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密度分别为 ρ1及 ρ2 的两种物质相混合 ,(假设混合总体积不变 )则求 :( 1)当取等质量的这两种物质混合时 ,其混合物的平均密度为多少 ;( 2 )当取等体积的这两种物质混合时 ,其混合物的平均密度为多少 ?分析 :( 1)设取两种物质的质量均为 m,则有 :ρ=m mV1 V2=2 mm/ρ1 m/ρ2=2ρ1ρ2ρ1 ρ2.( 2 )设取两种物质的体积均为 V,则有 :ρ=m1 m2V V=ρ1V ρ2 V2 V =ρ1 ρ22 .由此得结论 :( 1) m1=m2 时 ,平均密度为 ρ=2ρ1ρ2ρ1 ρ2 ;( 2 ) V1=V2 时 ,平均密度为ρ=ρ1 ρ22 .应用以上结论 ,我们就能巧解如下几例初中物理竞赛题 :[例 1…  相似文献   

2.
反比例函数具有如下十分浅显而又很有价值的性质:(1)对于双曲线y=kx(k≠0)上任一点P(x0,y0),恒有x0y0=k(k为定值);①(2)在(1)中过点P(x0,y0)作PA⊥x轴于点A,作PB⊥y轴于点B,O为坐标原点,PA=BO=|y0|,PB=OA=|x0|.则S OPA=12|k|,②S矩形OAPB=|x0|·|y0|=|k|.③下面举例说明其在解题中的应用.例1若双曲线y=-6x经过(m,-2m),则m的值为()(A)3(B)3(C)±3(D)±3解由性质(1),得m(-2m)=-6,m2=3,所以m=±3,故应选C.例2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当它的体积V=5m3时,它的密度为ρ=1.98kg/m3.(1)求ρ与V的函数关系;(2)求当V=9m3时二氧化碳的密度;(3…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中考物理非常重视对能力的考核 .那么 ,中考中对能力的考核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分析 .1 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 .在每年的中考中以考查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为主要目标的试题比例最大 .例 1 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 ρ1、ρ2 ,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做成合金 .试证明该合金的密度为 2 ρ1ρ2ρ1+ρ2(假设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变 ) .(2 0 0 1 ,天津市中考题 )评析 :该题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规律准确理解 ,熟练掌握 ,能根据题设条件及概念和规律在头脑中形成合金密度的清晰物理图景 .证明 :ρ合 =m合V合 =…  相似文献   

4.
两种不同的物质ρ1、ρ2相混合,其混合物的密度ρ合有如下两种形式:(1)按体积混合:ρ合=ρ1V1 ρ2V2/V合(当V1=V2时,ρ合=1/2(ρ1 ρ2))(2)按质量混合:ρ合=m合/m1/ρ1 m2/ρ2=ρ1ρ2m合/ρ1m2 ρ2m1(当m1=m2时,ρ合=2ρ1ρ2/ρ1 ρ2)灵活运用上述两式,可以很简单地解决有关混合物类计算题。请看下面几例:例1(95年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某厂生产的酒精,要求含水量不超过10%,采用抽测密度的方法检验产品的质量,这种酒精的密度应在什  相似文献   

5.
混合物的平均密度与混合前所用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密度有关 ;二者在未发生化学变化或分子缔合时 ,总体积等于混合物中溶剂与溶质的体积之和 ,这时平均密度能用特定公式计算出 ,而溶质与溶剂质量的多少常用溶质质量分数表达 ,因此混合物平均密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也存在着特定的关系 .设溶剂密度为 ρ1,质量为m1;溶质密度为 ρ2 ,质量为m2 ,混合物其平均密度为 ρ ,则ρ =m1+m2V1+V2=m1+m2m1ρ1+m2ρ2=(m1+m2 ) ρ1ρ2m1ρ2 +m2 ρ1. ( 1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M =m2m1+m2.由此得m1=m2 ( 1 -M)M . ( 2 )将 ( 2 )式代入 ( 1 )式中得 :ρ =ρ1…  相似文献   

6.
近 3年来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实验题中 ,一题多解型实验是一大特色 .经典实验如测密度、电阻实验方法逐渐由单一性转化为多解性、多解多问的创新型实验题目扮演着重要角色 .拓展性、综合性、科学灵活性是试题的命脉 ,真正考查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讲实验、背实验、背步骤和结论的教和学模式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1 测体积例 1 .( 2 0 0 2年重庆 )请测定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V(已知石蜡的密度为 ρ,水的密度为 ρ水 ,且 ρ <ρ水) ,所用器材不限 ,要求 :( 1 )写出使用的主要器材、简要步骤和需要测定的物理量 ;( 2 )写出相应的体积表…  相似文献   

7.
一次函数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且题型丰富新颖.下面精选近年来中考试题分类解析如下:一、运用一次函数概念求函数表达式中的字母例1若正比例函数y=(m-1)xm2-3,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值为!"#$.分析:依据正比例函数定义知,x的指数应为1,得到关于m的方程,同时结合m-1<0这一限制条件即可求出m.解:∵y=(m-1)xm2-3是正比例函数∴m2-3=1解得m=±2又∵y随x的增大而减小∴m-1<0即m<1∴m=-2.二、数形结合巧解图象选择题例2下列图形中,表示一次函数y=mx+n和正比例函数y=mnx(m、n是常数且mn≠0)的图象是(%&)yOxyOxyxyOxA B C DO分析:一次函数y=kx+b(…  相似文献   

8.
1.常规测量。根据公式 ρ=mV,分项测量。天平测质量记作 m(液体的质量需借助杯分两步 :先测杯液质量记作m1,再测剩余杯液质量记作 m2 ,计算液体质量 m=m1- m2 ) ;量筒测体积记作 V(固体的体积需借助水分两步 :先测水的体积记作 V1,再测水和物的体积记作 V2 ,则 V=V2 - V1) ;计算结果 :ρ固 =mV2 - V1,ρ液 =m1- m2V 。2 .变换条件 ,用水取代量筒 ,测密度。例 :利用天平、水和杯、线 ,测出石块的密度。分析题时引导学生思考 ,天平、量筒测密度原理ρ=mV中 ,已知条件中无量筒 ,V已不能直接测出 ,需找一个等量代替 ,如何代替呢 ?学生追题…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都知道 ,要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如图 1所示的这样一个玻璃瓶的容积是很难办到的。那么我们平时是怎么测量瓶的容积的呢 ?下面 ,介绍几种用“水”巧测瓶的容积的方法。图 2方法 1 :水 +量杯如图 2 ,先将空瓶装满水 ,然后把瓶中的水倒入量杯中测量 ,测得水的体积就是瓶的容积。方法 2 :水 +天平如图 3所示 ,先用天平测出装满水的瓶的图 3总质量m总 ,再把瓶中的水倒掉后测出空瓶的质量m瓶 。因为水的密度( ρ水 =1 .0× 1 0 3 kg/m3 )大家都是知道的 ,所以根据密度公式 ρ =mV 就可算出瓶的容积为V瓶 =V水 =m总 -m瓶ρ水。图 4方法 3:水…  相似文献   

10.
题 1 如图 1所示 ,有一个密度计 ,A、B两点分别是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刻度位置 .已知A测得的密度为 ρA,B测得的密度为ρB .把这个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 ,液面位置恰好在A、B的中点C处 .请推导出 ρC 的表达式 .( 2 0 0 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考题 )图 2题 2 如图 2所示 ,电源电压U一定 .开关S闭合 ,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在a端时 ,电压表的示数是 3V ;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在b端时 ,电压表的示数是 9V .则当滑动变阻器R3接入电路的电阻为其最大阻值的一半时 ,电压表的示数是   V .( 2 0 0 2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题 )分析 :…  相似文献   

11.
在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两类应用一次函数解经济型应用题,现归纳如下: 一、建立一个一次函数模型在一次函数y=kx+b(k≠0)中,设x取x1、x2时,y的对应值分别是y1,y2,当x1≤x≤x2时,函数图象是线段,函数有最值:(Ⅰ)若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如图1,当x=x1时,y最小值=y1;当x=x2时,y最大值=y2.(Ⅱ)若k<0,y随x增大而减小,如图2.当x=x1时,y最大值=y1;当x=x2时,y最小值=y2.  相似文献   

12.
原题 有一大池盐水 ,其体积为 V.给你一只量筒 ,一架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 ,要求只用以上器材计算池中盐水含盐的总质量 .( 1 )简要地写出测量的主要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 2 )用已知量和所测物理量写 (出 )池中盐水含盐总质量的表达式 .(第十三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试题 )原解  ( 1 )用天平称出量筒质量为 m1,在量筒内注入体积为 V1的盐水 ,再用天平称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 m2 .( 2 ) m盐 =( m2 - m1V1-ρ水 )· V.笔者认为原解是错误的 .分析 首先 ,原解的 m盐 =( m2 - m1V1-ρ水 )· V,即 m盐 =( ρ盐 - ρ水 )·V是建…  相似文献   

13.
例 1 在水平地面上有 3块边长为 2 0cm、密度均匀且为0 75× 1 0 3kg/m3的正方体木块 ,如图 1 (甲 ) .某小孩把这 3块木块逐一竖直堆叠起来 ,如图 1 (乙 )所示 .求 :( 1 ) 1块木块的质量是多少 ?( 2 ) 3块木块堆叠起来后 ,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 3)小孩堆叠这些木块至少做了多少功 ?( 2 0 0 2 ,广东省中考题 )解析 :( 1 )m =ρ木 V木 =ρ木 a3=6 (kg) .( 2 )p =FS=3mga2 =4 41 0 (Pa) .( 3)小孩堆叠这堆木块 ,其实只须对第 2和第 3块木块做功 ,因此 ,可分别求出小孩对第 2和第 3块木块所做的功 .从图 1中不难看出 ,此时第 2块和第 3块木块…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浮力巧算密度,主要是以下几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2、利用力的平衡: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3、利用称重法(或称实验法):F浮=G-F拉4、利用密度公式:ρ=mv例1一木块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14,求木块的密度。已知:V露=41V,ρ水=103kg/m3求:ρ木.解: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木即ρ水gV排=m木g=ρ木gV又因为V露=41V所以V排=V-41V=43V所以ρ水g34V=ρ木gVρ木=34ρ水=34×103kg/m3答:木块的密度为0.75×103kg/m3。例2木桶中装满水,轻轻往水面放一根2kg的圆木,从木…  相似文献   

15.
Thecriticalheatflux (CHF)intheforcedconvec tiveboilingwithawalljethasbeenstudied.KattoandIshii[1 ] measuredtheCHFofsaturatedwater,R1 1 3 ,andtrichloroethane (ρl/ ρg =2 0 3— 1 60 3)atatmosphericpressureforadownwardfacingplanewalljet,varyingthevelocityufrom 1 .5to 1 5m/sandtheheaterlengthLfrom 1 0to 2 0mm ,andproposedEq.(1 )topredicttheirCHFdata.    qcoρghfgu=0 .0 1 6 4(ρl/ ρg) 0 .867(σρlu2 L) 1 / 3 (1 )  KattoandHaramura[2 ] ,further,haveextendedtheirvelocityrangefromu =1 .8t…  相似文献   

16.
知识网络图解2 基础知识梳理( 1)定义 :形如y=ax2 +bx +c(a≠ 0 ) (一般式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其图象是抛物线 .( 2 )图象画法 :用描点法 ,先确定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 ,再对称地描点 (一般取 5点 ) .( 3)抛物线y =ax2 +bx +c=a(x +b2a) 2 +4ac -b24a 的对称轴是直线x =- b2a,顶点坐标是 ( -b2a,4ac -b24a ) .当a >0时 ,开口向上 ,在对称轴左侧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在对称轴右侧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x =- b2a时 ,y有最小值4ac-b24a ;当a <0时 ,开口向下 ,在对称轴左侧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在对称轴右侧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x =- b2a …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题1 已知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点 (2 ,3 ) ,则k =. (2 0 0 1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题 )2 点A(a ,b)、B(a -1,c)均在函数y =1x的图象上 .若a <0 ,则bc .(填“ >”、“ <”或“ =”)(2 0 0 1年河北省中考题 )3 某函数具有下列两条性质 :(1)图象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 ;(2 )当x >0时 ,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 .请举一例 (用解析式表示 ) :. (2 0 0 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4 已知反比例函数y =kx 与直线y =2x和y =x + 1的图象过同一点 ,则当x >0时 ,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 .(填“增大…  相似文献   

18.
中考知识梳理1.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其图象是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1)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当x<-b/(2a)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b/(2a)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  相似文献   

19.
1.求质量例1小明用一个最多能装5kg水的塑料桶装满豆油,则桶内豆油的质量()(A)大于5kg.(B)小于5kg.(C)一定等于5kg.(D)可能等于5kg.(2001年黑龙江)分析在塑料桶中分别装满水和豆油,可知二者体积相等,豆油密度比水密度小,由m=ρV可判断豆油质量小于水质量.选B.  相似文献   

20.
有关一次函数的中考开放性试题常常涉及利用一次函数性质补充条件、由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确定函数解析式等等 .在解有关一次函数的开放性试题时 ,要充分利用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及其性质 ,运用恰当的策略 ,并注意分类讨论等方法 .下面以近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为例说明 .一、利用一次函数性质补充条件  例 1  (2 0 0 3年黑龙江省中考试题 )已知一次函数 y =kx+2 ,请你补充一个条件 :         ,使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分析 依据一次函数的性质 :当k >0时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 <0时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本题由于“y随x的增大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