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付海 《职业圈》2007,(12):53-54
教师的管理是高校管理的关键,应体现"以人为中心",以"人性化"为标志,依据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氛围进行人格化的管理;要在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上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适应教师培养的需求,以促进教师资源的开发,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命伦理指的是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其在由生到死的生命过程所应当遵循践行的原则和观念。先秦时期,儒家哲学有着丰富的生命伦理思想,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生命态度的多重性。先秦儒家既"尊生""贵生",强调人生命的重要;也承认生命必然会终结;然而,又不主张轻易放弃生命。二是道德生命的至上性。先秦儒家重视道德生命,将其置于自然生命之上,又以"仁""礼""义"等为原则,用道德生命对自然生命进行引导、教化、约束和限制,充分体现了道德生命的至高无上。三是自然生命的超越性。先秦儒家以功业、道德、留名来等精神生命的永恒实现对自然生命的超越。四是生命价值的提升性。先秦儒家认为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是一个由"内圣"到"外王"的实现过程,也是由己及人、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的提升过程。  相似文献   

3.
池田大作教育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为了人的幸福"、"为了世界和平",其教育目的论具有终极性特征、人本性特征。池田大作的教育目的论以人为出发点,注重人的精神层面,坚持这一理念,可以避免教育因一味地追求物质性的技术层面目标而步入歧途。  相似文献   

4.
周均 《对外大传播》2013,(8):31-32,1
我们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军魂",让西方国家难以接受和理解。增强对我军"军魂"的国际认同感,是亟需我们破解的一道难题。增强我军"军魂"的国际认同感必须从增强其对"军魂"的认知力和理解力入手:一是注重自我反省和检视,同时坚持"该说则说"的原则,坚持把我军"军魂"这个精神支柱树立起来;二是把握宣传内容,同时注重正确运用宣传形式,开辟我军"军魂"对外宣传新道路;三是坚持"低调消声",同时不放弃"高调发声",合理掌握我军"军魂"对外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5.
以实践为基底来说,马克思价值哲学以实践为人们感性生活的价值尺度,是在"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精神生活的产物。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价值哲学植根于社会的感性活动之中,价值以其自身在社会生活中以一种尺度的属性而存在,以关系沟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现实性生活,是以人的"既定性"本质或者说"超越性"本质的存在。本体性存在、历史性存在、现世的存在均是在社会的感性活动中的人,都对实现人的有序性的创设与建构,起到了塑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玉平 《文化学刊》2015,(3):170-17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的"稳定器"、社会的"方向盘"和民族的"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两者的基本价值追求一致,实践证明两者能够紧密结合,两者之间结合创新的诸多表现进一步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性、先进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7.
搞好村镇规划与建设,要理性地剖析当前村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村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确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村镇规划建设原则。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三先行"、"四底线"、"五重点"和"六机制",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丛芹 《文化学刊》2010,(1):151-156
传统手工艺制作、现代设计、后现代设计虽然在观念、方法、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但都是"创造人造物",大致可以在"造物"(包括符号体系)的层面或意义上加以理解。当代设计就无法用"造物"来指称了,原因是,不仅所造已不完全是"物",对"造"还提出了生态要求、抒情要求、体验要求、变异性要求、个性化要求、道德要求,等等。因此,可以用一个动词性的"生"字来替换"造",用一个名词性的"生"字来替换"物",即"生生",并由此从方法和本体两个层面来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9.
牟宗三先生尝言:"荀子之学,历来无善解。"自汉以降,"无善解"的现象一直绵延至今。当下学术界大多将荀子人性学说概括为"性恶论",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无善解"案例。本文从"礼"切入荀子思想内在逻辑结构,继而论证"礼"之道德精神是"仁"。对仁存在正当性的证明,实际上已触及荀子思想另一重大理论问题:荀子思想体系中是否存在道德形上学?荀子从道德形上学高度为仁存在正当性进行论证,这是荀子仁学所达到的理论新高度,同时也是学术界自汉以来一直忽略与低估的学术问题。在本根论层面,仁是"天德"。作为"客观精神"的仁具有绝对性、普遍性特点,因而是人之"命";荀子"人性"概念蕴涵三层义项:人之欲、感官功能与属性、"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然德性。在人性论层面,荀子一再声明人"有性质美","性伤"才有可能导致人性趋向恶。"人之性恶"与"未发"意义上的欲没有直接关系,恶不是"本始材朴"自然材质固有的本质属性,恶只与后天"已发"意义上的发生学有涉。荀子人性论立足于"人之所以为人"基础上立论,仁是"心之所发",所以应"诚心守仁","致诚"就是让内在于人性之仁"是其所是"地彰明。因此,将荀子人性学说界定为"性恶论"、"人性恶",不能不说是一深度的误读与误解。  相似文献   

10.
马琳 《文化学刊》2010,(5):17-20
"三贴近"是党对文艺创作所提出的创作原则,其中实际是根基,生活是源泉,群众是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主旋律"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内核,反映了国家、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有中国特色的主旋律文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只有坚持"三贴近"才能使文艺作品实现主旋律的价值与意义,"三贴近"是弘扬文艺主旋律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治心",坚持疏导方针,不仅是多元价值冲突时代建立文明对话活动的必然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新思潮促进了人们思想意识的觉醒,发现了"人";俄罗斯文学对五四新文学影响促使"多余人"这一人物形象的产生。由于作家人生际遇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因此郁达夫常年漂泊,其笔下的人物具有"自传性"色彩,是典型的"漂泊的流浪者",而巴金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其作品主人公更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在新思潮的洗礼之下,使得"长子玄孙"成为怯弱的"多余人"。同为软弱的"多余人",两者却存在实质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亲亲相隐"原则的历史发展入手,论证了在现有条件下该原则的价值所在,并以其价值为基石,对"亲亲相隐"原则对我国现行刑法可能的影响做出了若干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其哲学(美学)的现代性开拓,更是一种对存在论哲学(美学)的思考和建构。首先,通过艺术生命化方式,王国维实现了对"第一义"的追询,完成了其生命哲学(美学)的现代性创构。其次,王国维的生命本体论的价值归宿是"境界",在生命存在状态和艺术哲学形态上,"境界"和海德格尔的"栖居"互文见义、彼此印证。这是因为,"境界"和"栖居"都源于"天人合一"哲思,为人的生存确立了终极性价值依据;而且,两者都呈现出特定的艺术哲学和文化诗学意味:诗意的栖居赋予人的存在以超越性意义,人的生命则在"天人合一"境界中得以审美化生存。不过,两者所体现出的"主体间性"表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诗学观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再现,而是现代性意义上的重构与新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多余人"奥涅金为轴线,以个体存在与客观环境、自我与他者在爱情中的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对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贵族青年奥涅金和俄罗斯理想女性形象达吉亚娜的比较分析,展现出达吉雅娜在爱情与婚姻道德撕扯中的无奈与痛苦,更体现了这个自我牺牲式的"理想女神"个性价值观被客观环境所吞没后的多余般地存在。女主人公达吉亚娜身上的"多余性",与"多余人"奥涅金在本质上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6.
"气"概念在先秦儒家、道家有两种不同的阐释路径,儒家更多把"气"与人相连,着重谈"养气",但其"养气"往往与仁义相关,赋予了"气"仁义的色彩,由此,"养气"又与社会治乱相关。道家更多把"气"与整个自然界相连,着重谈"通天下一气",人也应该顺应阴阳二气的变化规律,由此,"养气"才能延续生命、保全天性。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认为"气"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化为阴阳二气,是万物生成的材料,调和人体和自然界的平衡、影响社会的治乱。不同的是,儒家用"气"来发展仁义之说,赋予道德色彩;道家则坚持天地万物同此一气,更倾向于与"气"的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17.
由于经济报道难度大、难把握,有媒体弱化了经济报道,还有个别记者把经济报道做成"有偿新闻",甚至还出现了"纸馅肉包"的假经济新闻.因此坚持正确的经济报道的舆论导向,廓清经济报道的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经济报道的总体思路,我们坚持多样化与灵活性的原则,同时,兼顾地方性,贴近性.  相似文献   

18.
言论集纳     
我们的信仰是"文化信仰",有"诸神"在监督,就是家人、朋友、同事、邻居,这种来自周围人的社会监督很有效,无处不在;还有自我监督,就是"良心",我们讲"天地良心"、"君子慎独",说的就是自己监督自己。天地是"道",对于"道"的信奉、崇敬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信仰的核心。这是一种有别于西方信仰形态的信仰。它具有非人格神的特点,但具有最高命令的意义,对整个社会有确立价值、约束行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个人化叙事"的讨论,即使是持肯定态度的,也极少看到其为女性群体叙事的方面。"个人的"与"集体的"关联从来没有成为争辩的话题。林白等人叙事的"个人化",其实带有浓烈的群体性及政治性,其所表现的"性",大多是被遮蔽的女性群体的"性别性",是对传统女性理论话语及文学呈现的反叛与拓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违纪状况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儒 《职业圈》2007,(11):66-67
2005年国家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中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这实际上是"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文章通过对西南地区某高校的近几年学生违纪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找出深入贯彻落实《规定》"人本理念"的一些切实有效地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