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最近笔者对部分高中学生做随机调查,发现学生对作文评改的积极性低下作文教学只剩下“一头一尾”。“头”是指教师给学生布置文题话题,“尾”是指教师给学生的作文评定等。中间的反复修改锤炼的过程荡然无存。这大大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本人认为在作文评改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贯彻审美原则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有效解决作文教学低效率问题。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作文评改自身的必然要求。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说的作文评改,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日常作文进行评改。它包括学生自己给自己的作文进行评改,也包括学生作文之间的互评。它是新课标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思想的一种尝试。一、学生评改作文的意义及作用。英国教育家斯宾赛认为:“人类完全是从自我教育中取得进步的。”叶圣陶先生也早已指出过: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学生“自能”的程度应该是评价教学成败的关键。尤其是写作这个心灵外化的教学内容。那么,怎样才能利用作文评改来帮助学生实现“自能”呢?新的课程标准“关注修改作…  相似文献   

3.
刘淑芸  徐艳夏 《教师》2008,(20):36-37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而作文评改教学更是令语文老师头痛的一件大事。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评改文章的实践中学习作文之法,历来受到文人们的重视。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是“频改”的结果。目前,作文评改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绝大多数老师选择的教师评改,另一种是学生评改。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师评改,虽然教师付出的很多,但是收效甚微。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师背着学生改作文是“徒劳无功”。而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指导学生作文的有力手段。为了寻求作文评改的最佳效果,必须把学生推到评改作文的主体地位。一、选准评改重点作文评改内容的确定紧密联系着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一篇文章从思想内容到材料、结构、语言等,如果面面俱到地评改,非但改不好,而且容易挫伤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因此,组织作文评改应该遵循“突出重点、带动全面”的原则,从整体出发,依据各年级的作文总要求和每次作文的具体要求,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进行。譬如评改《一件有趣的事》,我根据五年级第一学期(“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作文的要求,从审题立意、突出中心出发,结合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围绕“有趣”写一件事,注意选材、有条理和写具体——把作文评改的重点放在“有趣”上:学生为了使习作内容符合“有趣”的要求,就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作文评改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主体的错位。教师批改作文时,看重的是“文”的表达技巧,忽视的是“人”的情感交流。作文评改课未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二是信息传输的单一化。教师对文章精批细改,单向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学生成为被动的吸收者,教师则成为作文批改的权威。这种评改课无法给学生以思想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五环节作文评改课的设置旨在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改变传统作文批改中的“少、慢、差、费”等诸多弊端,将老师从沉重的批改负担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的想象力、表现…  相似文献   

6.
作文评改“满堂红”异议高峰目前,一些中小学教师评改作文“满堂红”的情况有上升的趋势。所谓“满堂红”就是教师在作文本上大量批改,再加上多条评语,满纸红红一片。教学规律表明,作文评改的原则应是“多就少改”。评语只有符合中小学生实际知识水平,才能提高中小学...  相似文献   

7.
对很多学生来说,作文是他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是他们快乐童年中的“苦差”。其实,对于教师来说,作文评改又何尝不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面对那些水平参差不齐的作文,面对那些漏洞百出的“病文”,有时我们不免望“文”兴叹。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评改,我们在不懈探索。  相似文献   

8.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作文是语言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衡量学生会不会“说话”的主要依据,因此,作为作文教学关键的环节——评议,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每与同行谈及作文评改,忧叹怨声不绝,究其原因,主要是:每学期一般写几篇作文,为应付“检查”,篇篇精批细改,时间都用在评改上,冲击教学的其他环节,收效甚微,徒劳无功,即便有的教师想加大作文量来保证作文的质,但一想到评改的时间,也只能望“量”兴叹了。  相似文献   

9.
当前作文教学,作文评改中存在的现状是:以教师为中心“精批细改”,“全批全改”,完全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学生错误地认为评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了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改作文”,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能力上。  相似文献   

10.
作 文评改课的课堂结构大体分为五步: 第一步,回忆要求。师生共同回忆这次作文的要求。作文前提出的要求是评改时的重要依据,脱离要求的评改就失去了意义。如:《雨后》这篇作文,写作要求是:1.中心明确,结构完整。2.抓住雨后景物的特点写。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根据以上三条要求对例文进行评改。 第二步,典型评改。教师就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文公开评改,以示范例。典型评改采用两种方法: 示范性评改。将阅读过的作文初稿中的典型(中等文)文章拿出来作为评改对象,师生共同评改。评改时以学生评改为主,教师起引导、点…  相似文献   

11.
如何评改中学生的作文。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事理上讲是无可非议的。但在事实上却有些行不通。往往有些家长向领导“告状”、“要学生自己改作文”,“偷懒”。弄得教师没有安全感,还是回到传统的方法上去,“全批全改,精批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加强了从写到改的实践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同时,学生要进行作文评改,必须对所选的材料进行再分析,再认识,然后根据评改要求,通过对自己和别人的文章进行评改,提高认识能力。评改这一过程是学生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大纲指出的“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的教学思想。一般而言,学生进行作文评改可以分为示例评改、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互评自改四个步骤进  相似文献   

13.
有人曾这样说:“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我知道,他说的是指作业批改,特别是作文批改。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教学又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一般作文教学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的评改往往耗费大量的心血,然而作文发下去后,学生看看多少分,塞进课桌,然后再也不看了。叶圣陶先生曾总结自己一生给学生改文和广大教师给学生改文所得到的深刻体会是:教师给学生改文“徒劳无功”。他指出:自古以来“读书人笔下有通有不通,因教师给改而通了的究竟占百分之几?”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评改是一个老话题。前些年曾经争议纷纭,诸如“改作文是无效劳动”,“把教师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教师评改不如学生评改”等等。争论的确促使不少同志探索出一些有益的方法,然而时至今日,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登上教坛,怎样对待作文评改,如何评改作文的问题又突出起来了。  相似文献   

15.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作文的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作文评改的权力应该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修改、互动批改、合作探索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一、示范评改,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1、把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或习作片段)在多媒…  相似文献   

16.
叶峰 《现代语文》2010,(3):114-116
鲁迅先生说过:“文章是改出来的。”面对一篇学生纠作——充其量是一篇雏形文章,更有必要对其加以不断推敲和反复斟酌,从而使其成为一篇字从句顺的作文。笔者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与探索,在班级里实施“学生·作文·教师”互动式的评改方略,把每一次的作文评改作为一次师生文本交流与修改过程的阵地,挖掘每一次作文评改中的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7.
评改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传统的评改方法禁锢了教师的手脚,窒息了学生思想的火花,教师苦不堪言,学生收效甚微,叶老早就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育书简》),叶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传统的批改弊病?叶圣陶先生又强调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将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47页~148页〕,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互改作文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我认为,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广泛交流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评判能力,通过互评,取长补短,克服只重分数  相似文献   

18.
作文评改是对学生作文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今责令其探索,彼必得用心而自得之矣。”为此,在作文教学中,通过作文批改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注意的问题。评改方式的变化及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是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要求学生“能自己评改作文,互相评改作文,通过交流沟通以分享感受和见解”。因此作文教学必须重视修改和讲评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文从改中出”,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学改革,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都会学生评改作文,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