步实现研究的内在自主与理论自觉等。  相似文献   

13.
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但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农村职业学校还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严重制约着服务三农作用的发挥。通过对X职业学校的实地调研,探索农村职业学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促进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重视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教育存在公共投入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比重偏低、各级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该加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总量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建立多元主体农村教育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学音乐教师培训关系到农村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前的培训存在着针对性不强、未能很好地切合受训教师实际等问题。应该改进培训方式,根据农村教育实际和教师的不同需要,构建多元化培训模式;通过开展不同层次和主题的培训,通过科学管理、细化培训考核内容等办法,提高培训效果,促进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当前,家庭、学校、政府、社区等主体教育作用发挥不力是阻碍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多元化教育体系的重要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家庭、学校、政府和社区等责任主体要积极配合,各司其责,共同建立起多元化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术教育在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美术教育中应构筑多元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途径,培养一代既能教美术,又能教其他学科的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培训的公益性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培训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工培训的公益性在政府投入、企业积极性及职业学校培训意愿和能力等方面正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保障农民工培训的公益性,需要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相关主体,积极采取措施,共同承担培训责任。  相似文献   

19.
In a world marred by the fears of religious extremism, Muslim women have become subjects of various global projects that aim to modernize ‘traditional’ Muslim societies through women’s education and empowerment. Embedded in these discourses is an assumption that all educated Muslim women will empower themselves through challenging the ‘oppressive’ structures of their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This paper challenges these homogeneous narratives of education and empowerment through highlighting the complexities of educated women’s daily lives in rural Pakistan. We situate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rural educated Pakistani women in global mainstream as well as in local historical narratives regarding the role and purpose of education for women. Our analysis reveals how the educated women participants’ lives were shaped by a complex gendered hierarchy that facilitated educated women to take on new roles while simultaneously requiring them to maintain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with family and community members.  相似文献   

20.
曹新英 《成人教育》2013,33(5):35-37
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的培养。而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当前我国农村农民从总体上看学历水平普遍偏低,综合素质欠佳,要想改变这个现状,必须普及农村社区教育。但是,由于当前各界对于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用不当等,农村社区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深思和探究。同时也需要我们针对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