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沛篁 《新闻界》2005,(1):23-2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据2004年11月21日在西安举行的教育部全国高校新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透露,目前我国高校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已达480个。全国高等新闻教育呈现出老牌新闻院系“锦上添花”、改革开放初就创建的新闻院系“你追我赶”、顶尖级名牌高校新建新闻学院“争先恐后”、各种类型高校创办的新闻传播专业“遍地开花”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2日至7日,全国高校新闻学院院长系主任会、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会和全国新闻专业自考指导委员会(简称“三会”),联合在江西省南昌大学举行。近50名新闻学专家、教授,在一起探讨了怎样把一个更加充满活力的中国新闻教育带进21世纪。新闻专业目录要调整会议首先讨论了我国新闻专业目录修订初步方案。根据国家教委的部署,全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从现有的500多个减少为250多个。新闻专业目录现有8个,即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播音、编辑学、图书出版发行学。初步计划归并为4个,即新…  相似文献   

3.
范东升 《青年记者》2017,(28):61-62
新闻学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说,从1908年美国创办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算起,新闻教育已有110年的历史.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以新闻实务教学为核心课程,该学院创院院长沃尔特·威廉首创的办学方式,被称为“密苏里方法”,直到今天仍主导着世界新闻教育的主流,其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学新闻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干新闻.这句话至今还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座右铭.中国最早的新闻教育也是直接引进了密苏里新闻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有关普利策出资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动机一直众说纷纭.本文以撰写于1902年、发表于1904年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一文为蓝本,分析普利策新闻思想.与传统从新闻教育思想解读该文的思路不同,本文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角度,以《新闻学院》一文为主线,综合普利策传记中的“只言片语”,解析普利策对新闻业从一个职业发展成为令人尊敬的职业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媒体发展与新闻教育研讨会”在京举行本刊讯由中国新闻学院主办的“21世纪媒体发展与新闻教育研讨会”于1997年12月11日至12日在京举行。来自北京、广东。上海、四川、江苏、湖北、安徽和广西等省市的新闻科研机构、新闻院系和新闻媒体的代表参加了...  相似文献   

6.
林渊渊 《青年记者》2017,(18):100-101
美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教育以重视专业技能著称,其中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新闻专业技能教育尤为突出.该校是一所拥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优秀公立大学,其新闻教育起步于1909年,多年来在美国名列前茅.2015年,笔者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媒体与新闻学院(下文简称“新闻学院”或“学院”)做访问学者一年,回来后一直跟踪研究该学院新闻教育情况.本文以该学院为个案,分析其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为我国新闻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臧铯 《新闻实践》2006,(9):63-63
美国新闻学院的教育模式和中国基本相近,但也存在一些差异。美国大学的新闻学院,有的设立本科,有的不设本科,只设研究生院,后者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研究生院为代表,笔者在该校进修期间,对美国大学的新闻教育方式,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8.
台湾新闻教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6月,应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和台湾传播协会的邀请,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华社中国新闻学院、杭州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理工大学10所院校的新闻院、系和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出席了在台湾举行的“两岸及香港新闻实务教育研讨会”及“新闻教育与新闻事业学术研讨会”。与会期间,新闻教育界同仁考察了台湾新闻教育的情况,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新闻事业的长足进步,需要有广大新闻从业人员,也需要对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专家,这些都离不开新闻教育。当今世界正向信息时代大步迈进,社会对新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因长期隔绝而了解甚少的台湾新闻教育情况做一介绍,以期能为新闻教育的研究起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有关其教育“理念”’、性质等本文暂不涉及。  相似文献   

9.
2015年,我访问了美国几所大学的新闻学院.其间,我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院长就“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展开了讨论,带给我关于新闻传播教育中矛盾与冲突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教育的现代化过程始终带有务实和实务取向。2020年,在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国记协的直接指导下,作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创新之举和重要抓手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正式发起建设并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2023年是“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推进开展十周年,本文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135位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话语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元新闻话语与社会角色理论,探索面向高等新闻教育的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建构。研究发现,职业话语叙事阐释了典范传统与时代语境下当代新闻人承载的角色期望。同时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在组织、公民、家庭多重角色扮演中,呈现了理想化与现实性并存的认知张力。基于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的现实,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致力于开展对新闻边界和新闻权威的共同维护。多维的角色建构剖析有利于破除新闻实践与学术知识系统间的认知壁垒,将新闻理想注入青年一代的认知系统中,同时为辅助理解新闻教育实践提供了思考的新视角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媒与新闻教育四川联大新闻学院院长、教授邱沛篁随着21世纪的到来,新闻传播事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闻教育也面临着尖锐的挑战。为了让新闻传媒和新闻教育携手并肩、更好地跨入新世纪,正确认识和研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认真制定和加强它们之间的合作措施与...  相似文献   

12.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04,(10):68-69
从艺术专业转向新闻专业,对莎拉·斯卡夫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决定,这将改变他的职业生涯。“我考虑了很多新闻高校和这些学校提供的课程,”这位马里兰大学的美工和美术史专业的双学士说,最终斯卡夫选择了母校马里兰大学菲利普·麦瑞欧新闻学院的新闻硕士研究生课程。相比那些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斯卡夫很喜欢实践课程、精写课程。“我不认为坐在教室里讨论关于写作的几个‘W’会对我成为一个记者有多大的帮助,”斯卡夫说,她现在是《巴尔的摩太阳报》的夜生活记者。如今,新闻学教育界正在展开一场关于如何选择对学生、学校和雇主都有利的新闻教育方式的争论。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7,(2):44-47
中国社会转型以及传媒转型期等背景下,新闻专业大学生对于新闻职业的态度也出现变化,这将影响他们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以及工作满意度。准确认知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是新闻学院专业教育的基础。本文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索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以提升新闻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8,(8):68-77
我国新闻史学界有一种共识,中国的新闻教育是从美国横向移植过来的。这其中,"密苏里帮"之中国成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他们是美国新闻教育移植到我国的实际操盘手。本文通过考察汪英宾、黄宪昭、梁士纯和马星野的教学实践和新闻实践,发现这种移植是有限的,他们只是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具体的、也是最容易模仿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引入中国,但美国式的新闻理念、新闻专业主义并未随着"密苏里模式"一同进入中国的新闻教育场域。  相似文献   

15.
蔡雯 《青年记者》2016,(1):59-61
新闻传播活动的“新常态”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变化 新闻传播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新闻学院是为培养新闻媒体从业者(报人)而创办的,新闻媒体对其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是新闻院系设置专业和课程的重要依据.虽然新闻教育中很早就重视通识教育,很多新闻院系以较大比例的学分让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但其最终的目标指向还是培养职业化的新闻与传播工作者.所以从历史传统来看,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新闻专业人才,以推进大众传播的发展来促进人类的信息交流,促进人类社会的民主和进步.  相似文献   

16.
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而新闻教育自1875年瑞士创办柏美尔特新闻学院算起,不过一百多年光景。如果说,新闻事业的诞生和需要,孕育了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那末,新闻报道日趋专业化的客观现实则对专业新闻教育起着催生作用。 新闻反映的是复杂的社会生活,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接受对象的不同需要,新闻报道专业化倾向正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各种经济类、科技类、教育类、体育类、文艺类专业报纸大量涌现。这些专业类报纸有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06,(23):8-8
同律师与医生一样,记者应当得到教育,而新闻学院则应当成为这一知识探索和实践努力的标准的承载者。——约瑟夫·普利策新闻教育围城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发展"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据2004年11月21日在西安举行的教育部全国高校新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透露,目前我国高校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已达480个①.全国高等新闻教育呈现出老牌新闻院系"锦上添花"、改革开放初就创建的新闻院系"你追我赶"、顶尖级名牌高校新建新闻学院"争先恐后"、各种类型高校创办的新闻传播专业"遍地开花"的新局面②.纵观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推动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发展,离不开领导、带头人和机制三要素.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9日,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大学传媒研究院、影视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和上海新民晚报社联合主办的“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大学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伦敦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日本上智大会、韩国水原大学等国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教育错在哪里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文章以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新闻教育为线索 ,探讨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新闻学教育、职业伦理教育过多地倾向于政治和意识形态 ;新闻教育中缺乏新闻实践技能。文章批判了传播学以功利主义的眼光审视新闻 ,而不能深入研究其内涵 ,并指出了新闻学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