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读者进行信用管理是抑制图书馆读者失信行为发生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简要分析图书馆读者信用缺失现象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的系列对策,以构建一个诚信的图书馆服务环境,促进图书馆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图书馆建立读者积分制的必要性,结合具体实践研究流通服务中读者信用积分制的设置方法,从信用积分系统、信用指标、自动化管理层面,构建基于读者信用积分制的图书流通服务体系,提出图书馆要建立读者信息数据库,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积分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开展读者信用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展读者信用管理,抑制失信问题的蔓延是当前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开展图书馆信用管理是可行的:一是因为覆盖全国的信用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二是因为国内图书馆进行信用管理的探索已经展开;三是因为渴望诚信的环境氛围日渐浓厚。加强对读者信用管理应采取的对策:一是将图书馆用户信用纪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二是建立读者信用信息数据库或读者信用信息卡;三是构建读者信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当前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用户信用缺失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图书馆用户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图书馆用户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设思路,规范用户行为,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读者信用的图书馆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蓓 《图书情报论坛》2010,(1):37-38,45
从读者信用概念及理解读者信用内涵的几个角度出发,对影响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创新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6.
芝麻信用借阅开创了公共阅读的新时代。本文对全国25个省市开通芝麻信用借阅的公共图书馆进行调研,发现目前芝麻信用借阅存在知晓度不高、服务内容不全、受支付宝用户身份和开通城市限制、借还书存在一定物流成本、芝麻分采集不完备、信用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的不足,继而提出扩大宣传、优化服务内容、完善芝麻信用评价体系、争取央行授权构建图书馆征信体系、降低借阅物流费用、实行信用分级管理等策略,以促进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的芝麻信用借阅健康有序发展。图1。表1。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7.
读者信用积分将经济领域的经验引入图书馆,有助于公共图书馆建立信用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建立和完善信用服务体系,可以提升服务效益,助推信用社会建设。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实施读者信用积分制的意义,分析了实施读者信用积分制的条件,研究了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体系的构建流程,提出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读者的信用档案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阐明了信用的含义及信用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关系,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建立读者信用档案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建立读者信用档案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向校外用户提供借阅服务时收取押金的现象,寻求可覆盖大部分用户的免押金信用借阅体系。[方法/过程]分析高校图书馆所遇信用问题的产生原因,对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面向校外读者的借阅制度。[结果/结论]在信息化社会中,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的用户信用体系由用户信用信息体系、用户信用评价体系、用户失信惩罚制度、用户信用教育体系、信用风险转嫁机制等构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系统的简要介绍,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运行机制,详细阐述了其应具备的3项基本功能,以期保障图书馆与用户之间正常稳定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用户信用体系构建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体系构建在图书馆建设中是一项有意义的制度创新,对于规范用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图书馆构建一个诚信、和谐的服务环境。图书馆用户信用体系移植于经济领域,但在定义、层次、特点及构建模式等方面与经济领域信用制度又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探索适合图书馆用户信用体系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田昊 《兰台世界》2006,(11):61-62
文章论述了信用的含义及图书馆信用的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图书馆信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校园"一卡通"的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图书馆读者失信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归纳出校园一卡通在高校图书馆信用管理中的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校园一卡通在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中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实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用户信用管理是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的新举措.本文论述图书馆有效实施用户信用管理必须坚持合法性、以人为本、系统性、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并提出相应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上海召开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开通仪式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会上宣布上海市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读者借阅信息将纳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近年来上图一直尝试在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用一种信用的方式相互合作、相互约束,用信用代替押金来确保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图书借阅约定,这一创新举措将使双方建立起更加牢固的信任关系。目前,上海市237家公共图书馆拥有持证读者近200万人,他们近期将通过多种创新服务方式使这一数字翻一番,也就是  相似文献   

16.
对读者进行信用管理是抑制大学图书馆读者失信现象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则是信用管理的首要工作.在分析读者信用制度的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建立大学图书馆读者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要求与基本思路,并给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信用档案     
《浙江档案》2003,(3):44-44
赵嘉庆在《上海档案》2003年第1期上刊登此文。笔者提出,信用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它本身有特定的活动范畴和专门的内容。信用档案的地位和作用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信用管理活动密不可分。信用档案是信用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信用档案是社会联合征信机构进行征信服务的重要信息源;信用档案及其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国家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主要内容,是信用经济的基础;信用档案及其管理体系的建立,将大大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促进档案工作跟上时代,快速发展。信用档案的特殊性决定了信用档案的管理要遵循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18.
信用档案的管理,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借鉴。为探索信用档案形成规律及其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使信用档案更好地为规范市场、发展经济和信用建设服务,我局与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密切配合,进行了信用档案管理试点工作,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信用与图书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岚 《图书馆建设》2004,(5):110-112
本文从伦理道德、经济、法律3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与信用的关系,揭示了图书馆的信用本质,认为图书馆应该在我国信用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图书馆信用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读者信用管理的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读者信用管理应采用积分制和等级制相结合,不同的读者享有不同资源的权限,同时提出在进行中学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时需对读者进行培训,对读者适度宽容以及保护读者隐私等建议,在读者信用管理的研究中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