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民族都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然而,在以男性为本位的文化中,以性别为标准,人类被划分为尊卑迥然的性差等级,女人不再是人,而被物化为工具。任何民族的历史都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创造。然而,在男性文化中,“历史”成了一列单轨的列车,它只承认、只描述、只记载男性的历史,而抹去女人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浅谈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王校羽男人与女人相伴而生,共同创造了人类社会文明,但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男人与女人始终未能生存在一个对等和谐的社会之中。女性在经历了人类母系社会的短暂辉煌之后,便进入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时代。作为这种时代的一种折射,英语语言中的性...  相似文献   

3.
爱情鸡尾酒     
慕容诗茵 《成长》2006,(6):76-77
一次在网上聊天。有人曾问我一个很隐私的问题:“如果有一个男人,他的婚外女人告诉他,她生了一个孩子是他的.她的目的是什么?”从女人的心理出发,一般来说,除了丈夫以外,女人是不会轻易为哪个男人生孩子的。因为女人为婚外的男人生孩子要付出除了身心以外更多的东西,除非这些东西她情愿付出,或者能得到她认为等价值的交换。所以我给那陌生人的回答很肯定:“或为钱,或为名。”可那人说:“那男人既无权也无钱更无名,  相似文献   

4.
伊恩·麦克尤恩在其小说《黑犬》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男权社会对自然和女性的控制的相似之处,男性利用、控制自然的逻辑被照搬到女性身上,并进一步扩展到对任何弱势群体的压迫。因此,只有消除男性中心主义思想,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不同种族、不同阶级的人才能和平共处,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可持续地发展。而他的这些观点与生态女性主义所提出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因此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阐释其小说,可以发掘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也可以体现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5.
陶李 《文教资料》2011,(20):15-16
简·里斯在《藻海无边》中通过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对男性殖民意识的对抗,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追求心灵的救赎三个层面的书写,表达作者欲冲破殖民意识的束缚和男性压迫的藩篱,解构"女人说男人话"的社会系统,从而追求女性解放、憧憬两性融合、向往自然和谐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曹禺的四部悲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在揭示了中国现代社会阶级压迫的同时,还揭示了触目惊心的性别之间的压迫。恩格斯说:“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①中国封建社会主要通过以男性为核心的家庭对妇女进行统治压迫。 曹禺四部悲剧中的女主人公,就其阶级地位而言,并不属于整个社会的最底层。繁漪是个有人服侍的资本家太太。金子、瑞贞、愫方也都生活在比较富裕的家庭。即便是出卖肉体的陈白露,也不是翠喜那样的下层妓女所能比的。繁漪等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们没有被当时上乘的物质生活和合法的妻子地位所迷惑,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封建家庭对女性在精神上的残害。繁漪“是统治阶级营垒中的一员,但在周宅这座牢狱里,  相似文献   

7.
以传统的观念衡量:男人为着征服人类和世界而生,女人则为着征服男人而来。男女性别的差异恒久存在不容置疑。在中国文化观念历经几次大的嬗变的今天,我们却发现男人征服人类和世界已取得成效,而女人到底还没能征服男人。是因为受着传统文化立场和思想观念的禁锢?还是因为伟大的男性世界的嗤之以鼻?抑或是女性自身所导致?放眼望去,近年多有不少女性作家以自身的才气和经验在文学创作实践中大胆地将女人剖析于大众面前,甚而有意在作品叙述里忽略男性的存在,而将女性的愿望在这种语言实践里纵情滋长,尽管回到现实,依然不折不扣地受…  相似文献   

8.
父权制思想千百年来伤害着女性,男人以此压迫和剥削女人.莱辛的作品《野草在唱歌》《天黑前的夏天》《幸存者回忆录》中反应了这一问题,这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已有所呈现,但莱辛关注女人的同时也关注男人.从全新的视角解读莱辛的作品,分析此三部小说中的男性的悲剧命运,指出女性受到父权制思想毒害的同时,男性也是该思想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地球上自然实体及人类建筑物的符号。自从有文字以来,人们开始将地名记载于各种文献史料中,并在地图上标志出来。如果没有地名,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如劳动、生活、学习和交往等都很难进行。地名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根据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生产关系、国家机构、阶级压迫、民族交往、社会道德和宗教信仰等往往通过地名反映出来。随着国家的兴亡、改朝换代、民族迁徙、语言文字及阶级等级的变化,地名也发生着变化。历史上有些地名保存了下来,可是有些地名却消失了。地名研究,尤其是历  相似文献   

10.
奴隶制度是社会发展史上的必经阶段。奴隶社会是人类第一次分裂为阶级对抗的、第一个剥削的社会经济形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开奴隶社会,阐明了它的性质和运动,区别了它的阶段特征,划分了它的类型差别。奴隶制是以经济范畴载入人类历史,不是以种族范畴载入人类历史。中国殷周是奴隶社会,“整个现代文明的欧洲”和“世界上其余各洲的绝大多数民  相似文献   

11.
爱丽斯·沃克在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中揭示出家庭暴力、性别暴力和种族暴力的实质是以白人/男性为中心的性秩序,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控制和破坏来自同一观念的支配,即人类/男性中心.对此,沃克提出了解救之道:妇女主义,即人类应以整个种族(包括男人与女人)的生存和完整为己任,主宰人类的应该是爱而非男人或女人.沃克所提出的妇女主义其实质是一种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人类战争的根源是个历史的范畴,在迄今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下人类战争的原因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加上资产阶级学者们往往把动机归为原因,所以对人类战争的根源迄今未能取得一致的认识。其中一些人认为战争只是阶级社会的产物,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战争是人类固有的本能,是人类社会的伴侣。本文认为人类战争的由来已久,从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末期直到社会主义时期均有战争存在,战争的根源是迄今为止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固有的局限性和人类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表现为在生产力始终还不够高、经济也不够发达的条件下,人类往往为了各个集团的利益,或为求生存,或为扩张称雄,或为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经济和政治而发动进步的革命战争或反动的掠夺战争。因此,人类只有普遍进入生产力高度发达、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共产主义社会时代,战争才能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3.
百草园     
上帝让女人成为男人的肋骨,究竟是幸还是不幸?纵观人类有记录的历史以来,男人和女人的话题便绵延不断。张爱玲曾写过这样一段话:“电车上的女人使我悲怆。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那么,到底是女人以男人为中心,还是男人以女人为中心呢?用政治术语来说就是男人和女人存在着怎样的辩证关系? 在中国,比较有名的应该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了。由于时代关系,两人终未能成正果,双双化为蝴蝶,倒也成为一桩美谈。与之类似的是白娘子与  相似文献   

14.
人类历史,首先是一部生产发展的历史,自从阶级产生以来,它又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从最早的原始社会,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是不以任何人、任何集团和阶级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解释。同时,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人类反对剥削、压迫和奴役,争取解放和自由的历史。通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文化知识。科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女人”是“女”与“人”的统一体,这种统一是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作为“女”须被男人认可;作为“人”须被社会接受;作为“女人”则要被女人自身认同。女人的认同是“女”与“人”统一的关键,它与女人的文化素养和自主意识密切相关。自主了的女人,不仅作为社会存在的客体,自觉地有选择地接受着社会和男人给女人制定的标准,而且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塑造自身的同时,也塑造和改造着男人和社会  相似文献   

16.
1 857年,马克思提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问题比较难以理解,世界各国有不同的解释。迄今为止各国研究的世界史,都是以国家民族史为基础的世界市场史。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资本主义把工人阶级异化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形势逐渐形成。"作为世界史的历史"主要靠无产阶级革命来完成。世界上消灭了阶级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全世界人类都能够自由平等地进行生产和生活,人类才能由阶级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才是马克思所说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历史课中讲授原始社会的历史,我觉得应该使学生认识以下三点:(一)私有制、阶级、剥削和国家等不是自古就有的。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阶级社会只占短短的几千年,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原始社会却经历了数十万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人人平等的社会里。(二)原始社会之所以是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这是由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极度低下所决定的;在这漫长的原始社会时代里,由于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氏族公社代替了原始群,父系氏族又代替了母系氏族,最后出现了私有制,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三)原始社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道正则天下正。家庭一夫一妻制,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了一个家。没有男人或没有女人,家,都是不完整的。总观家人卦,治家之要大概有四:一、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二、夫倡妇随,和衷共济;三、闲有家,交相爱;四、刚柔兼备,严慈并及。男外女内,男人以强健的体魄和勇毅承担起养家餬口的全部责任,把柔弱的女子安顿在家中,是对女人的关爱和保护;后世重男轻女,女人遭受压迫的事实,是人类社会男尊女卑观念畸形发展的恶果。男外女内的家庭格局,并不意味家庭权力的失衡,男女平权也不等于该男人做的事情女人也要做。天尊地卑,言天地之位置,天地各居其位;阴阳消长,言天地之职事,天地各有所主。家人卦明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政学宝典。  相似文献   

19.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剥削阶级就以劳动妇女作为他们进行最残酷、最野蛮的压迫和剥削的对象。私有制和阶级压迫,是劳动妇女受压迫被奴役的社会阶级根源。因此,在人类历史上,不论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妇女始终是处于最受压迫、最受剥削的悲惨地位。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创造了高度的政治文明,但它并不是最完善的,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一次否定了等级压迫的政治制度,是一种比资本主义更为高级的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