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九年必务教育工程的广泛实施,许多小学都建起了比较标准的学生图书事。这些图书室藏书少则几千册,多则卜万册,且读物内容广泛,适合学生阅读。应该说这些图书在实施索质教育、提高学生化素质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感到满意。一是图书借出率不高,主动借阅的学生不多;二是借阅的图书种类不多,大多限于学生作、童话等,像世界名、科幻小说、儿童百科全书等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知识的书籍,学生借阅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我们不能责怪学生不爱看课外书,也不是学生缺少看书的时间,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和教师没有引导到位.学生借书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学生借什么书,哪些学生借了书,教师一般不问。这样是不能发挥学校图书室最大作用的,甚至可以说是学校资源的一种浪费。如何加强图书室管理,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2.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工程的广泛实施,许多小学都建起了比较标准的学生图书室。这些图书室藏书少则几千册,多则上万册,且读物内容广泛,适合学生阅读。应该说这些图书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感到满意。一是图书借出率不高,主动借阅的学生不多;二是借阅的图书种类不多,大多限于学生作文、童话等,像世界名著、科幻小说、儿童百科全书等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知识的书籍,学生借阅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我们不能责怪学生不爱看课外书,也不是学生缺少看书的时间,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和教师没有引导…  相似文献   

3.
韩涛 《下一代》2013,(9):27-27
暑假期间,为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淀和提升人文素养,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按照读书方案的整体安排,开展家长和孩子共同读书的"亲子阅读"活动。一、向家长推介亲子共读书目。学校从教研室推介的书目中筛选出适合低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目,再从学校图书室中选择优秀书目,经分类整理后,确定出适合学生阅读的各年级学生阅读书目,书目明细分发给家长。家长从中选择购买图书阅读,或通过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  相似文献   

4.
为师中,偶缴一些课外读物,都是些不适合学生阅读的刊物,问何不去图书室借几本更有益的图书看,答曰不知道有图书室可以借阅图书.我有些愕然.经调查,乡村学校图书室几乎搁置多年了,村完小更是尘蒙其上.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我校图书室本着“一切为学生,一切为教育”的原则,不断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一、图书室面向广大学生开放,做好图书流通工作多年来,我校图书室一直对二至六年级学生实行集体借阅,做到人手一册。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有各班两名小图书员的协助,工作也很井然。每隔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校图书室藏书不断增加,加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91级校友捐赠的"子易图书室"藏书和"兴视野微笑阅读"所借阅的图书,可供学生课外阅读的图书达到了10多万册,课外阅读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通过课外阅读指导实践,我体会到,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中获得收益。这是课外阅读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经常进入学校的图书室借阅图书是他们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不少地方的中小学图书室存在一些令人不解的奇怪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怪现象"之一:建图书室的多,对学生开放的少。建设图书室的目的当然是为中小学生增长知识、学习文化服务的。但不少中小学校的图书室建成后,却不对学生开放。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许多学校的图书室常年大门紧锁。有些条件好的学校,图书室建得颇具规模,藏书上万, 但很少向学生开放,仅供教师查阅资  相似文献   

8.
平罗县黄渠桥中学图书室藏有新旧图书近万册,每年还订有一百多种报刊,配有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但长期以来,这些读物仅供少数教师借阅,不许学生有这样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图书管理员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图书室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宝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的图书资料只有在教育教学中被广泛有效地利用,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获得存在的价值。因此,我认为图书管理员不但要为教师提供图书资料,为教育教学服务好,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室的图书,进行有效地阅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走访了15处小学,2处中学,对学校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一些图书室借阅不经常,有的甚至长期关闭,究其原因主要是为迎接各级领导来检查,怕学生看旧了、看破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书怕看坏了而不让看,实在偏离了藏书的本意。我认为图书...  相似文献   

11.
一、构建良好的读书环境,培养知书达礼的学生 1.开拓书源,夯实读书条件。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学校逐年加大图书馆的投入。把订阅报刊、订购书籍作为常规工作,每年投入一定资金不断充实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并每天定期向学生开放,做好面向学生的新书推荐和图书的借阅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一、做好基础工作,创造良好的服务场所 静海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78年,是县属中学。刚建校时图书室既没有书架也没有书橱,500多册30多种图书就散落在地上,图书室杂乱无章,根本没有办法开展借阅工作。1979年校领导安排我到新建的图书室做图书管理工作,当看到图书室是这种乱摊子,我也曾产生过畏难情绪,觉得图书室太简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正常开展工  相似文献   

13.
这学期,笔者走访了几所学校。让我深感欣慰的是,现如今的学生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着阅读的快乐。学校的图书室大多琳琅满目,藏书资源十分丰富,学生们可以随时借阅,而一些学校更是将图书搬到了学生教室,每个班级设置一个图书柜,里面的图书每周更换一次,尽可能地方便学生阅读。更有一些学校在楼梯口、走廊上,放置一个个书橱,学生阅读起来更是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说,书籍对于孩子们不再遥远,他们置身其中,沐浴书籍的芬芳,享受着精神的给养与滋润,在书籍的陪伴中,  相似文献   

14.
正观察过几所学校,看过若干学校的图书管理情况,心中总存疑:农村中小学校图书室里的书——离孩子有多远?近些年,随着教育投入的大幅度增加,农村中小学校的图书室(馆)建设摆上了重要位置,好多农村中小学校建起了漂亮的图书室(馆),有了数量可观、错落有致的新书,有了漂亮的书架,有了整洁的图书借阅登记册,也有了兼职或专职的图书管理员。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孩子家中可供阅读的图书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职院学生的阅读调查分析,发现高职院学生对图书馆的主要需求是纸质图书借阅,借阅比例最大的是文学类图书和专业类图书,其次是适应市场需要、丰富个人文化素养类的图书如经济类、语言文字类、历史地理类、哲学类等图书也受到学生的推崇.对图书馆的服务普遍满意,主要的阅读途径是通过图书馆、阅览室实现,但对电子图书的需求水平目前还不高.  相似文献   

16.
学生除了课堂授课制的学习方式之外,图书室也是广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笔者以为,重视和加强小学图书室的阅读指导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图书室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阅读指导的作用 1、有利于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的图书室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园地之一。当学生使用图书资源时,我们应不失时机地进行一些指  相似文献   

17.
黄淑玲 《考试周刊》2012,(53):182-183
农村中学一般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使得基础教育建设一直相对滞后。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农村的教育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却依然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最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学校极少配备有图书室,即使是有图书室的,里面的书籍大多也极为陈旧或者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管理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致使去借书阅读的学生很少,最终图书室形同虚设。弥尔顿曾说,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农村孩子们现在却仍然生活在一个阅读匮乏的环境中,素质拓展提升困难重重。这样的图书借阅环境不能不使我们深思。因此,如何把农村学校图书室管理好、利用好,使之在新课程的实施及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上有所作为。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向玉英 《成才之路》2013,(25):70-71
学校图书室是学校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师生获取资料信息的中心。图书室现已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计算机信息管理已取代了手工管理,其管理的优越性日益彰显。图书借阅量大,管理难度大,读者查阅资料不方便。因此,使用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师生的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19.
梁好 《辽宁教育》2013,(7X):33-33
<正>不久前,到辖区的两所学校参观。第一所学校是镇中心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为学校配备了一流的图书室,崭新的房间,崭新书籍,崭新的图书柜,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清新与雅致。然而,当我近距离地走到书架时,却发现书架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且这些新书居然没有编号标签。显然,这些书从未借阅给学生,分送到校之后便静静地躺在这崭新的书架上。对此,校长这样解释道:学校教师人手不够,没有专人管理,所以图书室不能按时开放。而第二所村小对图书的态度却迥然不同。管理者在  相似文献   

20.
梁好 《教书育人》2013,(12):36-36
这学期,笔者走访了几所学校,让我深感欣慰的是,现如今的学生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着阅读的快乐。学校的图书室大多琳琅满目,藏书资源十分丰富,学生们可以随时借阅,而一些学校更是将图书搬到了学生教室,每个班级设置一个图书柜,里面的图书每周更换一次,尽可能地方便学生阅读。更有一些学校在楼梯口、走廊上,放置一个个书橱,学生阅读起来更是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说,书籍对于孩子们不再遥远,他们置身其中,沐浴书籍的芬芳,享受着精神的给养与滋润,在书籍的陪伴中,快乐地度过校园中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