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及”是从文言釆的,口语里很少说;“同”流行于华中一带,带一点方言色彩。在普通话里,“跟”用得最多,但是文章里最常见的是“和”. “和、跟、同、与”都有两种作用。比较:(1)水仙和腊梅都开了。(2)他和我说话呢!在前一句里,“水仙”和“腊梅”的地位是平等的,“和”字的作用在于把这两个并列的成分连接起来,这个“和”是连词。在后一句里,“他”和“我”的地位不平等,“他”是“主”,是说话的人,  相似文献   

2.
胡光明 《大观周刊》2011,(44):180-180
教育是发现、挖掘、呵护、培植、壮大、弘扬人性中天然的“善”和“自由”的过程,是一个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品行修养,以“同化”、“影响”的方式“激发”、“点燃”、“导引”他人自身固有的品性和资质的过程。教育不应该是把人“塑造”、“锻造”成某一模式,而应该是以“润无无声”的方式让人“自然”地成为一个自由、和谐的人。  相似文献   

3.
二、色彩和用法不当。 (一)色彩不当。 成语的色彩是多方面的,这里着重谈谈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跟其他词语一样,有褒义的、有贬义的,也有中性的。如“克己奉公”、“同仇敌忾”、“大刀阔斧”、“叱咤风云”、“从容不迫”、“肝胆相照”、“运筹帏幄”等都是褒义的;“粉墨登场”、“沆瀣一气”、“道貌岸然”、“负隅顽抗”、“阳奉阴违”、“蠢蠢欲动”等都是贬义的;“遍体鳞伤”、“人困马乏”、“自言自语”、“飞沙走石”、“犬牙交错”、“漫山遍野”、“街头巷尾”等都是中性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五四”运动85周年,本文从启蒙主义视角观照和分析“前五四”、“五四”、“后五四”三个时期中国新闻传播的主流话语。认为“前五四”时期新闻传播的对象是“国民”,新闻传播的主要任务是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服务;“五四”时期新闻传播的对象变为“公民”或“公众”,主要任务是培育现代公民社会;“后五四”时期,“人民”、“大众”、“群众”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对象,新闻传播的主要责任是动员民众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业。“五四”时期新闻传播中“人的发现”和“立人”的启蒙使命并未完成,直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十六、“今”和“令” “今”和“令”是两个不同的字,两个字在意义上也大不相同,单独使用是不难区别的。但是两个字作偏旁时就容易混淆了,如“含”是“今”下从“口”,不是“令”下从“口”,“念”是“今”下从“心”,不是  相似文献   

6.
正面报道要吸引人,就要增强指导性和针对性;为了增强指导性和针对性,就要善于选角度、抓问题。一提抓问题,有的同志就感到和正面报道是对立的,认为既然是正面报道,就要回避问题,这其实是对“抓问题”的误解,把“问题”理解得太狭隘了。关于“问题”,《现代汉语词典》有4种解释:一是“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二是“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三是“关键、重要之点”,四是“事故或麻烦”。4种解释中,只有第4种和正面报道是对立的。正面报道并不排斥“抓问题”,不论对问题作“题目”、“矛盾”、“疑难”、“关键”等何种理解,正…  相似文献   

7.
报告文学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同时又有艺术加工的一种文体.也有人说:报告文学是“报告”加“文学”;还有人说:它是以文学的手段来“你报告我”、“我报告你”。众说纷纭,但都离不开“文学性”和“新闻性”。以常见的报告文学作品来看,它的“新闻性”体现于报告文学本身的“现实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中。一、它是信息的载体,是时代脉搏和时代气息的“温度计”和“风向标;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是现代意识的体现者。所谓“现代意识”,就是作者站在历史阶梯的最高层次上,对社会历史发  相似文献   

8.
在人们的各种交际活动中,称谓是被广泛地使用着的。所谓称谓,就是人们由亲属和各种社会人际关系以及身分、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哥哥”、“弟弟”、“丈夫”、“妻子”等,是由亲属关系得来的称谓;“主任”、“校长”、“厂长”、“经理”等,是由职务形成的称谓;“教师”、“司机”、“邮递员”、“售货员”等,是由职业形成的称谓;“团员”、“盟员”、“会员”等,是由身份形成的称谓;等等。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之中。因此,同  相似文献   

9.
王瑜 《大观周刊》2012,(23):128-129
“文化”这个词,已经传遍当今社会各个角落,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已出现了“校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建筑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文化”等等。校园文化是根植于校园的一种文化积淀,是学校师生员工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是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档案馆"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功能辩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档案和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三者之间存在“资治”为源、“存史”为本、“文化传承”为实的辩证关系。“资治”是档案现象的成因 ,也是“存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源泉。“存史”是社会赋予档案馆的最高使命 ,是档案馆的根本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的提出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档案职业的一次“重新发现” ,是对档案馆社会功能的高度涵盖 ,它具体体现在档案馆的“存史”、“资治”功能之中。狭义的档案文化效用不同与广义的“文化传承”功能 ,它只是众多档案利用形态之一。在强调档案文化效用的同时 ,决不可本末倒置 ,忽视甚或忘却档案职业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上看幽默的产生和演变与发展最清楚了。婴儿出生是不会说话的。他学习语言开始第一课是“妈妈”。这可说是世界语,中国和许多外国都一样,是母亲教的。第二课是“奶奶”,或别的两个“音”,是吃奶的意思,然后是“嘘嘘”之类表明撒尿的意思。以后课程多了,会说:“我饿了”、“我要撒尿”、“要拉屎”、“我还要”……都直言无隐,想什么就说什么。长大上学了,有些话就不直说,开始用文明说法,不说“拉屎”、“撒尿”,改说成“大便”、“小便”,“出恭,“上茅房”。再往后,“茅房”改叫“厕所”,现在更文明,叫“洗手间”了。人在接待宾客,客…  相似文献   

12.
一、吃透上情和掌握内情的关系 这里的“上情”是指党的方针政策和地方的工作中心,“内情”是记者要去采写的部门、事件和话题。写好经济报道,应吃透“上情”掌握“内情”,两者应有机结合。“上情”是“内情”的精神和指导,“内情”是“上情”的展开和体现。目前的经济报道在处理这两者关系的问题上,主要存在三种问题:一是未吃透“两情”就仓促上阵,草率下笔,使文章内容空泛,不知所云,有时还会帮倒忙。二是对“两情”虽有了解,但不深入“结合”困难,“内情”未充分地体现“上情”,文章缺乏政策的高度和时代性。三是“两情”虽有结合但内情不典型,选材失当,劳而无功,不足以充分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方国定  岳海 《新闻实践》2002,(11):53-54
“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中国占了八个”、“克林顿将出任法派服饰形象大使”、“三星堆是外星人杰作”、“西藏有金字塔”、“王海珍和张艺谋的恋情”、“中国的登月成本仅仅是修两三公里地铁的费用”、“豪华装修可能引起白血病”……这些都是前些时候在一些媒体出现甚至被爆炒的“新闻”。但遗憾的是,它们都不是真的。与早些年相比,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似乎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涉及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詞汇”(同“詞彙”、“辞彙”或“辞汇”)一詞用得很乱,許多人用它来代替“詞儿”“詞語”等,都是不对的。“詞汇”和“詞”(“詞儿”)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詞。“詞”是指語言里一个一个的詞說的,比如”这是祖国美丽的春天”一句話中就包含了六个詞;”这”、“是”、“祖国”、“美丽”、“的”、“春天”。詞汇却不是指語言里一个一个的詞說的,而是指一种語言里全部  相似文献   

15.
戈公振著的《中国报学史》,其第二章曾谈到宋朝的“邸报”、“小报”和“新闻”等,但没有系统地说明。兹就所见的宋代史料略加概述,供参考。按宋朝的报纸,有“邸报”、“朝报”、“边报”、“小报”等等名色,“小报”是南宋才有的。“邸报”、“朝报”、“边报”都是政府公报,系由官方发布的政治新闻,  相似文献   

16.
副和付 “副”和“付”这两个同音字,字义很不相同,不能通用、但在书报上、商店里、机关里常被混用,主要是把该用“副”字的地方用了“付”字。如付食品、付作用、付主任、付业、一付眼镜等。误用的相当多。对这两个词的词义,应该分辨清楚。 “副”表示区别于“正”、“主”的意思,有居于第二位的意思,如副主任、副教授、副经理、副手、副官。“副食”是表示区别于“主食”的意思,“副品”是指没达到质量要求的不同于“正品”的产品。人有正副,物也有正副。“副”还表示附带和符合的意思。“副业”指主要职业以外附带经营的事业;“副作用”指随着主要作用而附带产生的不好的作用。“名副其实”的“副”,是符合的意思。“副”还可以作量词用,如一副手套、一副对联、一副笑脸。  相似文献   

17.
如今的广告用语,借用和改用名词、成语成为时尚。其间有妙语出众的,亦有弄巧成拙的。著名语言学家丁声树生前特别推崇这样一副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这是一副绝好的对联!首先,内容好:劝人勤学苦练,教人学无止境;其次,形式好:对仗工整,炼字警切。“书”对“学(学问)”、“山”对“海”、“路”对“涯”、“径”对“舟”,都是名词对名词;“有”对“无”、“为”对“作”,都是动词对动词;“勤”对“苦”,形容词对形容词,所对词性都相同。“书山”对“学海”,“有路”对“无涯”、“勤为径”对“苦作舟”,句法结构也都相同。从词义上看,所对都是同类的词,而且“书山”和“学海”都用了比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超 《新闻记者》2002,(1):68-70
近年来 ,广告经营行为介入新闻业务的势头很猛 ,出现了大量“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 ,给新闻传播学和广告学理论界带来一定的混乱局面。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以便在理论和实践中分清新闻和广告。 (本文中的“广告”是指大众媒体广告 ,而且仅指商业广告 )“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是一种异化1.新闻与广告不能相容“新闻”与“广告”定义很多 ,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 ,权威理论普遍认为 :新闻强调“新”、“真实客观”、“迅速传播”、“具有新闻价值” ,是“时间的易碎品” ;广告包括…  相似文献   

19.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其主干“说”,更是有声的语言艺术。作为以“说”为主,以“说”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服务大众的广播节目主持人,“说什么”和“怎么说”是两个根本和关键问题。“说”,即语言的表达,无论是播音员还是节目主持人都应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研讨班上,丁关根同志的讲话中谈到新闻宣传把握好“度”时说:“这在新闻工作中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也是情和理的统一。每一条新闻报道,每一项宣传内容,几乎都有“度”的问题,诸如宣传报道的时机、分寸、力度、角度等……”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的统一,称之为“度”。所谓“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也就是保持自己存在的量的限度。“度”在世界万事万物中普遍存在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客观事物的“度”,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恰到好处”,做事情要掌握“火候”、“分寸”、“尺度”、“时机”,处理问题要“合适”、“适度”。俗话说,“过独犹不及”,过度和不及都是不正确的,都没有掌握好“分寸”、“火候”和“尺度”,都不是“恰到好处”。诸如医生开药要适度,剂量太小,不能除病;剂量太大,可能致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