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酸雨对不同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不同pH的模拟酸雨,研究其对玉米和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H=2.0时,玉米和绿豆均不发芽;pH=2.5时,只有异状发芽;pH≥3.0时,二者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贮藏物质的的消耗率与运转率均随pH值的上升而增大;异状发芽率、芽长和根长的抑制指数则随pH值的增大而降低;酸雨胁迫下,绿豆各项指标的变幅都小于玉米的结果,表明绿豆抗酸雨胁迫的能力比玉米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空心菜发育生长及钙、铁、铜、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对空心菜发育率影响不大,模拟酸雨使空心菜中钙、铜的含量随酸雨pH值减小而下降。空心菜中铁含量随酸雨pH值减小而升高,而各处理组空心菜中镁的含量差别不大,表明空心菜对镁的吸收不受酸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土壤酸化及杜仲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生长季中,在1100mm酸雨淋溶下,pH 3.5~5.6酸雨对土壤pH值及根系生物量影响不大,而pH 3.0及2.5处理组根系生物量分别降低12.5%和43.4%。同时,土壤A l∶C a值与杜仲总生物量无显著相关性,酸雨pH值与杜仲总生物量及绿原酸、桃叶珊瑚甙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短期胁迫下,酸雨对杜仲叶的生理生态效应是导致杜仲生长和药用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而酸致土壤酸化除强酸雨(pH 3.0、2.5)外,其余酸雨处理对其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中国酸雨控制区酸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国74个酸雨监测站点2004-2006年降水-pH数据,通过ArcGIS空间插值,模拟酸雨pH空间分布,根据酸雨"两控区"方案,提取酸雨控制区的酸雨pH空间分布,进行GIS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酸雨严重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酸雨强度沿长江向西北和东部有扩大趋势,四川盆地酸雨区已与华南酸雨区连成一片;3年间,pH<5.6的酸雨范围相对研究区面积比值由56.73%扩大到73.11%,pH<4.5的严重酸雨区由2.15%扩大到10.41%,2006年增幅最大;不同等级酸雨范围扩大趋势明显,酸雨污染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5.
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种子为试材、研究了pH 1.0、1.5、2.0、2.5、3.0、3.5、4.0、5.0的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H2.0时不发芽;pH 2.5~5.0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吸水值、贮藏物质的消耗率及运转率、根、冠比均随pH值的上升而增大;异状发芽率、芽长和根长的抑制指数则随pH值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简单地说,酸雨就是酸性的雨。未被污染的雨、雪是中性的,pH值近于7;当它为天气中的二氧化碳饱和时,略呈酸性,pH值为5.60。被天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0的雨叫酸雨;pH值小于5.60的雪叫酸雪;在高空或高山(如峨眉山)上弥漫的雾,pH值小于5.60时叫酸雾。  相似文献   

7.
酸雨(acid rain)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霜、露、雹、霰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的总称。近几年国外用更准确的新方法测出酸雨pH值更接近于5.0。pH值5.6是蒸馏水与大气中的CO_2(浓度一般为316ppm)达到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pH值(2.0,3.0,4.0,5.0,5.8)的模拟酸雨胁迫1,3,5 d及恢复处理3,5 d后对洋葱根组织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活力在胁迫早期表现为诱导而后抑制,随即达到平衡;酸雨胁迫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pH低于4.0的胁迫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丙二醛含量在受胁迫全程都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1.酸雨正常雨水的pH值约为5.6(这是由于溶解了CO2的缘故),酸雨的pH值小于5.6.酸雨中的酸度主要是由硫酸和硝酸造成的,它们占总酸度的90%以上,其余为一些弱酸.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排放的SO2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的SO2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pH为2.0、3.0、4.0、5.6模拟酸雨对小麦幼苗进行急性毒理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幼苗体内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pH在3.0左右时,小麦幼苗的CAT和SOD活性最高;在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的胁迫下,CAT和SOD活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为单峰曲线,其峰值可以认为是小麦幼苗对酸雨中毒反应的阈值.结论: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对小麦体幼苗CAT和SOD酶活性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恒定强度的磁场(1T)对绿豆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得出了不同磁场处理时间和培养时间对绿豆芽长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恒定磁场强度下不同处理时间对绿豆的芽长和SOD活性是有影响的,磁场强度为1T时,在6个处理时间中,30 min处理组在每次测量时芽最长。对绿豆的SOD测定表明:经过磁场处理后的绿豆SOD含量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培养时间为7 h的实验组在各磁场处理时间下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在培养21 h后差异最大;磁处理具有滞后效应,磁处理短期内并不产生明显的效果;豆芽SOD含量和芽长并不成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桐花树嫩叶浸出液对绿豆下胚轴不定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桐花树嫩叶浸出液对绿豆下胚轴不定根生长的影响.七个浓度梯度处理分别是:原液(0.078 9 g/mL)、稀释5倍(0.0157 8 g/mL)、稀释10倍(0.007 89 g/mL)、稀释15倍(0.005 26 g/mL)、稀释20倍(0.003 95 g/mL)、稀释30倍(0.002 63 g/mL)、稀释40倍(0.001 97 g/mL),以蒸馏水为对照组.分别简记为T1、T2、T3、T4、T5、T6、T7、CK.结果表明:T1~T6组对绿豆下胚轴不定根数目和生根范围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随浸出液浓度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其中T1、T2组的不定根数目和生根范围均显著大于其他组;T4和T5组的不定根根粗为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组;T4组的不定根最长根长、鲜重和干重最大,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4.69%、30.00%和55.56%.试验表明,桐花树嫩叶浸出液对绿豆下胚轴不定根生长具有较明显的化感效应,表现为过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较高浓度起促进作用,而过低浓度的促进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红小豆与绿豆复合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934正交实验,对以绿豆、红小豆为原料制成的复合饮料的口味调配做了定性定量研究与分析,得出:绿豆乳、红小豆乳和白砂糖的最佳配比为35%︰24%︰1.2%.生产工艺过程中处理温度、时间、均质程度、其它添加物质等主要因素,对绿豆复合饮料的品质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几种作物种子(赤豆、小麦、绿豆等)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得到种子淀粉酶活性变化的数据。实验数据表明:作物种子的淀粉酶活力均随着发芽天数增加而增高,但到一定时期又转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多酚氧化酶是一种氧化还原酶,主要与植物色素的生成及其产品的色变有关,有利于水果或作物营养价值的保持.本论文以绿豆嫩叶多酚氧化酶粗提液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条件下的磁感应强度的稳恒磁场处理,研究其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分别选用不同的磁感应强度以及时间处理,结果表明:在测酶活性过程中,酶与底物反映很快,1min时底物已全部反应,吸光度也不再增加.在反应初,对照组吸光度为0.8822.处理条件为1.6T15min时,磁场处理对PPO活性促进作用最明显,吸光度为1.0023.反应初始阶段完成以后,对照组酶活力为0.668U.处理条件为0.8T10min时,磁场处理对PPO活性促进作用最明显,酶活力为0.781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