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艳君  彭熙  朱德东 《编辑学报》2016,28(4):378-380
在全民“碎片化”阅读时代,学术期刊必须及时更新观念进行碎片化传播.学术期刊的碎片化传播应具有话题新颖、内容实用、特色鲜明、互动性强等特点,传播内容不是纸质期刊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而是自身内容的再创造和范武革新.学术期刊需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确定传播类型、选择合适传播平台以进行碎片化传播.  相似文献   

2.
桂步祥 《新闻通讯》2014,(11):40-42
移动互联的便利性,让每位用户手指轻轻一点即可实现信息的再传播。微信的诞生,催生新旧媒体的变革。然而伴随传播技术的进步,媒体内容生产从PGC("专业产生内容")向UGC(用户原创内容)的转变过程中,侵犯版权、侵犯隐私、自曝隐私等法律层面或伦理道德层面的隐忧却日益突显,微信用户在未来的信息分享中应当多些理性、少些盲动。  相似文献   

3.
文章归纳了图书馆版权诉讼的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署名权和作品原件所有权三个诉因,提炼了诉讼中涉嫌侵权行为类型,并对侵犯作品原件所有权、侵犯署名权、以镜像站点方式订购与使用电子文献数据库的法律问题以及网站深度链接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图书馆规避版权诉讼风险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薇 《传媒》2016,(15):81-82
移动碎片化场景下,在线音乐平台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格局加速整合、服务内容不断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同时也存在着侵权、推送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移动碎片场景下的音乐传播必然应以音乐版权的正规合法性为前提,并注重音乐应用的多渠道推送,满足受众欣赏的愉悦心理,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德国联邦内政部重点防范的网上违法行为包括传播和拥有儿童色情信息。传播极右等内容的言论。有关欺诈性商品和服务的宣传和不正当广告.信用卡诈骗.被禁止的赌博。软件盗版和侵犯版权。非法销售武器、麻醉品和药品.以及黑客犯罪和电脑病毒.  相似文献   

6.
李昕殳 《传媒》2021,(9):69-71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绘画艺术的传播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出现了即时性更强的展示形式、互动性更强的展示内容、兼容性更强的展示载体、传播性更广的展示渠道等新变化,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如艺术欣赏的碎片化、艺术创作的娱乐化、艺术评判的技术化、艺术版权的欠保护等,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媒体时代绘画艺术的数字化传播路径,以求抛砖引玉,促进绘画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拓展了新闻信息传播渠道,但也为侵犯新闻作品的版权提供了便利,给党报集团的版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传播效应”与“版权利益”的选择中,党报集团应加强内容创新,增强版权保护中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从而构建“传播效应”与“版权利益”相互驱动的良性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8.
碎片化在传播本质上是整个社会碎片化或者多元化的一个体现,因此也可以将碎片化理解为多元化。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传播网络的巨大性使社会碎片化成为一种趋势。随着社会碎片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由于文化程度与职业的不同,人们对媒介所需的内容也不同,从而造成了社会角色的碎片化。社会角色的碎片化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受众所需信息的碎片化,就如同栏目专业化一样,中央电视台有十四套,分别对应不同的受众。大众媒体逐渐细分并形成了众多的小众媒体,本文将谷阿莫讲故事系列作为小众媒体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谷阿莫的X分钟看电影系列的传播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受众类型等,以期得出小众媒体的生存之道以及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碎片化传播如何作用于短视频谣言。研究发现,碎片化传播深入到短视频谣言的产生、扩散、生存及监管等诸多环节并产生重要影响:碎片化内容的任意拼接致使信息变异;受众的碎片化参与进一步引发“众声喧哗”;碎片化消费为短视频谣言提供了新的市场生存环境;碎片化传播加大了短视频谣言的鉴别难度。  相似文献   

10.
版权集体管理通常被认为是提高个人权利管理效率的方法。它能够帮助创作者更有效地许可权利、收取版税和保护版权。但是由于版权权利的厘清过程相当复杂,尤其是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多媒体版权权利清算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版权利用与管理方式产生了碎片化。探讨碎片化问题并提出去碎片化策略变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正>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普及,让"短小精悍"日益成为内容传播和分享的精髓,"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满足了受众以自我为中心的传播与参与体系,使网络传播"碎片化"特征显得愈加明显。在网络视频行业,一种以直观分享为目的的技术创新方式正在以同样的方式将视频传播带入"碎片化"时代。一、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受众参与心理(一)受众求新的心理微视频是以新媒体为主要播放平台的,依靠手机、电脑、微博、微信等流媒体进行传播,"流媒体又叫流式媒  相似文献   

12.
微版权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打破了传统出版物品种概念的碎片化的以知识元为最小单元进行信息组织的数字化内容产品的版权.微版权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灵活的商业模式,缩短了用户与知识之间的信息通路,也对新闻出版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品牌碎片化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应用为品牌碎片化传播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品牌碎片化传播以信息自传播为基本方式,其关键是要有效引导分散传播者、发挥碎片化内容的驱动作用、创设品牌负面传播防范机制。社会化媒体传播价值、受众微化体验需求、内容传播力、"扩散—整合"互动机制对品牌碎片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传播策略包括:平台信息整合传播、沟通元驱动、传播纠偏的互动导向。  相似文献   

14.
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在不同国家与地区存在差异。面对数字技术带来的版权权利碎片化、版权授权与使用、版权保护等新问题,不同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纷纷出台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丽霞 《东南传播》2021,(11):75-76
后现代主义中的碎片化的理念改变着大众的文化认知,为了满足受众在快节奏生活中的"速食"需求,短视频创作者将网络影视作品整体分解成部分,以碎片化传播模式满足了受众的自主需求.因此,在后现代语境下分析和挖掘网络影视的碎片化传播的动因以及优劣势,并且指出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的特征表现,探索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在内容优化、媒介融合、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未来网络影视传播展开新的图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奕繁  杨丽英 《今传媒》2023,(5):144-147
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碎片化传播主要表现在信息传播内容碎片化、信息传播主体碎片化以及信息传播媒介碎片化三个方面。为有效适应信息碎片化传播,本文结合“微观叙事”与“宏观指导”,提出了要强调个性化“分众”施教,以“感”“理”思维提升学生媒介素养,旨在为信息碎片化传播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玉 《青年记者》2012,(33):29-31
目前,大家提到新闻,很容易想到"新闻侵权"。然而,近年来侵犯新闻版权的案件,却很少有人关注,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也只是更多地关注自己所采写或刊登的新闻不侵犯他人的权利,而对自身版权是否被侵犯却关注不够,这也导致我国新闻媒体行业普遍忽视对自己新闻版权保护的现象。特别  相似文献   

18.
健康的网络文化有赖于健康的传播内容。在“关系为王”日益凸显的社交网站时代,“内容为王”仍然是网络传播的主旋律。网络能否一领媒体风骚,不仅取决于其旺盛的人气、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弥漫的民主、自由气息,更取决于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由于网络即时发布、碎片化传播、把关弱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2015年6月23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指出,我国新媒体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微传播正成为一种主流传播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但其背后,是否有人细想过“微传播”涉及哪些版权问题?传播的内容是不是部有合法的版权授权?各类作者能否从无数次转发、汇编、共享中获益?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中有关图书馆合理使用的条款,在版权所有者、图书馆及版权使用者中引起很大争议。本文主要评析了争议中的几个焦点问题: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是否应予保持;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是否伤害出版社等版权所有者的利益;享有版权限制的是否应该是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