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行政化”等于“官僚化”的认识误区和“去行政化”就是“取消行政”的理解偏差,文章从词性、内涵等方面对“行政化”和“官僚化”进行了明确的区分.经比较分析得出,高校的行政管理问题是消极的行政化,或者说是“官僚化”;高校“去行政化”就是取消“官僚化”的部分,而非简单地“取消行政”.  相似文献   

2.
"去行政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必须实现其在高校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合理界定。通过规范行政权力,提升学术权力。本文从我国高校"行政化"和"去行政化"的内涵出发,指出我国高校行政化的弊端,分析了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本质,最后提出了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行政化”涉及高校与政府组织的关系、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角逐等内外两个层面.高校行政化的背景是高等教育系统被视为一个政治系统,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官僚机构,内部组织层次科层化.高校“去行政化”不是简单地取消行政级别,而是要平衡高校内部的权力,各司其职,尽可能地引导高校从政府的下属组织解放出来,建立符合大学理念的高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前,由于历史、观念等原因,我国高校“行政化”现象严重。“去行政化”是高校去功利化、培养创新人才、消除内部腐败的基础.更是实现高校自主发展的迫切要求。为实现高校“去行政化”,应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高校自主发展的自主动力机制:制定并出台高校章程及学校管理条例,建立高校自主发展的自主运行机制;成立校董事会,建立高校自主发展的内部制衡机制;实行校长公开选聘制度,培养自主发展的新型领导者;协调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形成高校自主发展的学术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综合陈述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学术观点,归纳总结高校行政化的渊源和弊端,提出去行政化的需求与方法,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的“行政化”与“去行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青云 《天中学刊》2011,26(1):65-67
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且进一步升温。高校"行政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二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高校"行政化"的产生既有大学内部的原因又有大学外部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高校"去行政化"需要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抓住铲除"行政化"的牛鼻子;消除把取消行政化等于取消行政管理的误区;要渐进式推进,不能一轰而起。  相似文献   

7.
高校“去行政化”,核心的问题不是高校有没有行政级别的问题,而是要将高校从政府的行政下属性组织中解放出来。要实现高校“去行政化”,关键在于通过规范学术委员会、强化教代会职责和推行校务公开的方式,使“民主管理”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8.
高校"行政化"倾向导致高校学术权力受到侵害,"去行政化"也成为各方的共识。高校的"去行政化"改革并非取消高校的行政机构,也不是简单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高校"行政化"倾向主要由于高校的管理体制导致。高校在隶属关系、办学经费以及各类专项经费上对政府有严重依赖,导致高校不得不"行政化"以获取更多资源。而要改革高校目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倾向,必须由政府推动,改变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模式,探索高校资源保障体系,逐步摆脱高校对政府的依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去行政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去行政化”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行政化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大学教育管理到底要不要去行政化?目前存在三种意见:赞成、谨慎、不赞成.有些专家还对去行政化提出了一些诸如构建服务行政、教授治校、规范行政权力等策略.对于当前“去行政化”讨论,文章认为,前提是充分理解大学行政化与大学去行政化,而焦点是大学行政化的取消与维持,关键是如何进行大学行政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管理中的“行政化”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干扰了学术活动的活力和创造力,因此.推行高校管理的“去行政化”势在必行。我国目前的高校管理行政化的历史由来已久,探究我国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高校关系,增强高校的自主办学权;二是民主管理高校,崇尚学术权力,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三是以法律作为保障,坚持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去行政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师评价机制的“去行政化”是“高校去行政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最为切合实际的着力点.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到评价方式,现行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行政化”表现十分突出,并且对教学、科研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而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去行政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多元的评价主体系统;确定均衡的评价内容体系;采用内涵式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高校"去行政化"的原因及其由来,高校"去行政化"的概念及其表征方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校"去行政化"的难题及其解决办法,旨在为高校"去行政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治理中的“去行政化”问题引起学者的持续关注,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去行政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文章在综述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大学组织属性、大学权力关系和大学管理制度变迁等三个维度,分析大学“去行政化”问题,提出“去行政化”治理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大学章程建设是高校实现"去行政化"的前提,高校"去行政化"是回归学术本真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结合"去行政化"与大学章程的内涵以及"行政化"弊端等问题,需要处理好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倡导教授治学,回归学术本真;增强教代会、工会等民主机构话语权,实现民主管理;探索建立董事会制度,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等四种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章程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而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加快高校"去行政化"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5.
“去行政化”就能建成现代大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去行政化”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或者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就是为了去除大学行政化的观点,对大学“去行政化”的内涵和本质进行分析.大学“去行政化”是行政体制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和反映,其目标追求主要是调整政府对大学的管理方式,规范行政权力的使用,核心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内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错位.不能将“去行政化”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同”起来,或作为“前置性条件”.  相似文献   

16.
高校去行政化是近年来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本文旨在从价值取向的扭曲、行政教育管理体制的束缚等方面分析高校行政化的原因,并且努力寻找高校教育改革的出路,针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一些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7.
高校内部行政化是指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在各种权力中居主导和支配地位。本文从制度主义的基本逻辑对我国高校内部"去行政化"问题进行分析,揭示高校内部行政化的问题所在,通过澄清当代大学制度的本质和精神内涵,为推进高等教育法治建设,完善大学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由于历史、观念等原因,我国高校"行政化"现象严重。"去行政化"是高校去功利化、培养创新人才、消除内部腐败的基础,更是实现高校自主发展的迫切要求。为实现高校"去行政化",应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高校自主发展的自主动力机制;制定并出台高校章程及学校管理条例,建立高校自主发展的自主运行机制;成立校董事会,建立高校自主发展的内部制衡机制;实行校长公开选聘制度,培养自主发展的新型领导者;协调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形成高校自主发展的学术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9.
近日来,高等教育"去行政化"作为一个热点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但是,人们对于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理解上存在分歧。高等教育"行政化"是什么?为什么要主张高等教育"去行政化"?高等教育"去行政化"何以可能?本文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的教改实验为现实背景,对高等教育"去行政化"问题进行了思考。对高等教育"行政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了阐释,据此分析了高等教育"行政化"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尝试性的提出了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行政化已成为阻碍我国高校全面发展的毒瘤,必须在教育领域全面去除行政化.高校行政化产生的根源有以下三个:党政合一,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官本位”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被折断的文人风骨.高校去行政化要标本兼治,先从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和建立校长遴选制入手,最后从思想上、制度上彻底去除行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