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龙的原型学界多有探论,该文作者将龙放在一种更为广阔更为原始的自然背景来分层次解构阐释,提出龙滥觞期的初始原型为婉蜒河川,河川是龙最原始的基形。河川的形色声态流变动势与龙的形象结构系统有隐秘而真实的趋同性质。龙是河川活物化表达者,自然崇拜阶段原生形态的龙是初民将自然对象超自然化过程中表象联想互渗的产物。龙发展流变期的动物原型为蛇蟒蜥鳄等水居动物,它们是龙的次生形态即次原型。龙的动物原型以河川作为其衍生的基础。龙的动物形象和意象的不确定性是直接导源于初民对蛇蟒蜥鳄等动物自然属性与神秘属性的不确切感知。蛇蟒蜥鳄等既是河川之动物化神灵化载体,也是河川神秘机制的功能性载体。定型期的龙图腾是初民以蛇蟒蜥鳄等动物之最奇异明显或最锐利凶猛的形象特征联缀综合在河川基形之上而渐次建构形成的,是在自然崇拜、动物崇拜与动物图腾崇拜的神秘整合中产生的,它是共生形态的图腾龙。中国古代神话中”土龙致雨”、“应龙畜水”、“黄龙曳尾”、“神龙以见画地”、禹逐共工杀相繇以及“乘龙”、“御龙”、“驾龙”等事象均是以神话变形方式涵藏或再现着龙与自然河川、蛇蟒蜥鳄等的真切关联,是用神话语言认真而曲折地叙说着龙的真实本相。  相似文献   

2.
试论九隆神话中"沉木"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九隆神话是我国西南地区很著名的神话之一,在神话中,有“沉木化龙”一说,其中的“沉木”这一文化象征符号透露出了树神图腾崇拜、男根崇拜、以鳄代龙巫术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天文哲学—生命哲学—文化哲学作为具体的哲学理论形态,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天文哲学是孕育生命哲学的母体,具体指天文哲学的宇宙模型激发人类从哲学层面探索生命的奥秘,天文哲学宇宙模型中的两个世界——能量和质量是生命哲学的起源。文化哲学是由生命哲学衍生的子体,具体指生命哲学追求"永生"唤起了文化哲学的出生;生命哲学关注"生存"助产了文化哲学的降生。从总体上来讲,天文哲学是原生形态的哲学理论体系、生命哲学是次生形态的哲学理论体系,文化哲学是再生形态的哲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是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实践中,可以从高职院校文化的原生形态、知识形态、经济形态、技术形态、社会形态等五种形态来考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状况及变化趋势,推动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原生民歌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一种民间原始文化的记载,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伟大文明的结晶,具有丰厚饱满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研究价值。在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原生民歌的传承是当今关注的话题。对原生民歌在民族声乐教学中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对高校原生民歌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性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人类建构文化的基点,情感价值是人类文化的首选价值。传统文化是以情感为主体的文化,艺术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情感性的文化,是文化的原生形态。然而,情感文化并不能为人类征服世界的本能意志提供支持,理性文化成为文化的主体是必然的,因此艺术的衰落也是必然的。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艺术会必然死亡,只要情感存在着,艺术就必然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周易》这部中华文化元典最早从理论形态孕育着龙的观念和哲学。龙文化贯穿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髓,它能保持长久魅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蕴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四大基本内涵,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交和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文化观和多元一体的民族观。龙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衍生发展,我们可以赋予龙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积极传承和弘扬龙文化,让世界其他民族更好地了解龙文化博大精深的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鳄类是观存爬行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们在形态学、生态学上的许多特点与鸟类和哺乳类有相似之处。目前,鳄类的演化众说纷云,因此,系统研究鳄类胚胎发育过程,有助于从个体发生与系统发生的关系上,探讨鳄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演化,以及不同鳄类之间的亲缘关系。 一、鳄类胚胎发育研究回顾 自1891年Clarke开创鳄类胚胎学研究至20世纪60年代,有关鳄类胚胎学的研究数量和内容都很少,研究水平也多局限于胚胎外部形态的大体观察。例如,Kvam、Poole及Kaye曾分别对密河鳄(Alligator mississipiensis)、尼罗鳄(Crocodylus niloticus)及眼镜鳄(Caiman scle-rops)牙齿的发育作过粗略的组织学观察。这一时期的研究是基于对胚胎年龄不明确的部分鳄  相似文献   

9.
巫术与神话是世界各地古老而原始的宗教文化形式,同时又是各国、各民族基础性文学艺术的母题。在人类还处于蒙昧与野蛮的原始社会时期,巫师与神职人员就借助于宗教、音乐、舞蹈、杂技、诗歌与戏剧等形式来沟通人与神、天与地之间的文化联系,尤为神秘莫测、名目繁多的如各种出生、成年、婚嫁、丧葬、祭祀与大小宗教秘仪,更是生动、形象、完整地记载着人类原生形态的生命流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龙”和“dragon”两词的词源着手,论证了“龙”被译为“dragon”及“drago被译为“龙”是误译而不是文化意象错位,提出了两词的新的译法。  相似文献   

11.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中华民族信仰崇拜的古老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炎黄子孙们创造的艺术形象。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本源,5000多年来,始终是一颗璀璨明珠。其新的精神内涵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社会主义时代开辟了龙文化空前发展繁荣的新纪元。它始终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民族文化、人民文化、大众文化;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走向世界。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中国,它都是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龙和西方dragon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中国“龙”与西方“dragon”字面概念虽相同,但其来源、象征意义以及民族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龙”不管是翻译为dragon或the Chinese dragon都未能准确地表达中国龙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应把Long或China Long作为“中国龙”的专有名词使用,以保持龙文化的理念和民族文化内涵,促进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中国龙文化     
中国是一个龙的国度。龙文化是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龙文化体现的兼容综合、造福众生、开拓进取、与天和谐的主体精神,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文章介绍了龙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龙的文化意蕴,分析了龙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中国龙的学者,往往误将地蚕视为龙的原型,然而,从地蚕的发生和演变表明,它只是生态龙的共生物,绝非龙崇拜的原型,真龙的原型是南蛇龙,南蛇龙的“人文化”构成了社会文化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兴隆洼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距今8000年的重要考古学文化,其文化内涵深邃厚重,与中华文明起源密切相关。在复合型经济形态和大规模定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尚玉礼俗、崇龙现象及祖先崇拜等,构成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6.
端午龙舟竞渡民俗的文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端午节龙舟竞渡节俗之起因虽有各地的具体原因 ,但其受到端午节早期节日性质的选择是确切存在的。龙舟竞渡民俗以其逐恶驱疫之功能为端午节所接纳 ,又以其游艺之潜在特性影响到整个节日的性质 ,实现了其对节日文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一般认为岭南石狗文化圈的石狗崇拜近源是外来的瑶畲檠瓠,远源是土著的百越图腾。根据文献和民族语言的资料,岭南石狗崇拜的民族源流:既是百越神灵崇拜的遗存,也是中国龙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18.
对普通高校开设舞龙舞狮课程价值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龙狮运动发源地,舞龙舞狮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舞龙舞狮运动以其深刻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和普遍的娱乐性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对龙狮运动的起源、变革和目前高校中开课现状的了解,对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开设舞龙舞狮课程的价值进行剖析,探讨其在高校中开展的意义,以期为今后舞龙舞狮运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顺德龙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它继承了岭南传统文化的特色与个性,兼容了中原文化的内容,逐渐形成了顺德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和体育运动,并取得丰硕成果。2005年,顺德获得"全国龙舟之乡"的称号。"团结合作,奋勇拼搏,一往无前"的龙舟精神,更升华为顺德精神。顺德龙舟已经成为顺德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0.
“龙”的形象产生由来已久,追溯上古时期已可见其雏形。在汉代,“龙”的形象已作为汉画像砖石墓中不可或缺的题材。南阳地区的汉画像石“龙”形象题材丰富,造型灵动。作者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外部形态的分类等方面做了综合的考证,使用图像学和符号学的方法,总结出该地区“龙”形象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