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松  胡树华  牟仁艳 《科学学研究》2013,31(3):344-349,436
区域创新体系(RIS)是国家创新系统在区域层次的延伸和体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国家创新战略的实现。本文在区域创新体系面临四大困难的背景下,系统梳理了区域经济理论、创新经济学、创新系统论与RIS点对点的溯源关系,在此基础上,以老三论、新三论为理论依据,界定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结构及运行,最后阐述了RIS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外区域创新体系最新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区域创新体系(RIS)已成为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通过对近三年(2007-2009)国外学者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文献进行了回顾,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实证研究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归纳综合了目前国外RIS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国际进展综述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1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区域创新系统的英文表述为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1994)教授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在库克、布拉茨克和海登里希(Cook,Braczyk and Heidenreich,1996)主编的题为<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书中,库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系统外生结构性风险的识别及其解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区域创新系统(RIS)的理论回顾,指出了忽视RIS的外生性风险管理是部分地区区域创新系统衰退的重要原因.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外生结构性风险的概念和因素构成,给出了各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管理熵进一步构建了该耦合关系的量化描述模型,为区域创新系统外生结构性风险管理走向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般系统模块论是在继承和发展一般系统结构理论中得出的一种新的现代系统论,其提出的“独立模块”的概念,使得系统创新、协同创新机制有了模块的独立性依据。文章基于一般系统模块论对协同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行阐释,归结出模块独立性、内聚与耦合性、多态性和伙伴关系指导下的四条运行规则。在此基础上,从宏观视角下沉到微观主体,针对协同创新主体提出打破边界、权责分明、深度协作、创新机制等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与技术创新范式的改变,区域化创新政策要求大学通过知识创新成为区域创新系统(RIS)的关键驱动力,同时也对传统的协同创新模式提出挑战.组织模式是协调组织与环境的重要工具,通过组织模式创新,可以使大学与区域更好地协同创新.基于此分析框架,对德国基于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旨在推动大学与区域协同创新的“研究园计划”进行研究,可为我们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各具特色与优势的区域创新系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目标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与技术创新范式的改变,区域化创新政策要求大学通过知识创新成为区域创新系统(RIS)的关键驱动力,同时也对传统的协同创新模式提出挑战。组织模式是协调组织与环境的重要工具,通过组织模式创新,可以使大学与区域更好地协同创新。基于此分析框架,对德国基于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旨在推动大学与区域协同创新的"研究园计划"进行研究,可为我们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各具特色与优势的区域创新系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目标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研究及其模型的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影 《现代情报》2004,24(12):37-39
区域创新系统(RIS regimal innovation system)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整个系统的运作涉及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多个部门的协同.系统中包涵多种影响因素和反馈过程,所以只有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对RIS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按照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的漉程研究RIS的构建,同时利用相关的系统理论探讨RIS的系统模型特点、动力机制及发展演变等。  相似文献   

9.
教育依附论认为,同政治、经济等领域一样,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与西方国家同样存在着"依附"与"被依附"关系,在国际知识系统中,第三世界国家常常处在边缘地位。借用教育依附论的视角和方法,分析了中国与印度的高等教育历史与现状,并提出了反思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耗散与灰关联熵的RIS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柏洲  朱晓霞 《科学学研究》2007,25(6):1239-1243
 本文在论证区域创新系统(RIS)是一种耗散结构的基础上,以各评价创新能力的指标为序参量,来描述RIS的有序性和演化方向。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把灰关联度和熵结合起来,以序参量为基础,建立了基于灰关联熵的RIS演化方向判别模型,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该模型的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为RIS分析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管理熵视角下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管理熵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可以动态、科学地反应系统的整体创新水平及发展趋势.阐述管理熵的内涵,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管理熵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管理熵评价模型并以河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后发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是区域内产业组织与治理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产业创新维度上,表现为企业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过程中通过技术学习获得自主创新能力。在区域治理维度上,表现为从扩大生产向激励创新的转变,以实现区域内的知识供给与流动。深圳草根型区域创新系统根植于其管治型区域生产系统,并呈现出向网络型区域创新系统的阶段性转变。这一案例对知识资源稀缺的后发区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余伟  胡岩  陈华 《科研管理》2006,40(11):1-11
本文对30年来创新系统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涵盖了国家创新系统(NIS),区域创新系统(RIS),产业创新系统(SIS)以及技术创新系统(TIS)。文章按照创新系统研究的演化历程,分析了每个创新系统方法的理论起源,考察了引用最多的案例研究,分析了空间边界和分析单元,探讨了基本组成要素功能和分类方法,以厘清创新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每个创新系统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对创新系统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加强创新系统方法的指向性和规范性导向;对创新系统分析框架内的最新方法进行整合,开展全球创新系统研究;加强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创新系统理论在不同国家情境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系统论视角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完善过程进行了回顾和文献综述,并在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战略群的基础上,从系统演进的动力学机制视角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演进的重要参量进行了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探究我国自主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余伟  胡岩  陈华 《科研管理》2019,40(11):1-11
本文对30年来创新系统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涵盖了国家创新系统(NIS),区域创新系统(RIS),产业创新系统(SIS)以及技术创新系统(TIS)。文章按照创新系统研究的演化历程,分析了每个创新系统方法的理论起源,考察了引用最多的案例研究,分析了空间边界和分析单元,探讨了基本组成要素功能和分类方法,以厘清创新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每个创新系统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对创新系统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加强创新系统方法的指向性和规范性导向;对创新系统分析框架内的最新方法进行整合,开展全球创新系统研究;加强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创新系统理论在不同国家情境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SD模型的RIS创新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晓霞 《科学学研究》2008,26(6):1300-1309
 高效率的创新驱动对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将RIS的效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使结论更具有可靠性和现实意义,首次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RIS创新驱动力进行实证研究,构造出以对RIS中中小企业进行角色定位为目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的前提下,对我国RIS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动态仿真,发现无论是从创新资金的直接来源上看,还是从政府对各创新主体的支持效果上看,中小企业的投入均对RIS的产出绩效影响最大,最后对此结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知识转移的障碍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彭灿 《科学学研究》2003,21(1):107-111
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的知识转移状况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与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区域创新系统内的知识转移会遇到多种障碍。本文首先简要地论述了区域创新系统内知识转移的重要性及其优势与劣势 ;接着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内知识转移的各种障碍及其成因 ;最后有的放矢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内知识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The concept of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study reported i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S and the firm's innovation system (FI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emise that firms that better utiliz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SI) available within their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 perform better due effect this has in enhancing the firm'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ICs). The different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a firm are regarded as the key components of the firm's innovation system. Th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within an RIS include external sources (EXT) and external expert organizations, the latter of which are referred to as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KIBS). This study also explores the dual role of KIBS as both sources of and bridges for innovation in the RIS. Data were obtained through a mailed survey using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The utilization concept and the dual role of KIBS were ver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external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affects al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firm, while external expert organizations affect only the firm's R&D and resources allocation capabilitie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RIS literature by providing empirical evidence on how firms can interact with the RIS by utilizing SI to enhance their TICs and achiev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