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髌腱炎或股四头肌腱炎(俗称:“跳跃膝”)是从事重复性动作的运动员(如跳高、跳远、篮、排球、举重)常见的一种运功过度综合症,它可导致伸肌拉伤。该病的临床学、放射学和组织学的研究结果,在以前的论文里已作过表述。为了探讨引起“跳跃膝”的原因,我们对407名排球运动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股四头肌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块肌肉,它位于大腿的前部,面积较大,是进行蹬、跑、跳等动作的主要肌肉。重复或长时间的跑步、跳跃、下蹲、踢腿、频繁的加速减速和重复跳跃、从高处跳下落地等都会使股四头肌肌腱反复收缩牵拉,充血水肿,形成无菌性的炎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股四头肌肌腱炎。由于股四头肌肌腱炎对人的日常生活和运动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了解股四头肌肌腱炎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水中运动疗法和常规疗法的对比,观察水中运动疗法对髌腱腱围炎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位髌腱腱围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疗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进行水中运动.互作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在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中运动疗法更适合膑腱腱围炎患者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4.
<正> 一、髌尖末端病的手法治疗维持人体直立、行走、跑跳的主要肌肉之一股四头肌,在股前下行经髌骨延长为髌腱止于胫骨粗隆,股四头肌中只有股直肌的腱纤维在表层止于髌上极,其它腱纤维越过髌骨而延续形成髌腱。髌骨下的髌尖与髌腱在结构上曲绵域教授有所论述,他通过研究认为髌腱附的髌尖处其连接结构为骨组织(髌骨)—钙化软骨层—潮线—纤维软骨带—腱纤维,此种“末端装置”比较坚固。髌骨在膝关节的伸屈运动中有特殊作用,它通过加长四头肌力臂协助伸膝,还增加了髌腱与股骨髁承受压力的应力得以较好分布,髌腱才能承接四头肌强大拉力,来担起运动对膝关节需求的功能。然  相似文献   

5.
髌腱腱围炎是指骸尖下极髌腱附着点及髌腱、腱围部疼痛的创伤病变。分为以髌尖起点处疼痛为主的髌尖型即“髌尖末端病”和以髌腱部症状为主的“单纯髌腱腱围炎。也有两者同时存在。 近几年武术套路的发展趋势是难度不断增加,比赛中突出表现为快、高、飘,落地稳。想要达到高水准就要加倍地去训练,因此造成膝关节负荷不断加大。 生物力学证明:伸膝运动是由股四头肌通过骸骨与髌腱来完成的。当运动员起跳时髌尖、髌腱承受的拉力是很大的。据William等人记述,体重91kg(一侧腿负重45kg)、双膝134半蹲时,每侧髌腱受牵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大学生运动员运动中跟腱腱围炎发生的原因,找到预防的措施以减少损伤的发生。方法:通过检索文献资料,调查访问,临床诊,对36例运动中发生跟腱腱围炎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运动中跟腱腱围炎发生的原因主要有:(1)外界暴力。(2)技术动作不合理。(3)准备活动不充分。(4)过度劳损(5)运动鞋摩擦。结论:运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合理安排运动量,防止过度疲劳,穿合适的运动鞋,能减少跟腱腱围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针刺髌尖阿是穴的方法并配合股四头肌保护性力量的练习治疗髌腱末端病,旨在为预防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髌骨在功能上为股四头肌的种籽骨,本身没有骨膜,它的功能主要是保护与稳定膝关节,传递股四头肌的力量,增加股四头肌腱的作用力矩及连带作用。在运动中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在跳跃、投掷等运动中损伤较多。 一、髌骨的生理功能 (一)保护股骨关节面; (二)传递股四头肌的力量; (二)增加股四头肌的作用力矩以加强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关于关节脱位在国内报告及发表资料不少,但是,在运动创伤中有关于田径运动员中出现膑骨脱位的报告还是较少见的。在临床上膑骨脱位也少见,占全身关节脱位的2.4%。本文报告的是一位田径运动员在进行抓举练习吋发生的脱位。一、膑骨的解剖生理结构膑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它的形状略象三角形,底在上,尖在下,前面粗糙,后面光滑。膑骨的上缘与股四头肌腱相连,其侧面和前面均被股四头肌腱所包围,置于股四头肌腱内,它向下延伸为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与分析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膝关节力学特征和股四头肌表面肌电图的变化规律,为髌腱末端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正常对照组10名,髌腱末端病组10名),分别进行膝关节力量和sEMG的测试,比较与分析膝关节屈肌力矩、伸肌力矩和股四头肌sEMG的变化;结果:1)在等长运动时,末端病组的伸肌PT明显小于对照组、F/E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组;2)在等速运动时,末端病组的伸肌PT明显小于对照组,并随着运动角速度增加而变化显著;3)末端病组iEMG的VM/VL比值在等长运动和等速运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膝关节屈肌与伸肌的力量差距较为突出,存在股内侧肌活动低下和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之间不平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起跳角疼”及半蹲疼,是指膝关节屈曲呈130°~150°发力起跳或在此角度半蹲时疼痛。常见的原因有:髌骨劳损、髌尖末端病、髌腱腱围类半月板损伤等。 髌骨劳损又称髌骨软骨病、髌骨软骨软化症。 髌骨在膝关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保护股骨的髌面,传递股四头肌的力量,加强股四头肌的肌力和维持膝关节在半屈曲位时的稳定性。 生物力学证明,膝关节屈曲小于90°时,仅股四头肌的股直肌起主要伸膝作用,其肌力较弱;超过90°以后,其他三肌逐渐参与伸膝功能。当膝关节伸到130°~150°时,发力点集中,力量最强。此角度…  相似文献   

12.
跟腱腱围炎又称跟腱周围蜂窝组织炎。跟腱腱围组织是指跟腱背侧深筋膜和腱组织之间的润滑层及其结缔组织,每一层都有独自的营养血管,一旦损伤就会发生血运障碍,导致腱围及腱组织的损伤性炎症。在体育运动中,跳高、跳远、三级跳远、中长跑、马拉松、体操、篮球、排球等...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游泳运动员常见的损伤及其治疗的方法本文综述有关在竞技游泳项目中运动损伤的文献表明,肩关节疼痛是游泳运动员最常见的骨胳肌损伤。这通常是由于在喙肩弓下重复性撞击而引起同上肌或二头肌腱炎的结果。其保守疗法包括交替游泳技术动作和政变训练计划,进行柔韧性练习和力量训练以及采取局部抗炎性的措施。一般来说,肌肉训练的内容有伸展前肌和加强外回旋肌和肩胛旋肌的力量训练。只是最近才发现的肩关节疼痛的另一种有可能的原因是肩关节的不稳定性,加强肩胛带肌力量的平衡发展则是有效的疗法。游泳运动员另一种常见的疾病就是“蛙泳运动员的膝”,通常包括胫骨侧韧带发炎。改  相似文献   

14.
创伤性跟腱腱围炎,在田径教学训练中颇为常见。据临床统计资料显示,此损伤多发生在跳跃项目(如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的练习中。由于该病症是运动损伤中病情期长、症状明显且治疗困难的创伤之一,因此,跳跃运动员在从事教学训练中,正确了解病理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给予及时的治疗显得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有关膝关节伤后的康复方法很多。本文介绍的是用力量训练、营养、计算机饮食控制以及各种伸展练习的方法。有二名运动员膝关节严重损伤,若在几年前,医生一定让他们停训休息,但经五步康复法,不到三星期他们就重返球场。五步康复法如下: 星期一、三、五第一步——2∶30~2∶45∶热、冷疗法。 1)冷水浸泡7分钟;2)热水浸泡7分钟。第二步——2∶45~3∶00∶伸展练习。身体各部分都要进行伸展练习,主要是腘旁腱和四头肌。每一练习做三~四次。腘旁腱的练习方法是:双腿开拢,持续以头触膝部: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的肌肉共有两组,一组伸展,另一组屈曲。伸肌由不同起点的四块肌肉构成,而终点是一个,即股四头肌。股四头肌由双关节肌——股直肌、单关节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中间肌组成。股直肌由于起点关系能屈曲髋关节,但力量较弱。另一伸肌是阔筋膜张肌,也是双关节肌,只起髋关节的屈曲作用。表Ⅰ可见股直肌最大作用于膝关节,阔筋膜张肌最大作用于髋关节。后者基本不能伸膝。膝关节屈曲由二块单关节肌即股二头肌短头和腘肌,及三块双关节肌即股二头肌长头、半膜肌、半腱肌、缝匠肌和股薄肌来完成。实验证明股二头肌长头、半膜  相似文献   

17.
    
G823.014.53 9700694跳跃运动员跟腱腱围炎的防治[刊,中]/李庆//田径.—1996(6).—47—48(XG)跳跃项目//跟腱//腱围炎//预防//治疗G823.1 9700695男子跳高选手的助跑[刊,中]/石浩,张璐//体育科技信息.—1996,16(4).—28—42图1表1(DW)跳高//男子//助跑//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方敏 《中华武术》2000,(1):41-42
髌腱腱围炎系指引起骸腱腱围部的创伤性病变而言。它是跳跃运动员常见多发的运动损伤,又称跳跃膝。由于髌腱受牵拉应力较大,加之位置比较表浅,容易受到外界气温、湿度。暴力。机械摩擦等的刺激,所以损伤发生机会较多。 一、病因 从生物力学上看,伸膝动作是由股四头肌通过骸骨与髌腱实现的。运动员跳跃时骸尖髌腱承受牵拉力是很大的。据报道,体重90公斤(一侧腿负重45公斤),双膝134”半蹲时,每侧髌腱受牵拉力为186.6公斤。跳远踏跳一瞬间,最大垂直力达300公斤。如果起跳腿膝屈曲角为40,髌腱所受牵拉力为528公…  相似文献   

19.
胫骨粗隆骨骺损伤常发生在少年运动员中。当伸展膝关节的肌肉时,股四头肌收缩产生强大的力量并借助子髌骨和髌韧带施加在胫骨结节(图中A的部位)上,引起膝关节的伸展。胫骨结节在小儿期是软骨,到15岁左右才慢慢地骨化。在胫骨结节尚未完全骨化的时期,如果反复给其过大的拉力,就会影响软骨的骨化,出现炎症和产生疼痛的感觉,这就是胫骨粗隆骨骺损伤,亦称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胫骨结骨软骨炎的症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只在运动时感到疼痛的“轻症期”。第二阶段是不但运动时感觉疼痛,而且在运动后乃至第二天仍感觉疼痛的“中症期”。这时即影响运动训练的正常进行,不训练时伤处也常感疼痛。第三  相似文献   

20.
石言序 《中华武术》2007,(12):20-21
一、短跑肌肉用力特点分析参加大腿后蹬动作的肌群有:使髋关节伸直的肌群是臀大肌、臀中肌后半部、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的近侧支撑工作;使膝关节伸直的肌群是股四头肌的近侧支撑工作和小腿三头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