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学热的兴起为我们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利用飞信平台在大学生中传播国学,将现代通讯手段与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切实提高国学传统文化的育人效果,增强国学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进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国学复兴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此情况下加强国学教育恰是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接轨,适当采取国学教育的思维、设计和方法,为大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不仅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大学生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观念、能力等诸多因素,是大学生内在品质的重要表现,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的气质、人格与修养水平。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体系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各种弊端产生的不良影响,使过分注重知识内容的学习而忽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国学教育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应当加强高等教育中我国传统国学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加强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当前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书育人的举措。探讨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有利于推动国学教育进入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有利于弥补国学教育知识体系的现代阐释的不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不仅认识到国学教育具有工具性,而且认识到要把国学知识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文化创新和行为准则;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国学认知的实证调查,研究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国学基本情况认知现状,他们学习国学的原因和目标,以及考查性别变量和专业变量对他们国学认知和学习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高等教育阶段,专业设置的窄口径、国学内容式微导致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对国学范畴认知出现偏差;理工科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崇尚科技,认为科学、艺术无国界,对国学学习态度消极;“公地悲剧”使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在学习国学的原因和目标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自相矛盾性。因此,理工科院校需要重视国学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进行国学渗透,将国学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以提高国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生国学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传统思想教育和国学教育的价值应有冷静的思考,要认清大学生目前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个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学教育的历史文化功能和成败得失,探索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之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人文素质提升是重要的.挖掘国学传统与大学生思想相对应的积极因素,充实到现代教育中去,是大学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79):164-165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包含国学在内的中华文化正受到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加强大学生国学教育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明确国学概念的丰富内涵及国学与儒学、传统文化、经典、国子学、中国学、国粹等概念的关系,则是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国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千年沉淀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的学习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培育新一代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学校教育,将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价值进行分析,并将国学诵读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如何结合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国学有重大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学教育中,必须搞好国学教育内容的定位,明确学习国学的方法,国学教育必须付诸实践。通过国学教育使大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培育民族精神,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提升大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10.
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国学经典呈现出"认知度低"与"求知欲强"的矛盾状态,但受功利化与实用化教育潮流的"裹挟",国学经典教育被民办高校"放逐",导致所培养的大学生被"物化"。探讨民办高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加强国学教育,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基础性工作,能在知识拓展、品德培养、思想传承、为人处世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开设国学课程,举办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校园空间文化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国学教育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国学,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的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相似文献   

13.
时下国学正被全社会关注,大学图书馆也正参与其中。在普遍提倡国学教育的今天,图书馆做好国学导读尤为重要。试从国学的含义出发,在剖析大学图书馆国学导读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实行国学导读的具体策略与方法,从而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国学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4.
受国学热的影响,大学生的国学教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人们往往把国学理解成知识的、思想的、精神的,而忽视了国学所包含的技艺的、能力的内容,因此,强调了国学的理论性而忽视了国学的实践性.文章认为对大学生的国学教育要重视实践活动,通过日常生活培养、技术能力提高、大学生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国学素养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开展国学经典教学有助于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修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罗文筠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0):104-106,119
家教服务是大学生常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进社会的实习与预演。要搞好家教服务,就要注意相应的礼仪修养与素质,如社会人际交往礼仪修养、思想品德修养、专业知识修养、言语沟通能力素质等。这些能力和修养可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家教工作,也能充分展示大学生的素质、修养,塑造大学生形象。  相似文献   

17.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浅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内容与作用看,大学生“两个修养”必须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从大学生思想与学习生活实际看,进一步认识加强礼仪修养对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大学生“知”与“行”相统一的角度看,进一步认清礼仪修养是增强思想道德修养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深远,通过举办"国学周"活动,使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国学周"期间的调查结果,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解析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方法,评价"国学周"活动对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员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较优秀的一部分,但他们身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点,加强国学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仅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新形势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迫切要求。本文结合新时期党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现状及原因、国学教育在提升党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中的价值取向、开展国学教育的主要措施三个方面,探讨了国学教育对党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然而,时下初中语文国学教育存在国学教育功利化、缺少系统国学教材、教师的国学素养有待提高、教学方法单一、学用脱节等现象。因此,探索改变初中语文国学教育现状的策略、途径成为当下国学教育得以科学、系统开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