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罗斯福“新政”及其历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美国经济的大衰退是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以“工业复兴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新政”法案被国会通过。“新政”具有人民性和资产阶级民主性;国家对社会经济强有力的干预调控;应急性和前瞻性相结合;历史进步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2 0年代末至 3 0年代初 ,美国经济的大衰退是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以“工业复兴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新政”法案被国会通过。“新政”具有人民性和资产阶级民主性 ;国家对社会经济强有力的干预调控 ;应急性和前瞻性相结合 ;历史进步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既是美国历史上的大变革,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历来是教学的重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将罗斯福新政归人“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专题,对其认识只限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从宪政文明的发展来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美国宪政框架内实行的改革,是宪政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4.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入主白宫。为了对付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和法西斯战争的威胁,执政初期,罗斯福在美国内政外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史称“罗斯福新政”。新政对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了美国历史上和世界现代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多年来研究罗斯福新政的著作汗牛充栋,毁誉褒贬,众说纷纭,在美国和西方史学界,有的颂扬新政是一次“和平革命”,“在哲学上是民主的,在手段上却是革命的”,是可以和独立战争及南北战争并列的美国“第三次革命”。它“开始了一个影响美国生活每一个方面的深刻的和彻底民主改革的时代”,有的则认为“新政从根本上讲,仍然是保守的,是二十年代的延续”。有的认为新  相似文献   

5.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罗斯福“新政”提出的历史背景、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经历的发展阶段及产生的后果等等,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作一简要的剖析,并对其历史作用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一) 1937年1月20日,踌躇满志的罗斯福开始了他的第二任期,他在就职演说中宣布:“在重新宣誓就任合众国总统之际,我接受领导美国人民沿着他们已经选择的前进道路走向前方的庄严职责”,“四年来的新经验证明,我们原来的本能认识并没有错。”①这意味着罗斯福将继续推行“新政”,并扫清推行“新政”的障碍。在罗斯福出任总统的第二个任期内,反对“新政”者不乏其人,其中对“新政”构成实际威胁的,主在是联邦最高法院,它多次判决“新政”的重要立法违宪,这使罗斯福如鲠在喉,冲突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7.
无所畏惧     
赵炜 《河南教育》2010,(1):39-39
【美】亚当·科恩 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这是亚当·科恩在金融危机后为美国领导人量身定做的危机解决读本,被誉为“奥巴马的枕边书”。20世纪30年代,从美国华尔街开始的经济大萧条震动了全世界,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几近崩溃的时刻实施新政,开创了现代美国。  相似文献   

8.
一、“择校制度”推行的历史背景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历届总统吸取了罗斯福新政的经验,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相适应,在政治、经济政策上继续强调国家干预,并通过立法进行了一系列完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机制的改革与调整,促进了经济发展。70年代美国出现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理论界和政府都感到凯恩斯新主张的大政府、高税收、高福利政策的失败。于是在80  相似文献   

9.
从“百日新政”时期开始,美国国会中就有一部分民主党议员反对新政。1937年罗斯福改组最高法院后,保守的民主党议员不仅公开地和保守的共和党议员结成了联盟,而且还和他们一起阻挠新政法案在国会的通过。上述民主党议员的行为促使罗斯福决定,在1938年的国会预选中对这些人进行“清洗”。“清洗”对罗斯福任期内的美国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使处于上升势头的联邦政府受到国会强有力的牵制。  相似文献   

10.
【典型活动探究及学法指导】 1.抓住一条主线 本考点包括“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课内容。我们在学习时应抓住“罗斯福新政”这条主线,从罗斯福新政前——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内容、特点和实质;  相似文献   

11.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不仅是史学研究的热点.也是中学历史课程的“座上宾”。近来研读《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下面简称为美国课标)中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内容(“美国史”时代8:“大萧条与二战”、“世界史”时代8:半个世纪的危机与成就)。下面跟大家分享阅读心得。  相似文献   

12.
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稳定大危机中美国的企业形势,恢复美国民众的信心,刺激美国经济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受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罗斯福思想的转变以及“新政”的应急性等因素的影响,罗斯福政府拒绝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坚持不承担稳定世界经济义务,甚至推行诸如购金银等以邻为壑的政策,因此,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世界金融,乃至世界经济体系在30年代的分裂,世界经济秩序因此进一步恶化,并最终造成美国经济也无法在二战前者出30年代的大萧条。  相似文献   

13.
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稳定大危机中美国的金融形势,恢复美国民众的信心,刺激美国经济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受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罗斯福思想的转变以及“新政”的应急性等因素的影响,罗斯福政府拒绝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坚持不承担稳定世界经济的义务,甚至推行诸如购金购银等以邻为壑的政策,因此,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世界金融、乃至世界经济体系在30年代的分裂,世界经济秩序因此进一步恶化,并最终造成美国经济也无法在二战前走出30年代的大萧条。  相似文献   

14.
在2000年吉、浙、苏高考文科综合卷中有一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据此回答1~2小题:  相似文献   

15.
专题复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改革、商鞅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教学界一般都视1929—1933年的美国大萧条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此对应,将罗斯福新政视为富兰克林·D·罗斯福和他的政府为应对和解决严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总和,即罗斯福新政为经济新政。现在看来,这种观点虽有其道理,但存在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缺陷。实际上,无论是大萧条,还是“新政”,都远比我们以往说的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7.
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各州的劳工法有所发展,但联邦劳工立法因固守二元联邦主义理论的最高法院的抵制而举步维艰。新政第一阶段通过的相关法律也被最高法院判为违宪,理由是它们超出了国会州际贸易条款下的权力,而且联邦政府也无权为消除州际竞争而制定统一劳工保护标准。后来,由于罗斯福总统的坚持,再加上最高法院内部人事变动和观念转变,新政第二阶段有关劳工保护的法律得到肯定。至此,美国有了联邦统一的劳工保护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因各州劳工权益保护水平差异而导致的州际不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8.
我校历史系刘达永副教授所著《走出经济困境》一书,最近已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一本较为全面研究罗斯福“新政”的专著。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至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之职时,全国仍然处于一片混乱、惊恐与绝望之中。罗斯福上任后,推出了有名的“新政”。罗斯福“新政”并非一些学者所说只解决经济上的问题,是就美国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总体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作者介绍了罗斯福在经济、  相似文献   

19.
美国消费调控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没有形成比较大的规模,截至19世纪,美国还只是实行零星的消费调控。第一次大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化了美国的经济调控能力。一战后,美国消费调控以经济手段为主,大多采取鼓励居民消费的措施。到20世纪20年代,尽管消费调控已经成为美国经济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调控范围不够广,调控的政策手段有限,调控体系尚未形成,更缺乏特别有影响力的理论依据,消费调控在美国尚未大规模开始。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使人们认识到,消费完全靠市场调节机制难以正常运转,一定程度的国家干预是必要的。罗斯福“新政”更是确立了消费调控在美国的地位,揭开了美国政府对消费进行大规模干预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例1】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请回答:(1)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加以说明。(2)这种变化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