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摆实验中摆长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学实验中有各种特征的摆,单摆是最简单的摆。通过单摆装置可以方便地研究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长关系和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在实验中就要测定单摆的摆长,然后测定此摆长时的振动周期。讨论了单摆摆长大小对实验值误差的影响,同时还考虑摆球半径的大小得出实验中摆长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标人教版物理教材的选修3-5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教材中列举了三种实验装置:气垫导轨,两个单摆,打点计时嚣和小车.笔者重点来谈一谈第二种实验装置,用两个单摆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3.
为了弥补物理教学过程中用于教学的单摆、摆组等实验仪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导致单摆实验的演示效果差、摆组等实验仪器演示局限性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实验演示摆装置,可以实现单摆、摆组实验的量化研究,并拓展了蛇形摆、牛顿摆、共振摆、波形图、纵横波、测量重力加速度等演示实验的研究功能。通过可调节及多功能2个特点,实现提高实验效率和观察及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个存在外电场影响的单摆实验装置,并依此建立了运动学方程,采用线性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找出了其运动平衡点,且对平衡点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利用计算机数值计算同时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得出了电场影响下单摆运动的一些新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前几年,我一直是按课本图示依葫芦画瓢组装单摆,开出学生实验,实验的结果令师生不甚满意。在总结实验误差时,几乎是所有同学除对摆球、摆线和用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测周期认为无误外,对影响实验精度的其它因素都不敢肯定正确与否。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在同事们指导和鼓励下,进行大胆创新探索,利用实验室现有部分仪器的零件及废旧材料,设计组装了新的单摆装置(图1),巧妙解决了影响这一实验精度的诸多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前几年,我一直是按课本图示依葫芦画瓢组装单摆,开出学生实验,实验的结果令师生不甚满意.在总结实验误差时,几乎是所有同学除对摆球、摆线和用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测周期认为无误外,对影响实验精度的其它因素都不敢肯定正确与否.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在同事们指导和鼓励下,进行大胆创新探索,利用实验室现有部分仪器的零件及废旧材料,设计组装了新的单摆装置(图1),巧妙解决了影响这一实验精度的诸多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单摆实验是一个传统的实验.本文对该实验的理论公式、实验条件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对一级近似和零级近似条件下的误差做了定量的比较,同时对实验装置、测量仪器及数据分析做了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机误差统计规律研究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的重要实验之一.光电门装置的使用,使该实验的测量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缩短了实验时间,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由于单摆的异常摆动等情况所引入的随机误差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很好的避免或减小.本文采用双线摆装置、狭缝装置和三角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提高了该实验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
"单摆"是人教版高中教科书《物理》中的内容,实验时使用的单摆功能较为简单,既不能简捷地探究单摆周期和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也不能直观显示单摆的振动图象,并且该实验需要多次重复计数,花费时间较长,学生常感到单调乏味。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单摆实验仪,该实验仪器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具有简单大方、功能齐全、操作简便等优点,便于学生探究单摆的有关问题,既提升了学生实验观察和设  相似文献   

10.
在演示共振现象时 ,一般我们是在一根张紧的细绳上悬挂几个固有频率相同和不同的图 1单摆 ,如图 1所示 ,让单摆 A先摆动起来 ,对其它的单摆产生驱动力 ,其它的单摆也会振动起来 ,振幅越来越大 ,并且单摆 B、C的振幅大于单摆 D、E的振幅 ,同时单摆A的振幅逐渐减小 ,直到为零 ;当单摆 A的振幅为零时 ,单摆 B、C的振幅达到最大 ,之后又逐渐减小 ,直到为零 ;此时 ,单摆 A和单摆 D、E的振幅不为零 ,即单摆 D、E的振幅又大于单摆 B、C的振幅 .在整个过程中 ,出现单摆 B、C的振幅有时大于单摆 D、E的振幅 ,有时又小于单摆 D、E的振幅 ,那么什么时候能说明产生了共振现象呢 ?有些老师从能量的观点来分析 ,指出当单摆 B、C的振幅明显大于单摆 D、E的振幅时 ,就可以认为产生了共振 ,实验就可以结束了 .笔者认为 ,这种观点是不恰当的 .严格地讲 ,如图 1所示的这个实验装置是一种耦合振动系统 ,虽然与单摆 A固有频率相同的单摆B、C的最大振幅的确是最大的 ,但是其中每一个单摆都通过绳子受到了周期性的强迫力矩的作用 ,其运动现象是频率相近的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合成的“拍”,即振幅时大时小 ...  相似文献   

11.
四、实验实例2,单摆运动看似简单的单摆运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内容。由于传统测量工具所限,以往实验中难以获得对于教学至关重要的信息。用DIS二维运动实验系统做单摆运动实验,不仅能测出单摆的周期和重力加速度,还能通过运动  相似文献   

12.
刘自考 《物理教师》2008,29(1):24-24
高中物理课本,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利用停表计时,靠人工数数的方法测量单摆的周期,显然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振动很快的物体(如弹簧振子)就无法数准振动次数了.而用该装置对于几百kHz以上的振动频率也能轻易地测出.使用该装置也可让学生探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T=2π√m/k.  相似文献   

13.
汪英 《成才之路》2009,(23):54-54
高二物理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九章第四节“单摆”中有两个演示实验,一是“沙摆实验”。用实验显示单摆的振动图像。证明简谐运动;二是教材通过定性演示,证明单摆的周期(在摆角很小)跟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而只跟摆长有关的基础上,给出单摆的周期公式。我在教学中对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方便了教学,节省了时间,方法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这个实验要求我们通过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周期T,利用单摆周期公式T=2π((l/g)~(1/(l/g))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下面对此实验作简要分析,以做好实验。一、理解单摆和单摆周期公式是做好实验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有的文献认为无限长(理想)单摆的周期为一个常量84min,而笔者则认为无限长理想单摆的周期应为无穷大。现利用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知识指导如下,仅供大家参考。一、推导在物理实验中,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线悬挂一小球做幅角很小的摆动,这种装置通常称为单摆。单摆是实现数学摆的一种近似装置。由物理学知识可知:一个不计体积的质点,悬挂在无质量、不可伸长的悬线上,即可构成理想的数学摆。其运动方程由转动定理可知为mLd2θdt2+mgLsinθ=0①制作单摆时,应使悬线尽量轻,在运动中长度变化尽量小,而摆锤的形状、大小尽量与质点近似。但无论如何都不…  相似文献   

16.
单摆振动图象演示器主要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单摆简谐振动的图象,进行简谐振动相关知识的教学。原实验装置是用一个盛砂的漏斗作为单摆的摆锤,使它在一个固定的竖直平面内振动。在漏斗下方的长方形薄木板上有与木板等大的白纸,沿与摆平而垂直的方向匀速地拉动木板,从振动漏斗中漏出的流砂在木板上形成振动  相似文献   

17.
1 关于器材选择和实验装置 实验器材和实验装置的配置要符合实验原理和减小误差的要求.选择摆线时应选择细、轻又不易伸长的材料,长度一般在1m左右,小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直径应较小,最好不超过2cm. 例1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里,供选用的器材有: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单摆装置测重力加速度时摆球易进行圆锥摆运动,且容易由实验操作者操作不当引入计时不准、计数差错的人为误差.文中利用试管夹装置避免了摆球进行圆锥摆运动,利用数字毫秒计计时计数减小人为误差,以及长时间实验带来的实验环境引入的误差.这样不仅能减小误差,而且能够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通常,基础物理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是用气垫导轨,调节导轨的水平可用“动态”和“静态”两种凋平方法,由于气垫导轨上各个气孔出气不均匀,导致调平难度很大;为了简化实验计算,实验对滑块的质量要求很严格;这套装置昂贵且笨重,无法拿到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本研究没计了一套双单摆实验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20.
一、单摆的模型单摆是对现实摆的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在细线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线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球的直径比线长短得多,这样的装置就叫单摆.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一般是小于10°),忽略空气阻力,单摆所受回复力跟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单摆做简谐运动.单摆做简谐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