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学院创新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社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需求的需要,从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入手,设计了以专业核心技术课程为基本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创新教学体系。通过教学中注重“实用性、模块性、主导性、多样性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实践教学中的“三层次”教学体系,达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办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企业所需要的模具人才就是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高职模具专业要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得以巩固;通过实践使学生各方面的实践综合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实际的岗位工作实践,使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获得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项目教学法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教学效果,采用项目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了基于教学工厂环境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设计,笔者以自己对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例,研究了课程设计的作用和目的,阐明了课程设计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了课程设计对高职学生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二年制模具专业的总体要求及社会对模具专业人才需求,从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人手,设计了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基本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创新教学体系。通过教学中注重创新教学体系中的教学策略和“二年不断线”实践教学,达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修的重点课程之一,本文详细探讨了《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学生特征分析及学习目标的确定,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确定学习评价方式。最后设计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这种课程教学模式是在课程知识与模具设计的各个环节之间建立联系,以核心项目为中心,以模具设计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来组织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做中学"是一种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也是CDIO工程教学模式倡导的重要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UG三维造型及模具设计"的教学情况,总结了"做中学"在本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对“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可以结合模具相关职业岗位需要,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教学设计,在具体项目的引导下,建立以典型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体系,将项目的内容设置成任务,通过项目任务的“教学做”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为本课程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计算机辅助制造与数控加工专业方向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方面的基本要求,采取能力进阶的项目教学法着力培养学生设计和制造模具的综合技能。总结了项目教学法和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介绍了该知识模块的课程体系,重点阐述了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和模具装配等三个教学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能力进阶方案的实施。最后,对项目教学的效果以及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根据社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调查,确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提炼,然后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学习领域,最后构建了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这是因为模具行业的人才目前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但根据用人单位的反映,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正确按专业需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才是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核心"。本文介绍了如何培养实践能力的基本要素,如何通过整合课程结构、构建"岗位——任务"的实训模式、强化校内实习场所、校企合作、职业资格培训以及"双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对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学生管理模式、考核方式及教学质量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证实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著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十分讲究应用性,在教学目标中应该突出应用能力。项目式教学方法要求很高的综合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十分符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在专业教学中使用项目式教学法,可以改变目前的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优秀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方法,改变传统的设计计算制图的枯燥过程,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将多种计算机设计软件融入其中,使二维平面图纸变成下观的三维立体结构,并且进行仿真动作设计,使学生对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有了一个直观、真实、全面的理解,并且掌握多项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模具企业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提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改革措施:用工作任务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在学习模具设计和结构形式的同时,将已经学习过的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加工、模具机械加工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公差与配合等模具专业基础课融入到教学中,夯实学生的机械设计知识基础,提升了学生就业能力和择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职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教育方式,要突破以理论指导实践、全面化学习的模式,采用以点带面、以技能实践促进理论掌握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技能与知识的转化,突出中职教育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指导方针,培养出具有很强的技能操作能力和一定理论水平的学生,以适应现代模企对一线生产技术人员的社会用工需求.  相似文献   

18.
王丽芳 《九江师专学报》2007,26(6):105-106,110
根据模具工业发展的趋势和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需要,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提出了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来培养学生工程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岗位要求,探讨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培养岗位就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学生就业能力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胡道春 《职教通讯》2012,(12):56-58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针对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并把产学研模式应用于教学中。阐述产学研的相互关系和"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特点,并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产学研模式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