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应用日趋广泛,研究表明在相关联的配合物稳定常数间也存在定量的经验关系。通过配合物稳定常数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logK与logKM(OH) 之间的线性关系、Irving-Williams 序列关系、稳定常数与Lewis酸碱参数的关系、镧系及锕系元素碳酸配合物稳定常数的计算等定量关系分析,表明溶液体系中配位化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1 表面特性简介 为什么有些昆虫能在水上行走而不会沉下去呢?为什么有的时候水在玻璃上抱成珠而有时会扩展成薄膜?为什么水在细管中会爬高?为什么用肥皂水可以吹泡而用自来水却不可以?本文将说明,每种物质的表面都有自己的特性,这些表面特性是造成这些奇怪现象的原因。不仅如此,表面还是不同物质相互接触的地方。简言之,表面特性是如此特别和重要,以至于自成一个科学分支——表面物理学,专门研究物质的表面特性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以生成随机共享值、安全共享乘法与加法的常数轮协议为基础,给出有限域K上多项式的Shamir共享,并构造常数轮协议,使得网络可以安全判定K[x]中两个多项式是否互素.所构造协议的安全性基于已知基本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问:在科技文献中经常看到,有些量名称中含有“常量”,有些又含有“常数”。请问其中有规律可循吗?答:有一定规律可循。可分以下3种情况。1.一个量如果在任何情况下均有同一量值,则称为普适常量或普适常数。除非有专用名称,否则,此名称均含有“常量”或“常数”。例如引力常量G、里德伯常量R∞、普郎克常量h,阿伏加德罗常数L、法拉第常数F、玻耳兹曼常数k等。2.一特定物质的物理量如果在任何情况下均有同一量值,则称为物质常量。除非有专用名称,否则,此名称中含有“常量”这一术语。例如某特定核素的衰变常量λ。3.仅在特定条件下保持值不…  相似文献   

5.
溶液体系中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方法及精密pH电位法中玻璃电极校正的研究,对配位化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是配合物的基本常数之一,广泛应用于生物无机化学领域及分析化学和萃取科学领域,发展和验证着化学中的某些规律和原理。  相似文献   

6.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增加一些恒量——如阿伏加德罗常数、基本电荷、电子电量等的测定,可以使学生了解测定它们的思维方法,实验手段,并通过测定对这些物理恒量的数量级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这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物理学及其它有关自然科学是有益的.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供中学用的测定电子荷质比的仪器——电子荷质比实验仪.它能测出电子质量、电子荷质比等物理  相似文献   

7.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化学量的“守恒”关系。例如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某元素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氧化一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等等。这些守恒关系若巧妙合理地运用到化学解题中,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一、元素守恒法利用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守恒这一规律解题。例1: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分析化学教材在络合滴定一章中有副反应系数的教学内容。若在酸碱滴定教学中也引入副反应系数,就能加强知识的系统性,使酸碱滴定和络合滴定都按同一体系处理复杂溶液的平衡问题。在引入副反应系数时,根据教学需要,首先要讨论离解常数、形成常数、水的质子自递常数,再引入副反应系数并导出条件形成常数。  一、一元弱酸(碱)的离解常数(K)和形成常数(KT)之间的关系。  一元弱酸,如HAc,HAcH++Ac-,Ka=〔H+〕〔Ac-〕〔HAc〕,Ka为HAc的离解常数。Ac-+H+HAc KaT=〔HAc〕…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其理论固然离不开文字语言的阐述与说明,但全部的物理定律和相当多的物理概念都是以数学语言记录呈现的。这些定量化的物理概念的建立与数学形式的物理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正是实验保证了物理学在一定条件下的真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SCMAR程序处理了H3PO4各级电离常数的PH滴定数据,得到了和文献值非常一致的结果。利用附加SCDP作图程序得到了相应的滴定曲线和各型体PH分布曲线。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对结果的分析,讨论了该研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科技书刊中,“含量”被当作量名称使用的情形频频可见,但细加推敲,却是问题多多。含量,不是物理量,其含义也很不确切。例如:在商品包装上,含量常指物质的质量或体积;在科技书刊中,含量包括了定量描述混合物组成的各种量,如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浓度、摩尔分数等。不管什么量,都称之为含量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科技编辑对“含量”应分清情况,区别处理:1.定性地描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多少时,可以用含量。例如:“这种食品的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2.当含量用于定量描述时,应根据其具体所指,改为标准化的量名称。例如:“CO2的含量为25%…  相似文献   

12.
一类微分系统特征值的上界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中的系统是作者新提出的。考虑一类微分系统特征值的上界估计,利用分部积分、Rayleigh定理和不等式估计等方法和技巧,获得了用前n个特征值来估计第n 1个特征值的上界的不等式,其估计系数与区域的几何度无关,其结果在物理和力学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3.
0 前言 回顾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物理实验自始至终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具有以下的教学功能:通过实验可以使物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针对学生学习心理,我认为它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功能: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现象的物质根源除了生物基础,还有社会生活的各种因素: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水平、阶级差别、传统习惯、伦理道德、教育方式等等。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内在心理品质、行为方式及人格。心理现象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好自身的各种矛盾而导致的心理倾斜称之为心理失衡。  相似文献   

15.
反应进度是描述化学反应体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物理化学中应用广泛,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是处理有关问题的基础.一些教材在应用这一概念时或表述不当,或含糊不清,造成概念混淆.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现就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1 关于反应进度国标GB3102·8规定,对于化学反应反应进度定义为:式中B为参加反应的任意物质,nB、n_B(0)分别表示反应进度为和0时物质B的物质的量,v_B为反应(1)中B物质的计量系数,对反应物取负值,产物改正值.由于n_B(O)为常数,因此(2)式又可写成dn_B=v_Bd.可见,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只代表了反应进行的程度及反应物质数量的变化.由于v_B为B的计量系数,所以的大小与反应物质的选取无关,我们可以任意选取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某一时刻反应进行的程度.例如反应5C_2O_4~2-(aq)+2MnO_4~-(aq)+16H~+(aq)=10CO_2(g)+2M_n~(2+)(aq)+8H_2O(1)(3)当C_2O_4~(2-)反应掉1mol时,由反应式知:MnO_4~-和H~+的消耗量分别为0.4mol和3.2mol;CO_2、Mn~(2+)、H_2O的生成量分别为2mol、0.4mol和1.6mol,则(-0.4mol)/(-2)=(-3.2mol)/(-16)=(2mol)/(10)=(0.4mol)/(2)=0.2mol.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溶液体系配合的稳定常数测定的方法、文献报道中混配配合物稳定性的表征、△logK及logX值与配体间非共价性弱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pH电位法数据处理的计算机程序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函数x—[x]的性质,导出了一类广义积分与ξ一函数及某些常数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高温高压下岩石表现出流变性质。流变参数是数值模拟地球动力过程必需的重要参数。获得流变参数需要借助于室内的高温高压蠕变实验以及野外的地球物理资料观测的反演。对单矿物的高温高压实验比较多,多矿物组成的岩石的实验则较难较少。本文探讨在单矿物流变参数已知的条件下,能否运用有限元法,计算多矿物岩石整体的流变参数。研究表明,计算结果与高温高压实验获得的参数可以对应。即使矿物力学性质可以近似为各向同性时,如果矿物排列有优势方向(例如存在面理的花岗质糜棱岩),计算表明岩石整体会显示各向异性。当加载外力与矿物面理方向垂直或平行时,岩石的等效黏滞系数较大;当所成角度为30°左右时,等效黏滞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9.
近岸水波非线性特性研究在理解近岸波浪与水流的物理特性、利用近岸海洋资源以及预防近岸减灾方面有重要意义。近年发展了许多新的非线性近岸水波方程。各个物理场景或问题因海底坡度、海底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同,适应的非线性物理方程也有所不同。主要非线性方程对于不同问题的适用情况及计算效率问题是研究人员需要了解的。归纳总结非线性分类方法,以及不同非线性方程及其适用的近岸非线性物理场景,包括对它们物理特性的描述、非线性程度的分析。非线性特性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不同场景的非线性程度,以此选取更适当的模型,对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中的极值问题是融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为一体 ,综合性较强 ,技巧性较高 ,难度较大的一类专题。研究物理极值的解法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过程以及物理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本文就高中物理极值问题的求解方法作一肤浅的探讨。一、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极值当一个物理量与另一物理量的关系满足 y =ax2 bx c这个函数关系时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 ,当自变量x=- b2a时 ,因变量 y取得极值 ym =( 4ac -b2 ) / 4a ,且当a >0时为极小值 ,a<0时是为极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