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徐伟飞 《成才之路》2014,(13):83-83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语文阅读情境,能够有效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情境创设与思维激活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地设问置疑,创设合适的情境,以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因疑生趣,由疑激思,以疑获知。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通过老师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两个问题的探讨,揭示设疑和激疑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创设一情境,就是创设一种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形象具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唤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唤起学生自觉的学习,是激发思维,开发智力和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教学的任务应是创设问题,教学的艺术就是解决问题的艺术。教师应该根据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把设疑作为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把课堂教学组织成:设疑一质疑一释疑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揭示学生的模糊概念,矫正学生的认知缺陷,强化反馈信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别从讲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历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设置问题情境、通过设疑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分组合作创设问题情境,养成学生乐学,多思,善思,求思的良好素质.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本文试从激趣、设疑两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认为 :“教育就是教人思维。”而创设问题的情境 ,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只有善于激疑 ,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动力 ,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促进学生的思维运动。而激疑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 ,这就需要全方位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那么 ,怎样才能使提问获得成功呢 ?1、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有一定的深度。就是说要注意分寸 ,所提的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要让学生“跳一…  相似文献   

7.
激疑生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彭阳县教研室郭兆翌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激疑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转向兴奋,而且还会促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  相似文献   

8.
兴趣、好奇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采取设疑、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等手段,能有效诱发学生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现就物理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的技巧问题谈点体会.一、设疑激趣、变"教"为"导"  相似文献   

9.
学则须疑,疑能引思。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激疑、质疑,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通过巧妙的释疑,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思考问题的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基本素质,不少教育家认为,21世纪的小学数学更多地应是一门学习思考的学问,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思维,就谈不上数学教学,更谈不上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基础知识和训练技巧的同时,通过看、想、说、做等,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设疑激思,训练求巧设疑,指的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如创设…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并不断创设梯级问题情境,以疑激趣,以趣促思,提高学生创造性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晾 《考试周刊》2010,(56):71-72
所谓设疑.就是把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去思考。宋朝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以思解疑,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设疑可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在编制这些问题时,要多动脑筋,尽量编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一听到问题,就都想一试锋芒。  相似文献   

13.
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揭示学生的模糊概念,矫正学生的认知缺陷,强化反馈信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别从讲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历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设置问题情境、通过设疑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分组合作创设问题情境,养成学生乐学,多思,善思,求思的良好素质。  相似文献   

14.
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揭示学生的模糊概念,矫正学生的认知缺陷,强化反馈信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别从讲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历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设置问题情境、通过设疑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分组合作创设问题情境,养成学生乐学,多思,善思,求思的良好素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并把它当成日常教学的常态。创设问题情境包括两个方面:情境材料的选择和有效问题的设计。笔者在此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做到有效设问进行初步探讨。什么是有效设问?有效设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设问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说设置选择情境材料是画龙,则设置合适的问题就是点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问题是创造的先导,是思维的起点,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师不但要思考提出什么问题,还要思考怎样提出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在此同时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进而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一、激发动机,培养兴趣1.创设问题情境,激疑问难,以疑促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设置问题,以疑促思,激发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情境是以数学知识为基本内容,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思维导向所设置的背景材料。它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诱因,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情感基础。其内容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其方法具有启发性或激励性。实践证明,只有当创设的数学情境进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才能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欲望。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有激趣、纠错、质疑、应用、实验几种。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巧布疑云 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想学习的欲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不要完全按照课本上的导入过程,应恰当合理地补充课本上不全或没有的内容,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情境中.  相似文献   

19.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问题情境教学的关键是要创设恰当的情境、准确设置有层次的问题以及教师精心的引导;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再通过准确设置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为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后,在教师精心的引导下,把学生成功地引向知识海洋的彼岸。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在思想品德课上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认知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能开拓思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通过设疑。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培养创新能力。如,针对"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与社会保障"的教学,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小王的爸爸在化肥厂工作,每天上班8小时,月薪700元。过了一年化肥厂被私人承包,每天常常劳动10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