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司化 《平原大学学报》2005,22(5):124-126
艺术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渗透可以说在建筑的发展变革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将各个时期的不同艺术文化通过建筑渗透其中,以至于建筑将不同时期的文化传承下来。因此,建筑也就成为反映历史、反映社会的有效语言,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渗透方式、过程及关系也就成了我们研究发展建筑文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张静 《文教资料》2011,(26):66-67
建筑设计中渗透着艺术文化,艺术文化在建筑的发展变革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时代的设计师将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文化渗透于建筑设计之中,使不同时期的艺术文化通过建筑传承下来。因此,建筑也就成为反映历史、反映社会、反映文化的有效载体,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及艺术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也就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发展建筑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同时建筑设计思想和实践又影响着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发展。文章较详细地分析了镇江西津渡昭关过街石塔的设计形式、建筑工艺以及纹饰设计等,探讨了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内涵及其对石塔设计的影响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文化类展示馆空间中更加需要地域文化因素的渗入.在徽文化的发源地安徽省黄山市,文化展馆设计成就与当地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展馆的建筑设计只有现代的形式表征,没有很好地表达徽州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二是场馆直接照搬了传统建筑空间,跟现代生活和审美情趣脱节.本文以黄山学院徽文化展馆设计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徽州地域文化和徽派建筑元素的解析,研究如何在现有的空间里打造出一个既体现徽州地域文化又符合高校校园特色的展示馆空间.  相似文献   

5.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内部需求扩大,以及建筑的国际主义风格盛行,建筑设计的商品化等原因,我国当代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因素严重缺失.本文探讨了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内容和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因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建筑是建筑技术、建筑形式与文化价值的统一体,建筑的文化内涵是建筑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建筑图像与建筑设计具有文化学意义上的通感式联系。以建筑空间为切入点,以当代中国油画为例,研究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认为建筑功能性空间及其传达的建筑美学价值,依然应当作为当代建筑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及前提。美术建筑图像带来的若干启示,既重新肯定了作为建筑第一要义的功能性属性,又强调了莅临空间的人的感受的存在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建筑也具有其独特的内蕴与价值。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质,所以汉字本身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通过研究汉字可以了解古代生活,了解古代人民的社会风俗,更能了解中到国古代的建筑文化。本文通过探究汉字与建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渊源与联系,具体的展现出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道教建筑与风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现象,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建筑是道士布道传教、供奉、祭祀神仙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场所,它不仅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而且其建筑设计也体现了风水理念辛口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以前探讨过"文面-空符号"和"语流-空符号"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筑-空符号"的符号特征;并探讨了东亚地区建筑-空符号的特殊形态及其文化内涵,这有助于从一个新角度探索建筑符号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并可从符号学角度为建筑设计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风水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现象,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建筑是道士布道传教,供奉、祭祀神仙牵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场所,它不仅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而且其建筑设计也体现了风水理念和原则。  相似文献   

11.
刘慧 《江苏教育》2010,(5):40-41
新建学校的不足是空白,优点也是空白。没有文化积淀,没有历史底蕴,没有现成的文化传承元素,内涵是空白。建筑、装修、布置,外在的视觉形象尚未定位,是空白。新建学校的知名度,自然也是空白。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说,由于没有积淀,缺乏可提供的文化元素.对内涵的提炼会带来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办学理念的确立和品牌推广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城市建筑设计的实例,论述了建筑与环境的紧密关系,阐述了城市建筑与科学的物质属性和与文化传统的精神属性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城市开发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城市建筑、尤其是临河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如今,很多学校都在打造学校文化,但坦率地讲,真正有文化精神的学校并不多。当前,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其一是物表化,很多学校建得富丽堂皇,但只是一些建筑、图案,并没有真正成为师生生活和记忆的组成部分,没有具备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蕴;其二是文本化,各种学校都建立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制度只停留在文本层面,没有真正地成为规范学校成员行为的动力;其三是标语化,许多学校努力让每一堵墙都能"说话",写满了各种标语口号,但这些标语只是挂在墙上,印在宣传册上,没有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甚至行动方向与标语内涵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4.
太原学院校区建筑设计特色是以三晋文化为基础融入儒家思想。现代设计模式结合徽派建筑设计元素,展现了新时代教学环境与传统文化统一的高校园区建筑风貌。  相似文献   

15.
景观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阐述景观建筑设计的工作内涵,分析它与景观艺术设计的关系,论证了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是设计人员的基础专业,而艺术熏陶与文化素养是设计人员不可或缺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深入研究当今建筑教育基础体系后,提出中国建筑教育应立足于本国文化基础,把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融会贯通于建筑教育中,使未来中国建筑设计的从业者对传统文化有全面的认知,并担负起中国文化复兴的重任,把中国风、中国元素带入世界建筑设计的舞台上.在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因子的教学理念,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五种实现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设计能力,进而应用到建筑设计作品中.  相似文献   

17.
古建筑不仅能反映城市的风俗习惯和地域特点,也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的活化石。在当今南宁城市建筑设计中如何持续发展古建筑文化,对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和特色具有积极意义。在保护开发古建筑过程中,应寻求多种渠道管理和开发,做到"整旧如旧",使建筑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完善相关法令,强化古建筑区域的建筑文化内涵的统一,并建立有地方民族特点的城市面貌。  相似文献   

18.
武当建筑文化是武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道教建筑设计思想和施工技艺中所包含的等级观念继承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并在武当山建筑群中有更为突出的表现和较为典型的实例.“数”、“质”、“文”、“位”四种列等方式在武当道教建筑实践中演化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向度的多个方面的等级表征。  相似文献   

19.
为了挖掘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文章通过分析数位建筑大师的代表作品,对如何运用隐喻主义指导建筑设计,实现建筑艺术化进行了研究,探讨建筑艺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隐喻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绿色建筑产生的背景、内涵及绿色建筑的特色。针对目前制约我国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问题,提出了对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的思考。绿色建筑应以可持续发展和遵循生态学为指导思想,以节能降耗为原则,创造具有浓郁人文内涵和特色的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